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今日導讀/Introduction:

2018年正好是08年金融危機後第十年,前十年的故事基本完結,未來十年的新篇章開啟。過去十年,在金融危機後,美國、歐洲、日本,包括中國,各大經濟體開足馬力,印鈔加碼。建立在貨幣大放水的基礎上,各類資產出現泡沫:美股9年牛市;中、美、加、英乃至全球樓市經歷了超級繁榮期。然而,貨幣大寬鬆時代的終結,意味著泡沫盛宴的結束。

2018年經濟、國際關係、政治發生重要變化

我們可以先看一下我們正在面臨的一些重大變化。

第一,紐約曼哈頓、倫敦、北京、悉尼的房價走勢。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這幾個全球一線城市的房價,最近幾個月都在下跌,這反映的是什麼?實際上這是十年一遇的大拐點,經濟上的大拐點在房價上的投射。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貨幣大寬鬆、貨幣大放水時代結束,各國央行陸續開始緊縮貨幣,整個世界的宏觀環境、經濟環境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運行軌跡

全球貨幣越來越少,它勢必反映在各類資產上,也將影響全球經濟的走勢。這幾個大城市的房價走勢,只是其中的一個微小的反映和徵兆。

第二,特朗普簽署貿易戰備忘錄時,背後站著史上最具鷹派色彩的內閣官員。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貿易戰,不光是商業摩擦,還是國際格局大變動的前聲。

第三,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佈,中國政治週期和政治秩序進入新時代。

這三件事看似彼此獨立,實則有內在邏輯,分別對應著經濟、國際、政治,意味著全世界政治經濟基本面正在發生重要變化,整個底層邏輯發生著重要變化,社會運行的基本操作發生著重要變化。而這些,都將發生在2018。

去槓桿化,中國居民負債解救企業和政府

全球從貨幣超級寬鬆到大收縮,中國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但是這時,中國會比較尷尬為難,為什麼?

中國面臨一個問題:槓桿率太高,通俗來說就是負債太多,經濟運轉很大程度靠借錢來支撐。負債太多時,如果加息還實行緊縮,那麼還款的成本會變高,可能使資金鍊發生斷裂,這樣風險是很大的。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當下中國最大的一個宏觀事件,就是降低負債率,通稱“去槓桿”。必須在進入實質性緊縮之前,把槓桿降下去,否則可能帶來系統性的金融、經濟風險。央行一直沒動基本的存貸款利率,除了經濟增長的考慮,很大原因也是為去槓桿留出時間,在債務降低之前儘量晚地使用強緊縮手段。

在“與緊縮賽跑去槓桿”背景下,這幾年發生了很多事:金融業興起監管風暴,包括各種表外渠道的規範化;為了降低政府負債,包頭叫停了地鐵項目,鐵路投資計劃下降;打破剛性兌付觀念,打擊負債擴張,對負債企業行為進行震懾和調整,如萬達、海航、安邦等。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另外,在2015年,完成了由企業、政府部門負債向居民負債的轉移。本來是房產商欠銀行的債,房子賣後,房產商還清債務,而買房的居民背上房貸,這本質是債務轉移。這場轉移中居民個人槓桿率明顯上漲,超過政府和企業。

居民負債率原來並不高,因此可以成為企業和政府高槓杆的一個緩衝。

政府權威增強,或將扛過貿易戰

這時中國正在經歷非常大的考驗,要兼顧經濟的增長也要避免引爆債務的連鎖反應。這個關口,中美變局是個很大的變數,貿易戰勢必會給中國的出口及經濟帶來一系列壓力

還有一點,就是美國的減稅,基本上是在和中國爭奪資本,爭奪產業。減稅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使製造業和資本回歸美國。美國的一系列動作實際上給中國的壓力比較大。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有人在思考,貿易戰打起來,決策層會不會重新啟動樓市?他們的邏輯是對的,貿易戰整體是負面信號,經濟如果真的下滑,中國能撬動增長的手段不多,是不是又要用樓市來刺激經濟?

