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在歷史上一直歸宿四川嗎?

納蘭軒若


謝謝邀請,關於“重慶在歷史上一直歸宿四川嗎”這個問題,先更正一下,題主所問的應該是“歸屬”而不是“歸宿”,重慶簡稱巴,四川簡稱蜀,巴蜀巴蜀,巴蜀自古就是一衣帶水的鄰居,重慶在歷史上曾經有幾次歸屬過四川,也曾經當過四川的首府,重慶和四川一直是分分合合、若即若離的,正如《三國演義》所說的,久分必合、久合必分。

不想再去翻閱那些歷史的故紙堆了,這裡簡要提幾點吧,看過以後你就明白重慶在歷史上是不是一直屬於四川了。

第一、先說重慶,重慶古稱江州,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餘年,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第二,再說四川,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今四川地區分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臺)、利州(今廣元)、夔州(今重慶奉節)四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四川”這個名字便由此而來。

第三、建國初期,重慶是西南局所在地,四川也屬於重慶管轄,到了1954年7月,西南大區、北碚市併入重慶,重慶直轄市被撤銷,重慶從直轄市降為副省級市,重慶與四川合併,成為四川的省轄市。到了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政府機構正式掛牌成立,重慶至此成為直轄市並脫離四川管轄,也就是說,建國以來,重慶從1954年7月到1997年6月年曾經屬於過四川。


寰駑齋主


重慶在歷史上一直歸宿四川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清楚四川是什麼時候建立的,在宋朝以前,並沒有四川這個稱謂,北宋鹹平年間將,宋真宗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所以至少在宋朝之前是沒有四川這個說法的,也不存在說重慶是否歸宿於四川。

重慶在20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人類——巫山人,在距今2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銅梁文化,那時代根本沒有四川這說;

戰國時期,巴國從漢水流域遷至長江上流,先後在枳(今重慶涪陵區)、江州(今重慶渝中區)、墊江(今重慶合川區)建都,彼時四川在成都建立了古蜀政權,所以在那時重慶和四川也以巴、蜀兩個不同的諸候國存在於世,沒有從屬關係,這也是今天人們所說的巴山蜀水、巴蜀大地的來源,而且巴先於蜀。

公元前316年,周慎靚王五年,秦軍南下先後將巴國和蜀國滅亡,秦國丞相張儀屯兵江州(今重慶渝中區),築巴郡城(即江州城),而與此同時秦國兼併與巴國相鄰的蜀國,在今成都設立蜀郡於,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此期間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這個時期,巴郡和蜀郡均屬於秦朝的36郡之一,並沒有從屬關係。

三國時代,劉備、諸葛亮經由江州(今重慶)平定益州(今成都),並在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這時候重慶地區是屬於蜀漢政權的;晉朝桓溫討伐李勢、朱齡石平定譙縱,均是由江州進入益州。南朝宋、齊復為巴郡,郡治皆為江州(今重慶)。南朝時期,武陵王蕭紀於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又將楚州改為巴州,北周閔帝元年又改回楚州。隋開皇元年,楚州改名為渝州(這是今天重慶簡稱為渝的原因)。

到了唐朝,天寶元年改渝州為南平郡,乾元元年又復為渝州。唐代延續渝州之稱,為山南西道轄地。注意,是山南西道,治所設於興元府(也叫梁州,即今天的漢中),那時還沒有四川的概念,所以不存在歸宿於四川這個說法。

宋朝,宋徽宗改渝州為恭州,後來宋光宗先在恭州被封恭王,同年又即帝位,學得“雙重喜慶”,故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此時,重慶府是宋朝的一級行政區域,所以不存在歸宿於四川這個說法。

元朝的時候,農民軍明玉珍在重慶建都,自立為王,國號大夏,轄區大約為今天的重慶、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明洪武四年,大夏國被滅,改重慶為重慶府,當時歸屬於四川布政司。清朝的時候,重慶也是基本屬於四川的。

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但仍屬於四川省的省轄市;1935年,劉湘在重慶成立四川新的省府,雖然重慶依然屬於四川,但重慶卻是省府;

