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颁布“剃发易服”时,孔子的子孙后代都是什么反应?

在中国封建社会,每当改朝换代异族入侵的时候,汉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会遭到大规模的破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统治时期,汉族的发型和服饰作为汉文化的外在表现往往是首先被打击。在这个时候有的人会表现出民族气节,有的人却会趋炎附势。

清朝颁布“剃发易服”时,孔子的子孙后代都是什么反应?

孔子,在古代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儒家学说的开创者,有“圣人”的名号。儒家思想和统治阶级相结合,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得历史,从汉朝开始孔子的嫡系长孙就有了世袭的爵位,此后的历朝历代。

孔子子孙得地位都非常超然,从宋朝开始被称为衍圣公,到了明朝官居一品,作为汉文化最正统得代表者,孔子的子孙本来应该是汉族衣冠最坚定的支持者,可是在清朝却发生了让人揪心的一幕。

满清势力刚刚进入北京城不久,当代的衍圣公,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享受着明朝高官厚禄的孔胤植就迫不及待的代表孔家向满清皇帝表了忠心,不但恭贺新朝的建立还就此臣服。

清朝颁布“剃发易服”时,孔子的子孙后代都是什么反应?

多尔衮颁布了“剃发易服”的命令不久,孔胤植又紧随其后,要求所有孔家男子按照要求剃头。满清统治者大喜过望,能不费吹灰之力让孔圣人的子孙投靠,必须让全国的汉族人都知道。一时之间天下人对孔家子孙的行为议论纷纷。

但是,孔家不是只有躺在老祖宗功劳簿上左右逢源的后裔,孔子的第六十二代孙,赋闲在家的孔闻謤对于剃头一事始终难以接受,他思忖再三还是给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直接写了一封信。

清朝颁布“剃发易服”时,孔子的子孙后代都是什么反应?

主旨就是不论哪个朝代统治中原,孔府的家族服饰都从未变化过,清朝如果想要用儒家学说来达到统治思想的目的,首先应该恢复汉族的衣冠,应该是满族人蓄发而不是汉族人剃头。

这样的意见当然不会得到清朝统治者的赞同,多尔衮当即传下意见,他痛斥孔闻謤胡说八道,侮辱了孔圣人。孔闻謤被革职为民,并且永不叙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