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問我美瞳的問題,美瞳到底能不能戴?

現如今,角膜接觸鏡(俗稱隱形眼鏡)的使用非常普遍,預計到2020年,全球隱形眼鏡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247,630萬美元。隱形眼鏡是用來治療屈光不正的,比如不規則角膜散光。此外,還可以為Steven-Johnson綜合症或Sjogren綜合徵,持續上皮缺損的乾眼治療等提供輔助治療。

近年來,隱形眼鏡的美容用途發展的越來越快。隱形眼鏡不僅可以矯正屈光不正,而且在日常活動中提供更好的外觀和更少的限制,提高了生活質量。

常有人問我美瞳的問題,美瞳到底能不能戴?​然而,佩戴隱形眼鏡會引起相關的併發症,包括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接觸相關角膜炎、感染性角膜炎(細菌性、真菌性、棘阿米巴角膜炎)、巨濾泡型結膜炎等,這一點使患者感到極大的擔憂。 淚膜和眼表協會(TFOS)提出,佩戴隱形眼鏡不適是一種症狀,其特徵是由於隱形眼鏡與眼睛周圍環境的相容性減弱而引起或不伴有視覺干擾,或與鏡頭磨損有關。這些症狀應在適應後的最初階段出現,或隨著隱形眼鏡的移除而消失。此外,鏡片接觸可引起結膜充血或眼表面染色等體徵。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有隱形眼鏡症狀的患者中,CLD(接觸不適症狀)患病率在23%到94%之間。

隱形眼鏡相關因素可與(1)材料(潤滑、含水量)、(2)設計(邊緣、基礎曲線、非球面性)、(3)擬合、(4)磨損表、(5)護理系統(化學成分、方案)相關聯。環境因素還可以分為(1)眼部表面狀況(乾眼病,淚液成分),(2)外部環境(溼度、風力、溫度)、(3)職業因素(計算機、光、高度,和其他職業相關的外部環境的變化),(4)藥物,(5)其他因素(年齡、性別、背景眼部或系統性疾病,精神和心理條件)。

在使用隱形眼鏡之前,應該處理可能引起CLD的潛在疾病,如瞼緣炎、瞼板腺功能障礙和乾眼。那些天生或有職業傾向的病人應該建議使用更專業的隱形眼鏡和眼鏡護理系統。在這些高度敏感的患者中,CLD可以通過日常的佩戴時間表、更頻繁的更換一次性鏡片(最好是日常使用的)、採用過氧化氫的進行鏡片護理,以及頻繁使用潤滑液來預防。

另外,任何與接觸鏡使用無關的眼部和全身疾病都應給予適當的治療。例如,眼藥水(尤其是含有防腐劑)或化妝品的化學毒性引起的眼部不適,可與CLD混淆。可修改的環境因素應加以解決:比如增加房間的溼度,避免在風空調的方向,在電腦工作期間間歇性地觀察遠處的物體,並調整注視電腦顯示器的角度等,是最簡單而有效的幫助。

根據來自澳大利亞的學者Fiona Stapleton 2018年在《Eye &Contact Lens》雜誌上的最新報道,我們瞭解到亞洲人群角膜佩戴接觸鏡造成角膜感染的分佈中,美瞳佩戴者的比例達到了7.1%-54.0%,其中更是以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最為典型,超過了蒐集數據中角膜感染患者的一半。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不同國家之間數據差別很大,根據醫生反饋的數據,年輕女性佩戴的含水接觸鏡中,其後表面有特殊色素染色,其材料及工藝更加複雜,購買渠道也很多並不規範,有證據顯示目前還有更多更嚴重的相關疾病。相信這一研究結果對女性影響是更大的,隨著隱形眼鏡和美瞳越來越滲透乳我們的日常生活,眼表環繞的危險就更多,因此合適的選擇鏡片以及規範的使用是重中之重!

常有人問我美瞳的問題,美瞳到底能不能戴?

我是 眼科醫生曉山 aikannideyan

講科學 講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