1937年,國民政府頒佈《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重慶成為國民政府陪都,成為中國抗戰時期大後方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舞臺,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以及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英雄之城”、“不屈之城”。1939年,重慶升為甲等中央院轄市(即直轄市),此時不僅是中國的陪都,也是韓國政府的臨時首都。所以這時候不是重慶歸屬於四川,而是四川也屬於重慶管轄。

1949年,重慶解放,隨後成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為西南大區代管的中央直轄市,也是西南大區的首府,管轄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昌都地區等西南片區。所以此時,重慶不歸屬於四川,四川卻屬於重慶管轄。

1954年,重慶與四川合併,重慶從直轄市降為省轄市,一直到1997年,重慶歸屬於四川,這是事實。(渝帆查到,1955年四川的GDP為32.12億,其中重慶就佔22.54億,成都那時候僅有重慶的幾分之一,但後來的幾十年,利用省會之便,搬走了重慶大量的大區機構、大型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資源,到了1997年重慶再次直轄的時候,重慶帶上新劃入的萬縣、涪陵、黔江三地的GDP,才免強比成都略高)

1997年3月14日,中央批准恢復設立重慶直轄市,重慶與四川再次分開,成為獨立的行政區域。

總的來說,重慶與四川屬於相鄰地區,久合必分、久分必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歷史的必然!


渝帆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重慶由此從四川省劃分出來成為直轄市並將四川東部地區的原萬縣地區的九縣一市劃歸重慶,所以重慶相比其它三個直轄市雖因為處於西部地區經濟相對欠發達,但卻是地域面積最大的一個直轄市,幾乎相當於一箇中等大小的省。

那麼在97年直轄以前重慶是否一直歸屬四川呢?其實重慶和四川好比一對兄弟,在歷史上兩地的關係應了《三國演義》的說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春秋戰國時期四川屬於蜀國,重慶屬於巴國,這就是歷史上巴蜀地區的由來。秦惠文王時期秦軍滅了巴、蜀兩國,在今天的成都設蜀郡,在重慶設巴郡。秦實行的是郡縣兩級行政區劃制度——秦的縣由郡管轄,而郡則由中央直轄,可以說這是重慶曆史上第一次直轄,此時的四川和重慶是互不統屬的平級關係。

漢武帝時期在郡之上又設了一級行政單位——州。蜀郡和巴郡都被納入益州的管轄之下,而益州的州府設在蜀郡,也就是今天的成都,這就是後世重慶歸屬四川的由來。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李嚴鎮守川東,巴郡(今重慶)作為川東地區的門戶要塞得到大力開發,和諸葛亮同為劉備託孤重臣的李嚴希望像諸葛亮一樣執掌一方州郡——然而當時天下三分,蜀漢只佔據益州,而益州牧又由諸葛亮擔任,於是李嚴提出劃分川東五個郡作為巴州,讓他擔任巴州刺史。隨著李嚴在蜀漢內部的政治鬥爭中落馬,設置巴州一事也就不了了之。反倒是西晉統一後將包括重慶在內的川東地區從益州劃出成立梁州。

隨著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西晉王朝覆滅,中國歷史進入大動盪大分裂時期,經歷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的對立,中國的行政區劃被劃分得亂七八糟——世家大族、各路割據勢力群雄並起,朝廷為換取這些人的支持隨意劃分政區,授予地方官職。到隋唐一統後開始重新合併已被拆分得亂七八糟的政區。具體到巴蜀地區唐代在此設有西川節度使和東川節度使兩大政區:東川大致包括今三臺、中江、安嶽、遂寧、重慶等地;西川大致就是今天四川西部成都平原一帶。宋朝時在巴蜀地區設成都府和夔州。元朝滅宋後將重慶和四川進行合併。不過此時重慶的地位已經崛起,似乎具備了分庭抗禮的實力。

明清時代四川和重慶一直未分家,但重慶的地位一直在提升,尤其是隨著近代列強的侵略,重慶被開闢為通商口岸,這進一步加速了重慶的發展。到了民國時期重慶已完全具有和四川分庭抗禮的實力:1929年重慶建市。

