國風|譜牒中的常用名詞解釋系列之文官用名詞

譜牒中的常用名詞解釋系列之文官用名詞

【大學士】官名。唐、宋、明、清皆設,職權不一。唐中宗景龍二年,修文館置大學士四員,宋有昭文館大學士、集賢殿大學士,以首相、次相分領。明初政歸六部,洪武十五年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以備顧問,秩僅五品。其後增設謹身殿大學士。宣宗時,楊士奇、楊榮、楊溥入閣,乃以師保尚書兼大學士,官尊於六卿。清因之,設殿(保和、文華、武英)閣(體仁、文淵、東閣)大學士四人,協辦大學士二人,秩皆正一品;贊理機務,表率百僚,遂為宰相之職。

國風|譜牒中的常用名詞解釋系列之文官用名詞

【庶吉士】官名,明洪武初採《尚書·立政》“庶常吉士”之義,置庶吉士,六科及中書皆有之,永樂二年始專隸於翰林院,以進士之擅長文學及書法者任之。清因之,設庶常館,進士殿試後朝考前列者,得選用為庶吉士。肄業三年期滿再經考試,按等第而分別授職,謂之散館。二甲進士授編修、三甲授檢討,不入選者,內用六部主事,內閣中書;外用知縣。

【六科給事中】官名,明初沿前代設給事中,洪武六年開始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設給事中,輔助皇帝處理奏章,稽查駁正六部之違誤。每科又設都給事中一人及左右給事中各一人以總司之。給事中衙署即在午門外東西朝房,章奏均必經其手,故權勢尤重。與各道監察御史合稱科道,同有建言及進諫之責。又合稱臺垣,臺指御史,垣指給事中。清初沿明制,六科設掌印給事中滿、漢各一人,給事中滿、漢各一人,秩為正五品。雍正元年始併入都察院,職權範圍已大為縮小。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撤銷六科,仍通設給事中。

國風|譜牒中的常用名詞解釋系列之文官用名詞

【光祿大夫】文、武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代正一品升授特進光祿大夫,從一品升授光祿大夫;清正一品。

【榮祿大夫】文、武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代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清從一品。

【資政大夫】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正二品初授資善大夫,升授資政大夫,加授資德大夫;清正二品。

【通奉大夫】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從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清從二品。

【通議大夫】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加授正議大夫;清正三品。

【中大夫】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從三品初授亞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清廢。

【中議大夫】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正四品加授中議大夫;清從三品。

【中憲大夫】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正四品初授中順大夫,升授中憲大夫;清正四品。

【朝議大夫】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從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議大夫,加授朝請大夫;清從四品。

【奉政大夫】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清正五品。

【奉直大夫】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從五品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清從五品。

【承德郎】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清正六品。

【儒林郎】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從六品初授承務郎,儒生出身者升授儒林郎,吏員出身者升授宣德郎;清從六品授儒林郎,吏員出身者授宣德郎。

【文林郎】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員出身者授宣議郎;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員出身者授宣議郎。

【徵仕郎】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為從七品初授從事郎,升授徵仕郎。清從七品。

【修職郎】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職郎;清正八品。

【修職佐郎】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從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職佐郎;清從八品。

【登仕郎】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正九品初授將士郎,升授登仕郎;清正九品。

【登仕佐郎】文職官員的官階稱號。明從九品初授將士佐郎,升授登仕佐郎;清從九品。

國風|譜牒中的常用名詞解釋系列之文官用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