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重视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多次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由这些座谈会和中央会议,我们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

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本意是“观念的科学”,是研究认识、思维规律的科学。按照一般的政治学解释,“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行为模式和方式,并否定其他的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观念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在这个意义上,观念上层建筑又被称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有什么特征?巴拉达特指出了意识形态的五个特征:第一,它是政治术语;第二,它包含了对现状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第三,它是行动导向的;第四,它是群众导向的;第五,它通常以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简单词语来陈述。

一、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意识形态是国家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到一个国家举什么样的旗帜、确立什么样的制度、坚持什么样的理论、走什么样的道路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和主体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定性: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陈云同志说得更通俗,“经济工作搞不好要翻船;意识形态搞不好也要翻船”。美国学者摩根索说:“意识形态同一切观念一样都是武器,既能提高国民士气以增强一国实力,与此同时又能削弱敌国斗志。”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指出:“国家意识形态是调节社会群体的有效手段。不同社会群体因为利益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国家意识形态,但它们的中心仍然以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作为参照物。没有了主流国家意识形态,那么各社会群体会显得极其自私,因为它们视自己所信仰的意识形态为唯一真理。”

意识形态为什么这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话题来理解。比如,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就是一个“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大意识形态问题。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

中国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是为了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而没有数典忘祖、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中国也没有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式的态度,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在对世情国情党情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邓小平同志还指出:“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这是强调方向性、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从中也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作者:黄相怀 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