抗戰爆發後今天已歸屬重慶地區的萬州、雲陽、梁平、開縣、合川、永川、銅梁等地的熱血青年也紛紛加入川軍團的行列出川抗日。南京失守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至此重慶的地位出現顯著提升:1938年9 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決定重慶在作為四川省轄市的同時,照特別市(直轄市)組織,其行政地位開始超過省會城市和其他大城市。1939年5月5日國民政府發佈命令:正式將重慶升格為直隸行政院之“特別市”(直轄市)。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發佈訓令:“明定重慶為陪都”。當“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重慶以“特別市 陪都”成為中國大後方的政治中心,為中華民族取得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即使在抗戰勝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重慶依然是直轄市。

重慶解放後考慮到其特殊地位人民政府於1949年底確立重慶為直轄市。1954年全國進行新一輪的區域整合。重慶的直轄市地位被取消,重慶和四川又被合併到了一起。但抗戰時期和建國初期的重慶直轄市只包括今天重慶市區及其周邊地區,不包括今天渝東北地區(原川東萬縣地區的九縣一市)。1997年出現西南地區整體發展的需要,重慶再次成為直轄市並撤銷原萬縣地區併入重慶市。縱觀兩千餘年四川、重慶的合與分其實都是建立在國家整體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礎之上,如今的四川和重慶雖然從行政區劃上分了家,但說著同樣的方言,地方劇種和菜系也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外地朋友仍習慣性地將川渝地區歸為一家。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說到四川省與重慶市的兄弟關係,總免不了一番爭論,大部分人會說,重慶市是從四川分出去的如何如何,那麼事實是這樣嗎?

當年,重慶市確立為直轄市時,確實是從四川分出去的。但是如果仔細算起來,四川和重慶則像一對兄弟,曾經多次分家,一起來看看。

重慶和四川其實並不是一個整體,在春秋戰國時期,四川屬於蜀國,而重慶屬於巴國。不得不說,當時這兩個國家經常爆發戰爭,兩個小國並不和睦。北方的秦國強大起來以後,一直窺視這片地區。最後秦軍南下,先後滅掉了巴國和蜀國,並將這對難兄難弟合在一起。從這個時候開始,四川和重慶稱為了一個整體,其曾經是一對兄弟,根本談不上誰吞併誰。

宋朝時,川渝出現了 第一次分家,北宋政府設立成都府和夔州,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宋朝滅亡,元朝統一天下之後,再次將重慶和四川進行合併。不過此時重慶的地位已經崛起,似乎具備了分庭抗禮的實力。

明朝時四川和重慶仍是一個整體,但是兩地區的歸屬感已經截然不同。東川和西川的說法開始出現,就連明朝中央有時也在文件中稱為巴蜀地區。清朝入關以後,沿用了明朝的區域劃分。雖然隨後,湖廣、江南、陝西三個省份進行了大分家,可四川與重慶這回卻並沒有分家。成都是四川省的首府,不過重慶在川東地區的影響力也很大。

在建國之後,鑑於重慶的特殊地位,1949年年底,重慶被提升為直轄市。重慶和四川第二次分家,但是這次分家僅僅出現了5年時間。到了1954年,全國進行新一輪的區域整合。重慶的直轄市地位被取消,重慶和四川又被合併到了一起。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97年,在1997年,出於發展西南經濟的需要。重慶市又一次成為了直轄市,這是四川和重慶第三次分家。由此可見,重慶和四川是兄弟關係,不要有太大的想法。


三四七笑生



1949年11月30曰,重慶解放,成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中央直轄市。1954年7月,重慶併入四川省,改為省轄市。1983年,重慶成為中國第一個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的計劃單列市。1997年3月14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大會上,審議通過了設立重慶為中央直轄市的議案,同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正式掛牌。1998年2月,重慶對所轄的區縣市進行調整。



重慶市現己成為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有人口3002萬人。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以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盟,統稱為“巴”。相傳夏禹王分華夏為九州,梁州所屬就有“巴”。從“巴”到“重慶”,名稱屢經歷史變遷。在魏晉南北時期,先後更名荊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開皇元年,以渝水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就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因渝人趙諗叛誅事,朝廷慮“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趙接踵於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內禪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辛亥革命後,1921年設立重慶商埠督辦,1929年設市,1935年5月5日,國民黨政府將重慶升為直轄市。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西遷重慶,於1937年11月定重慶為“戰時首都”,1940年再定重慶為“陪都”。連同遠古巴國的建都、元未明玉珍的大夏建都,重慶在歷史上就有三次成為國都。


