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得「天字第一號嚴重」皮膚病,兩度病危

7月4日,對於40歲的吳亮(化名)來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當天值班醫生告訴他,可以辦理出院手續了。這是他在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的第一百天。

很難想象,這三個多月中,他曾幾度徘徊在鬼門關前。究竟吳亮患了什麼病?什麼類型的皮膚病竟然能危及性命?

急劇惡化,尋常型天皰瘡極不尋常

來自廣西的吳亮在深圳務工已有10餘年,近兩年因天皰瘡連續跑了多家醫院,花了20多萬元都沒有治癒。

今年3月,他的天皰瘡再度復發,且越來越嚴重。一心想根治這個病的吳亮從深圳來到了廣州。輾轉了幾家醫院後,他被介紹到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進行治療。

入院時,他全身大部分皮膚潰爛且流膿,散發著一股刺鼻的氣味。

吳亮被進一步確診為尋常型天皰瘡,可這種病卻一點也不尋常。天皰瘡是一種少見的自身免疫性大皰性疾病,被稱為 “天字第一號嚴重”的皮膚病,表現為全身起皰潰爛。

在未發現皮質激素治療的年代,天皰瘡患者的死亡率在80%以上,5年存活率為零,比很多癌症還可怕,即使現在應用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死亡率也高達30%以上,且容易引起全身感染等併發症,很多天皰瘡患者最終死於嚴重感染等併發症。

入院後吳亮病情急劇惡化,他身上的紅斑、水皰和大皰猛增,已經發展到佔據全身皮膚面積的85%,且新長出的水皰也開始糜爛、破潰,渾身散發著一股惡臭。

兩度病危,專家聯合會診討論近20次

4日下午,吳亮坐在病床上休息,精神狀態很好。他的妻子則忙著辦手續、收拾行李物品準備出院。回憶起入院時的模樣,吳亮接連感慨:“在這裡住了半個月的時候,水皰越來越多,皮膚也越來越疼,心裡很焦躁,也很絕望。”

吳亮的病情,主管醫生最清楚不過。伴隨著皮疹的大面積增加,吳亮開始高燒,併發感染,出現了敗血症、低鈣血等12種併發疾病。

藥物治療失靈了。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死神正在逼近。

危急關頭,醫院專家針對吳亮的病情進行了疑難病例大會診,商定新的搶救治療方案。可喜的是,努力奏效了。吳亮病情似乎得到了控制,體溫也降了下來。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然而,沒過幾天,吳亮情況急轉直下,體溫驟升,感染加重,生命之光奄奄一息。誰也沒想到,變數會來得如此快。

吳亮的住院醫師張嬌最先察覺到吳亮病情的多變。“反覆無常、陰晴不定。”

住院百日,發燒如影隨形地陪伴了他60天。吳亮病情牽動了專家的心。幾乎每天專家組都要仔細分析判斷病情變化,“如同雜技演員走鋼絲一般”謹慎細緻地調整診療處理方案,護理組每天都要根據具體病情全身換藥搽藥護理。

多方配合下,吳亮贏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但誰也不敢掉以輕心。考慮患者多系統損害,病情危重,醫院請來了外院ICU主任組織會診。可會診結果再次給吳亮潑了冷水。“病人體表85%的面積都潰爛了,真是沒地方下手啊,進ICU搶救成功機會太小!”

就這樣,吳亮留在醫院繼續接受治療。為了找出引起感染的病菌,醫生對吳亮的皰液和糜爛面表皮進行了47次一般細菌檢查,42次細菌培養,甚至使用基因檢測等最新手段,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找不到致命病菌,治療瞬間陷入了死衚衕。

如何對症治療?由於吳亮對藥物的反應差,首選激素藥不能用,不論是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還是各種抗生素,用在他身上效果都欠佳。

緊急時刻,醫院專家團隊顧有守、楊斌、陳永鋒、梁雲生、劉紅芳等聯合省內ICU、神經內科專家進行會診,疑難病例討論近20次,對吳亮病情進行了無死角的解讀:

如何控制原發病皮損,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抗生素控制發熱感染,要不要聯用其他抗生素?要不要使用抗真菌藥物?究竟用到多大的劑量?效果會好嗎?如何系統支持治療? ……

這些問題一次次被拋出來,不少專家為此爭論,只為了尋得最佳的方案。

吳亮的故事被記錄在一尺來厚的病歷材料裡。上面清楚地寫著,他更換了8種類型的藥物,從國產藥到進口藥。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醫院開闢綠色通道,臨時為其購買的藥物就有7種。

在100個日日夜夜裡,陪伴著吳亮的還有護理團隊,三次更換消毒藥物、三位護理人員清創換藥,由於吳亮口腔黏膜有大面積潰爛,護理團隊還為他制訂科學合理詳細的飲食計劃……這些用心的細節讓吳亮倍感溫暖。

慢慢地,吳亮的情況一點點好起來。全身水皰逐漸消失,潰爛創面逐漸長出新的皮膚。現在,吳亮的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終於能順利出院了。所有人為他欣喜。

踏出醫院那一刻,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摸著身上平滑的皮膚,吳亮感覺自己“獲得了重生”。

男子得“天字第一号严重”皮肤病,两度病危
男子得“天字第一号严重”皮肤病,两度病危

【通訊員】丁樂平

【校對】曹柏英

【作者】 黃錦輝

【來源】 南方號~醫療~廣東健康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