不能排除這種可能但是這裡出現了一個重大變量,也就是上面所說政治上的變化——政治秩序和政治週期在重建。這個變化使政府的權威大大加強,出現危機時,各個利益集團的干擾會被弱化,可以強力撐住一些矛盾和問題。因此,我們多了一種選擇,不一定走樓市刺激的老路,而是用權威熬過當前,追求長效機制,用短痛換取長安

新舊交替的時代,中國發展盡顯生機

總結來說,經濟上,全球貨幣超級寬鬆時代結束,出現十年一遇的拐點變化;政治上,中國出現新的政治週期和政治時代;國際關係上,中美的對抗性因素增加。可以說,

注意到這些鉅變的投資者,在中國不超過1000萬,也就是總人口的0.7%。但是更深層次的,是中國的發展到了一個變化的關口。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有人說,現在的中國進入了成熟期,不再是青春年少的愣頭青,她已經有了一定的體量,肩負著責任,同時也要找到自己的確定發展方向。成熟期和青春期的發展動力是不一樣的,原來的幾大動力,邊際效應正在衰減,比如城市化,現在已經過了50%,農村人口往城市轉移的速度在下降,比如投資拉動,每單位GDP所需的資本投入越來越大。

很多國家到了這個階段,都會碰到新動能的問題,舊有動力在衰減,那麼現在的中國,能不能邁過這道坎?

學者劉煜輝有一個觀點,實際上現在的中國有兩個面孔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你要是看統計局的數據,你看到的就是一張老年人的心電圖,起伏越來越低,直到最後變成一條平行線。但是這就是中國經濟的全部了嗎?如果你把中國經濟分拆,你就會發現別有洞天。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上圖紅色的線,代表電子產品、計算機、通訊產品,這些產業,有15%的增長速度。這是一顆青年小夥子的心臟。但是藍色的線,代表重化工、礦業,這些是負增長。把新舊產業結合在一起,就是增長6%的老年輕的心電圖。

再看中國的消費,中國的消費,合起來只有10%的平行線,看起來也是沒有生機。但是你要是把線上線下區分來看。

線上(互聯網)的消費,增長在35%。線下只有5-6%的增速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我們從這些角度能看到中國新舊之間的分野和變化,能知道生機的所在。

巴菲特曾說,美國最大的秘密就在於有一套釋放人才潛能的體系。這是正確的,能把人的潛能煥發出來,是一個國家真正的生機所在,而中國在自己特有模式下能否釋放人的潛能,是一個大考驗。

面對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投資者怎麼辦?

萬物皆變,我們再不能用過去的邏輯預測現在的走勢,中國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呈現控制型經濟的基本面貌,強監管、緊資金。中國經濟在全球緊縮週期和國內高槓杆的夾擊下,有諸多不確定性,再加之打破剛性兌付的趨勢,中國已經過了可以閉著眼睛買房,可以隨便選擇一個投資標的的時候。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這時候我們需要強化配置意識和分散意識,很多策略其實是可以去規避和對沖風險。比如,日本有迷失的30年,但是它能夠保持比較高的生活質量,一個原因是基礎雄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日本實際上是一個全球投資非常成熟的國家,它本身經濟不增長,但是它參與到中國、歐洲、美國,去收穫其他國家的紅利。這是視野放到更廣闊的地方帶來的收益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另外,對新趨勢要有認知。很多投資者感到迷茫,不知道投資選擇什麼。

投資房產時代終結,政府出臺了許多政策打擊炒房行為,現在購房條件苛刻,而且資金量大,時間週期太長。

全球股市下挫,3月美股、港股、A股全面下跌,這都是有目共睹的,顯然已經進入割韭菜模式。

那投資什麼呢?這個就需要對趨勢有前瞻,更新自己的認知。

2018年,只有不到0.7%的投資者才知道的事

投資行為是要緊跟市場趨勢的,那麼,現在比較明顯的趨勢有哪些呢?如今美聯儲加息和貿易戰是人人關注的焦點,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貨幣的價值變動,我們應該在這種變動中尋求機會。和貨幣價值變動直接相關的投資行為是外匯交易,現今貿易戰事件還在持續發酵,各國貨幣價值也在持續波動,匯市就是在這種波動中繁榮發展的。

我們踩在一個週期更替的節點上,踩在重大變化的關鍵點上,看清方向比什麼都重要,它關係著是我們的投資結果

現在兌換一萬美元可以少花六千人民幣, 正是加入匯市的好時機。人民幣升值已經是既定事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也宣佈人民幣加入世界法定貨幣,這意味著人民幣掌握了更大的話語權,我們可以更加便捷地進行外匯交易,這是投資者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