晚秋195087521


首先我把答案擺明,不是。重慶和四川的關係,在歷史上也就是巴和蜀的關係。我從每一個朝代進行分析


一,春秋戰國時期

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存在兩個主要的地方方國,分別是蜀國和巴國。蜀國的歷史非常悠久,甚至和夏商周的時間並列。目前三星堆文化就是古蜀國的遺址,古蜀國出土許多精美的青銅器,可以看出,古蜀國的文明程度並不輸給夏朝和商朝,但是應該比不過周朝。更令人驚訝的是,古蜀國的文明應該不是華夏文明,而是一隻獨特的民族開創的。

(巴國和蜀國地圖)

蜀國曾經流傳了一個故事就是“杜鵑啼血”,也就是傳說蜀國的國王杜宇化為杜鵑鳥。現在西南地區依然是杜鵑的主要分佈區之一。

而巴國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國家,這個國家主要位於嘉陵江流域,西靠蜀國,東臨楚國,南鄰夜郎。在春秋時期,巴國和楚國的交流十分頻繁,但是巴國的經濟文化遠遠比不上楚國,因此在楚國,“巴人”就是鄉巴佬的意思。根據歷史學家分析,巴國的建立者就是現在分佈著貴州、湖南、湖北、重慶交界處的土家族人。

郡縣時代:巴郡和蜀郡

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6年),用司馬錯之策攻蜀,破蜀軍於葭萌關。滅蜀國。不久,惠文王又出兵滅了巴國,從此巴蜀兩個古老的王國就消失了。但是注意的是,巴蜀雖然同為秦國兼併,但是沒有合併為一個行政區,而是分別設置了巴郡和蜀郡。當然,這裡可能存在更多的郡,比如廣漢郡。

郡縣制從秦朝到魏晉南北朝一直使用,直到唐朝,才徹底廢除了郡縣制。而巴郡和蜀郡也是在唐朝廢除的。


州和道,巴蜀成為同一個行政區的時代

漢武帝在全國劃分十三個州進行監察,其中巴蜀被化為益州。最開始州只是一個監察區,並非地方行政區。但是東漢時期,州的長官由刺史演變為州牧,州成為了地方最高的行政機構。因此這時候巴蜀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益州。東漢成為巴蜀第一個共同名字的時代。不過以後長期沒有成為同一個行政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該時期地區行政區劃混亂不堪,州郡縣數量大規模增加,所以不再多說。


道州時期。

唐朝初期,將全國劃分為了10個道,其中蜀地為劍南道(在劍閣以南),而巴郡屬於山南道(終南山以南)。唐玄宗時期,又把山南道劃分為山南西道(重慶)和山南東道(襄陽)。當時的劍南道下又分為劍南東川節度使和劍南西川節度使。人們開始用“川”來稱呼這一帶。


路州時代:巴蜀分分合合

宋朝滅後蜀後,在這裡設置了西川路。後來又在此分化出峽西路;,在後來又把兩個路合併為川峽路,但是最終在1001年,把川峽路分為了四個路,分別是益州路 (後改成都府路),梓州路 (後改潼川路)、利州路 (州治廣元)、夔州路 (州治奉節),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但是這時期的四川並不是一個行政區,而是四個行政區。

另外,南宋時期,夔州的出現重慶府,是重慶名字的開端。


元明清:巴蜀合一

元朝建立後,在路之上建立省作為最高的行政區劃單位,其中巴蜀四路被合併為四川省。從元朝開始,巴蜀就成為了一個行政區。直到1997年重慶成為了直轄市。

四川省建立之初,其直接管轄面積僅僅侷限在四川盆地,而在清朝,將西康地區劃給了四川省,也就是現在的川西地區。另外,現在的四川嚴格意義上說不叫四川,應該叫“三川”。


北斗維斟


四川行省元朝開始建立,元朝建立四川行省以後,重慶直到民國第一次直轄前,都一直處於四川行省管轄。

而在更早的歷史上,自秦朝建立,到四川行省建立以前,雖然無四川這個名字,但是重慶大多數時間也屬於古四川地區管轄。

先秦時代,重慶為巴國所在地,是此後四川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秦滅巴以後,在巴國基礎上建立巴郡,巴郡和蜀郡一起,隸屬於古益州,益州是古代四川的早起雛形和最核心的構成單元。因此,自秦朝開始,重慶即隸屬於古四川了。

