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細胞通過感知一種血液生長因子來殺傷腫瘤!

最新一期學術期刊《Cell》報道了一篇重磅研究,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現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DD能夠有效地與NK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從而進一步刺激NK細胞分泌IFN-γ以及TNF-α等因子控制腫瘤的生長。

NK細胞通過感知一種血液生長因子來殺傷腫瘤!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學教授Marco Colonna博士

近日,國際權威期刊《Cell》報道了美國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的一個重要發現,研究人員確定了NK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NKp44能夠與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DD(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有效地結合,換句話說,NK細胞能夠通過表面的受體NKp44感知PDGF-DD,從而進一步刺激NK細胞分泌IFN-γ以及TNF-α等因子控制腫瘤的生長。

腫瘤免疫的關鍵NK細胞

NK細胞通過感知一種血液生長因子來殺傷腫瘤!

NK細胞作為天然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人體內NK細胞主要特徵為CD3-CD56+淋巴細胞群,其中血液中主要為CD16+CD56dim亞型。NK細胞作為天然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清除衰老細胞、病原微生物入侵時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T細胞和B細胞不同,NK細胞缺少更多的基因重排過程。因此,NK細胞不像T細胞一樣通過特異性TCR識別靶細胞,而是通過胚系基因表達的受體識別靶細胞。

由於和T細胞具有不同的機制,在腫瘤細胞試圖通過下調MHCI複合物逃脫T細胞監控時,恰好就落入NK細胞的火力範圍。因此,在殺傷腫瘤細胞的過程中,NK細胞與T細胞就形成了交叉火力網。

當然,NK細胞也可以通過分泌細胞因子直接發揮抗腫瘤作用,或調動樹突細胞、巨噬細胞和T細胞等免疫細胞共同參與到清除腫瘤細胞的過程。

VEGF的家族兄弟PDGF

說到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想必大多數人都知道,畢竟由生物技術領頭羊公司基因泰克(Genentech)開發的針對腫瘤血管生長的重磅炸彈貝伐單抗(Bevacizumab,Avastin)已經無人不曉。

而與VEGF同屬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家族的PDGF名氣就沒有這麼響亮了。

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一種鹼性蛋白質,於1974年發現,因其來源於血小板而得名。正常生理狀態下存在於血小板的α顆粒內,當血液凝固時由崩解的血小板釋放出來並且被激活,具有刺激特定細胞趨化與促進特定細胞生長的生物活性。

常見的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是由兩條多肽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的同型或異型二聚體,這使PDGF具有多種形式的二聚體結構,即PDGF-AA、PDGF-BB、PDGF-AB、PDGF-CC以及PDGF-DD這五種。

雙面間諜PDGF

在組織受到損傷時,巨噬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胚胎幹細胞等也可以合成並釋放PDGF。

關鍵是,腫瘤細胞竟然也分泌大量的PDGF。而PDGF能夠有效地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以及腫瘤細胞本身的增殖、遷移等等,這就直接與腫瘤組織血管生成發生了關係。

因此,一方面PDGF對於腫瘤的生長功不可沒。

而另一方面,也正是這篇《Cell》重磅發現的,研究者們通過一種分泌蛋白因子庫(a secretome protein library)證明了在NK細胞表面的分子NKp44是PDGF-DD的受體,即PDGF-DD能夠被NK細胞表面的受體NKp44所識別,這就進一步導致NK細胞分泌各種各樣的因子比如IFN-γ以及TNF-α等。眾所周知,干擾素IFN-γ以及腫瘤壞死因子TNF-α等因子能夠有效地控制腫瘤的生長。

NK細胞通過感知一種血液生長因子來殺傷腫瘤!

一方面PDGF對於腫瘤的生長功不可沒

這篇《Cell》的研究者們不但考察了NK細胞表面的NKp44是PDGF-DD的受體,而且證明了固有淋巴細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s)中的兩種類型ILC1和ILC3通過表面的NKp44與PDGF-DD結合也能夠分泌細胞因子來控制腫瘤。

另外,研究者們還在惡性膠質瘤(glioblastoma, GBM)中研究了NKp44的表達與預後的關係以及PDGF-DD與NKp44結合能夠加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作用。

(轉載於癌圖騰 整理編輯:優諾麗康編輯部)

聲明:本文章及內容僅作交流之目的,任何僅僅依照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做出的行為,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後果,由行為人自行承擔責任。如果您需要專業的醫療服務或醫療諮詢意見,應向具有相關資格的專業人士及機構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