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國家之風,民族之風

說起國風,以國家之“國”來命名,就足以體現出它的正統,它的厚重,和它久經不衰的文化和格局。一國之風,或為家國天下,或為把臂入林,又或為傳道受業解惑爾爾。而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這些讓我們受益終生的思想,都是國風中閃耀著光華的一顆顆寶石,給我們以一生的追求。

我對於價值觀的認知,來源於小時候,家裡的那種過一天撕一張的舊式日曆。一本日曆,一厚摞薄薄的麥秸紙,上面夾著一個大夾子,就那麼掛在牆上。有一次我翻看日曆,上面寫著“小滿”。我有些奇怪,為什麼有小雪之後是大雪、小寒之後是大寒,而小滿之後卻是芒種?我很好奇,就帶著這個問題去問我的語文老師。我的老師跟我說:

國風——國家之風,民族之風

這就是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道理。人若自滿,便再難有上進之心,可人若太過於不滿,就容易為了滿足自己過大的慾望而誤入歧途。這就是君子寧居無不具有,寧處缺不處完的原因。小滿之意,微微滿足即可。這也是古代聖人所推崇的中庸之道。

我當時還小,還不太聽得懂老師的意思。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增多,我發現很多我們傳承至今的故事,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尾生抱柱讓我們學會了誠實守信,孟母三遷給了我們一個為人父母的榜樣,負荊請罪帶給我們震撼的同時,也讓我們嚮往他們那樣的胸懷與氣度。我們還看到了嘔心瀝血死而後已的孔明,臥薪嚐膽忍辱負重的勾踐,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梁鴻......這些人類歷史上最閃光的價值觀,或口耳相傳,或記之以書,讓我們看到,讓我們讚歎,從而讓我們由衷的嚮往。

國風——國家之風,民族之風

“國風”一詞起源於《詩經》。那時的《國風》,普遍講述的是普通人民受封建統治剝削的傾訴,對勞動的謳歌與讚美,對美好愛情的追求。漸漸的到現代,國風不再是對時代的不滿,也不單單是對古風的刻意模仿,它是對美德的追求,對禮儀的重視,對價值觀的塑造,對人和人交往中的那種君子之風的憧憬,是我們為人與處事的標杆與底線。

國風——國家之風,民族之風

時代在飛速前進,時代的觀念也在不斷的更新,各種各樣的價值觀被創造,有一些東西被抹去,更多的東西被融入——但是我認為並且堅信的是,有一些東西永遠不會消失,它永遠存在於我們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所謂國風,是我們價值觀的啟蒙導師,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自信心的最強來源。它是人類歷史上閃光的價值觀,它以千年的厚重,撐起這個國家應有的氣量和風度。同時,也在鞭策我們,創造更多優秀的價值觀,讓它可以以“國”之名,得以傳承,得以影響後人,得以影響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