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没有了土地,该何去何从?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拆迁安置后,农民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基础,如何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确保生活水平不下降,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拆迁安置户为经济的发展和项目建设作出重大的贡献和牺牲,应该积极为他们谋划出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没有了土地,该何去何从?


1、鼓励支持创业。被拆迁户安置后一般地理位置较好,靠近公路,交通较为便利,人口也将对集中,适宜发展商业。对从事个体经营者,在政策范围内,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政府应鼓励扶持搬迁户创业。对于妇女和年长者,这是较好的出路。

2、支持培育产业。村组织应积极作为,利用尚未被征用的土地、山林、海洋等资源,做好土地流转,引进企业开发,村企合作,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了,人口流入,各方面也带动起来。

农村没有了土地,该何去何从?


3、发展劳务经济。对于整村拆迁安置的,没有土地等资源,只能另辟蹊径。由村里致富能人或者聘请专业人员牵头组建劳务公司,成立专业性服务公司,承接各种项目。比如装修公司、搬家公司、的士公司、工程建设工程等。

4、开展技能培训。虽然目前我们富余劳动力过多,但是缺少技术型工种。加强技术培训,以技能促进就业,村组织或者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养殖、农家乐、月嫂、家政服务、陪护、电子商务等培训,提高自身技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5、提供公益性岗位。政府提供公益性的岗位安置,保洁员、保绿员、物业管理员、电缆管护员、治安协防员、河道管理员等岗位可拿出部分岗位优先安置被拆迁群众。农村没有了土地,该何去何从?

​​

6、社会保障兜底。对于缺少劳动能力等困难群众,充分发挥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救助制度的救急难、兜底线功能,确保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相适应,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7、利用好征迁补偿款。村组织可利用拆迁补偿款,组建村集体投资公司,结合自身优势,在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投资。

农村没有了土地,该何去何从?


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和村委会要起带头作用,做好谋划,寻找出路,结合自身实际,做好造血功能,引导全村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