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來自28家單位的138名黨員志願者參與大型愛心募捐活動;縣醫院免費為困難居民上門義診;縣文廣局為小學生獻上了別開生面的民俗攝影展……

這些都是吳堡縣新建街社區組建“大黨委”後,與駐區單位擰成一股繩,服務百姓、建設家園的溫馨畫面。

社區“大黨委制”緣何而起?何以將千絲萬縷的社區工作捋得井井有條?記者在吳堡縣看到了“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的城市基層黨建新範本。

“大黨委”裡

社區和駐區單位成了“一家人”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黨員志願者與新建街社區的兒童歡慶六一

宋家川街道是吳堡縣城所在地,現轄3個城市社區,有83個駐區單位 。從地域上說,社區與駐區單位本是“一家人”,但因黨的組織關係互不隸屬、行政上互不關聯、管理上條塊分割,“一家人”坐不到一張飯桌上。

“要突破這種‘瓶頸’,只有將社區與駐區單位聯合起來共駐共建,才能讓社會資源為群眾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務。”在這樣一種共識下,社區“大黨委制”的思路初步形成。

去年以來,在縣委組織部的指導下,宋家川街道開啟構建縣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三級聯動機制,撤銷社區黨支部,設立社區黨委,與72個駐區單位簽訂了共駐共建協議書,明確了社區黨委書記由社區原黨支部書記擔任,轄區單位負責人擔任大黨委兼職委員。同時,在每季度召開一次的聯席會上,把社區群眾的困難、社區幹部的難題、駐區單位的苦衷,都拿到檯面上說一說,統籌協商解決。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一方面,社區可以為成員單位開展業務工作提供平臺和幫助;另一方面,成員單位對社區開展的各項活動提供資金、場地、人員、技術等支持。”宋家川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濤濤說,“大黨委”在真正意義上構建了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抓住了為群眾服務這一主題,將“獨唱”變為“合唱”。

“與社區黨委建立‘串門’式溝通,有利於讓更多的‘單位人’走出單位,在服務群眾中培養成為更有價值的‘社會人’,強化企業文化,提高企業軟實力。”劉亞琴是吳堡縣菸草公司副經理,還在古城路社區兼職黨委委員。在瞭解到社區有微心願認領項目後,劉亞琴和公司“紅馬甲”先後多次為困難居民和留守兒童“圓夢”。

“大黨委”裡

社區居民成了最大受益者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黨員志願者為百歲老人張樹英慶生

今年4月,吳堡縣新建街社區的一戶院落裡,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祝壽活動,生日的主角是該社區百歲老人張樹英,祝壽者則是來自縣委組織部、縣政協、文廣局等單位的11名黨員志願者,他們為老人送上生日禮,齊唱祝福歌,平時清冷的小院子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謝謝你們能來,我真是太高興了!”張樹英老人樂得合不攏嘴,她主動提出和志願者們合影留念,珍藏這美好的瞬間。

“大黨委”制度下,一家事成了大家事。

古城路社區黨委書記王秋燕向記者展示了一份臺賬,上面記錄了今年上半年31項共駐共建活動:2月11日,縣道路運輸管理站免費接送返鄉務工人員;4月23日,柳青圖書館進社區贈書;6月15日,縣公路管理段為異地搬遷戶送粽子.....各種資源向社區集聚,各成員單位拿出看家本領,社區管理有了新氣象。

“過去社區黨組織和駐區單位之間溝通比較少,主要是因為缺少有效的載體和平臺。自從有了‘大黨委’,社區與駐區單位成了真正的‘一家親’。自己家有事,誰能不伸手?”王秋燕對“一家親”感受至深。

從剛開始很多工作主要依靠社區溝通對接、督促,到成員單位主動請纓進社區,“大黨委”導演了社區建設“大合唱”。

“大黨委”成員單位服務群眾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吳堡縣公安局政工監督室副主任李雲隆告訴記者,在人民路社區黨委的帶領下,縣公安局利用社區舉辦一些活動之際,通過現場講、發傳單、報警情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提升居民的安防意識,還要求民警利用日常走訪、召開巷長會等形式,化解社區矛盾糾紛,排查不定時發生的案件。

而另一家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吳堡縣醫院,則把“醫學大講堂”搬到了社區,定期為居民開展中醫養生、營養食療、中老年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等健康講座,組織大夫為轄區居民提供上門諮詢、診療服務。

在職黨員不再是社區‘隱身人’,亮身份、做表率的行動時時在身邊。”新建街社區黨委書記曹聰聰說。大黨委成立後,通過健全黨員屬地報到制度,讓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並定期將參與情況反饋給黨員所在單位。

如今,社區迎來了一支支由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和社會力量三個類別組成的黨員志願者隊伍,包括助老愛幼服務隊、交通安全服務隊、文教衛生服務隊、文明新風服務隊等,通過愛心驛站、第二課堂、智慧老人等服務品牌提供精準化服務。

駐區單位大多是機關事業單位,而社區是一個基層自治組織,怎麼來督促駐區單位參與社區共駐共建?

吳堡縣委組織部給了一把“尚方寶劍”:每年度對三個城市社區進行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評,實行末位淘汰制;駐區單位、幹部評先評優、提拔任用等徵求所在社區黨委意見,對不能按時完成共駐共建的駐區單位實行“一票否決”。成員單位作用發揮好不好,社區說了算!

理順了大黨委的共建機制,一系列社區黨建老大難問題也有了破局之道。吳堡將全縣3個城市社區劃分為22個網格,社區的綜治維穩、安全生產、居務管理等工作全部量化,實行網格化管理,並將779戶易地扶貧搬遷戶納入網格管理範圍;實行“巷長制”,將街道社區劃分為18個巷道,配備了18名巷長,引導巷長在城市基層黨建中發揮政策宣傳、民情收集、矛盾調解等作用,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吳堡城市基層黨建:左手牽起共建單位,右手牽起居民百姓

在吳堡縣的一塊塊“紅色陣地”上,一個個充滿活力的“紅色細胞”把貼心的服務送到居民身邊,一股股微力量凝聚成堅強的戰鬥堡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