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傅雷家書》才明白,爲什麼富不過三代?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林則徐

在春節,遇見這樣一種現象:在聚會時,原本應該佔據主位的爺爺奶奶一輩人不見身影,聚會中的主人位置卻是一群孫子輩,直到當聚會結束後桌上留下殘羹剩飯時,才看到爺爺奶奶的身影,他們來拿春節的食物。

看了《傅雷家書》才明白,為什麼富不過三代?

看一個家族是否強大,節日期間的尋親訪友可以說是一個考察家庭整體氛圍的好時機,可以清楚一個家庭是否和睦、家教是否有方。

如果一個家族連最基本的尊老都做不到,這個家族的未來可想而知,往小了說這是禮貌、孝道;往大了說這就是一個家族的文化,也被稱為“家風”。

看了《傅雷家書》才明白,為什麼富不過三代?

《傅雷家書》這本書是著名翻譯家傅雷,給遠在國外留學的兒子傅聰寫的教育家書。

從書中的每句每段都可以感受到滿滿的期望,這其中包含了傅雷作為父親的智慧以及關懷,也是傅雷望子成龍、舐犢情深的一種表現,很多人讀這本書時不知不覺中已經潸然淚下。

看了《傅雷家書》才明白,為什麼富不過三代?

早在傅聰出國留學之前,傅雷就贈言道:

做人第一;成為藝術家是第二位。

在父子倆多年的書信交流中,傅雷也是多次強調做人第一,就是希望兒子能夠一身正氣,赤子之心不隨時間而變。

看了《傅雷家書》才明白,為什麼富不過三代?

傅雷身上有著中國文人的傲氣與骨氣,多年後傅聰也繼承了這種家風,且多了一份藝術家的悲情。

傅雷通過家書對兒子進行了深刻的教育:

從為人處世到學業的監督指導;從東方文化到西方先進思想的學習……《傅雷家書》涵蓋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望子成龍的心情以及驚人的智慧。

看了《傅雷家書》才明白,為什麼富不過三代?

《傅雷家書》是很多人學習的標榜,如何做父親、如何做子女、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傅聰在藝術界成就卓著,而這份成就有50%都要歸功於傅雷這個父親。

2018年的春晚小品中,有一個賈玲、張小斐表演的《真假老師》,很多父母都只顧著賺錢,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教導,最後拿著成堆的鈔票,卻培養出沒有半點修養的子女。

看了《傅雷家書》才明白,為什麼富不過三代?

為什麼說:富不過三代是一個魔咒?就是家風。

《紅樓夢》中的賈府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原為皇親國戚,卻在一瞬間一無所有。一群重名利,輕德育,只懂尋花問柳、吟詩作樂,奢靡的生活讓人難以形容。

柳湘蓮說出了答案:“賈府,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所以說家風不正,家族也就蕩然無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