南北朝時,重慶脫離益州,先後屬於荊州、巴州、楚州。彼時重慶屬荊州期間,不能算為屬於古四川,因荊州屬於荊襄地區,故重慶在南北朝時期與古四川地區有過短暫的割離。

隋唐時期,重慶隸屬於山南西道。山南西道相當於現在的省,治所位於秦巴之地的漢中。因而,隋唐三百年間,重慶基本上也可以說是脫離古四川地區的。

宋朝時,重慶屬於夔州路,夔州是川陝四路之一,相當於現在的省。不過,隨後建立的元朝,將包括夔州路在內的川陝四路悉數合併為四川行省,簡稱四川。因而,兩宋時期重慶也是屬於古四川地區的。而元朝以後,重慶是毫無疑問地屬於四川了。

所以,在歷史上,在四川建立行省之前,重慶和四川行省的前身,大多數時候都有過隸屬關係。而在四川建立行省以後,重慶則完全隸屬於四川行省了。因此,古代重慶是歸屬於四川的。


蘇綻


首先重慶不是一直屬於四川,而是從元朝開始才屬於四川直至民國,抗戰時期重慶做過民國陪都,建國後又做過五年直轄市,然後從1954年到1997年又屬於四川,1997年再次直轄至今。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重慶和四川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有著一樣的飲食習俗和方言,所以重慶和四川有著深厚感情,雖然重慶從四川分出去了,但還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我們永遠都是一家人。四川人的很多親戚在重慶,重慶人的很多親戚在四川,我是四川成都人,我對重慶有種特殊的感情,在重慶我沒有到外省的感覺。


ZTY海納百川


我沒有桃花間一壺酒那麼博學。

此君一文,精闢透徹,讓無數網友撥雲揭霧,也戳穿了某些苦大仇深的黑噴子長年精心編織的謠言。

可見,要有識之土,大家動起來,勿讓年輕一代受盅惑。

【引用此君一圖】:


上下五千年,中華浩蕩,行政區劃不斷變遷。東西南北中,皆有此同例。不管是四川,還是重慶,都只是每個歷史時期的一個行政稱號,一個短暫的符號。

但是,歷史已定型了的,分分合合一段故事。自古有巴蜀,巴是巴,蜀是蜀,但巴蜀山水連、人相依。有哪個噴子能把巴蜀改成蜀巴?川渝兄弟情,千古成佳話,又有哪個噴子敢把"渝”字摳掉?在滾滾向前的歷史巨輪面前膽敢談"歸屬",真把自己當棵蔥。一幫小貨色,上竄下跳,編假造偽,不過小丑耳。



故鄉廣安


關於重慶的地方歷史,我結合歷史說幾句自己的看法。

最早的巴國並不在今天的重慶,而是在今天湖北省的西部邊緣地區,後來都城遷移到了川東北的巴中、南充(閬中)、達州地區,直到戰國時期才遷移到了江州(今天的重慶附近),秦國滅巴蜀後,才修築起了巴城。自漢代設立刺史部(相當於省一級)開始,江州一直屬於益州刺史部,相當於縣、市一級,南北朝時改名楚州、梁州,隋唐時因有渝水而改稱渝州,南宋時期改名重慶,升格為重慶府。從漢代至宋代,先後為刺史部、道、路等省一級機構所管轄,元代之後屬於四川行省、四川布政使司、四川省,直至民國後期抗戰爆發而升格為行政院屬直轄市、陪都,建國後於1954年恢復為四川省轄市。

而古代巴國,其族人(巴人)以老虎為圖騰,“巴”者,虎也,這就是“巴虎”的由來。古代的巴人,被漢人多次移民殖民之後,早已經避居到山野之中,成為了今天土家人的先祖。今天的土家人,依然保留下了崇尚老虎的風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