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成功,如何處理和前東家的關係?

今天我將給你講跳槽系列課的第11節:跳槽成功後,如何處理和前東家的關係?

跳槽成功後,你和前東家的關係並沒有就此結束,你們之間將開啟一段全新的關係。可實際上,很多跳槽的朋友對此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有的朋友甚至認為可一走了之老死不相往來了!這樣的想法,將會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造成不可預料的負面影響的。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前東家給了我們工作機會,培養了我們的工作能力,為我們的職業生涯鍍了金,為我們的新工作鋪了路,我們當然應該飲水思源、心懷感恩!除非情況特殊、迫不得已,否則,千萬不要和前東家鬧翻,一定要經營好這段職場情緣。具體說來,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跳槽後,前東家就變成了你的人脈。

你在職場中遇到的每個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而當你不知道誰是貴人的時候,就要珍惜遇到的每個人。因此,你成功跳槽後,要把前領導、前同事變成前輩、朋友來對待,讓他們成為你的人脈資源和無形財富。

比如我這次做跳槽課,就找了我在諾基亞時的老闆張舸女士,和摩托羅拉時的老闆李晶先生幫我背書並寫推薦語,他們都欣然應允。他們對我的這份深厚友情,令我十分感動!當然,為我背書的還有塗磊老師,他是我在做節目時結交的非常好的朋友,在此,一併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二,和前東家保持好關係,有助於你個人品牌的打造。

30歲前啊,是你找工作;30歲後呢,就一定要讓工作來找你了!可是,怎麼才能做到呢?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你要打造你的圈子:同事圈、朋友圈、業務圈、行業圈,當一個圈子套著一個圈子時,就形成了一個平臺,而你,要在這個平臺上通過你的工作表現、社群交流、行業聚會,建立起你的個人品牌。這個平臺上的每個人都會自發的幫你做宣傳,其中,最有說服力的傳播者就是你的前領導和前同事了,因為,他們與你共事過,見證過你的能力和業績。當你能做到“即使人已離開,但心還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你的口碑一定會好!良好的口碑就像你的一張隱形的名片、一份隱形的簡歷,是你的無形資產!曾經,有很多獵頭能夠找到我,就是因為我前同事的大力推薦! 

舉個例子。我在世紀佳緣時的一個下屬,他離職後,去創業了。這期間,他始終和我保持著聯繫。就在去年,他在A輪融資的時候,風投就聯繫到我對他進行了背景調查。當然,我給予了他很積極的評價,使他順利拿到了融資。所以啊,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一定要珍視那些曾經有緣在一起共事的同事們!

第三,你可能還會再和前東家見面、合作,甚至吃“回頭草”。

職場的圈子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說不定某一天,你會再次與前東家見面、合作、甚至還有一種可能是,你會吃“回頭草”的。比如我們在上節中課提到的,如果新公司是個坑,那麼,勇敢地跳回老公司也是一種辦法!所以,和前東家搞好關係至關重要,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嘛——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好,說完了和前東家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我們來看看具體怎麼才能做到“分手我們依然是朋友”。我將從“離職時”和“離職後”兩部分來說明。

你發現沒有,離職和談戀愛時的分手特別相似,分手時不必歇斯底里敗光人品,離職呢,同樣也要體面,要好聚好散。為此,你要記住的原則是:讓前東家讚賞你的職業素養。具體怎麼做到呢?我給你的建議是“四要、四不要”:

首先,要及時向用人部門領導和HR提出離職申請,千萬不要“說走就走”。

有些人比較自我,愛玩個性,心裡想著“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真的拎包就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這些人可能忘了,當初說這句話的那個女孩也是提前寫了辭職申請,經過批准後才離開的。無論勞動合同還是職場規則,都會要求你應該提前提交一份正式的書面離職申請。這樣做,是讓用人部門和HR提前做好相關的人事安排,以保證接下來的業務進展不會受到影響。

還有,在和領導面談離職原因時,建議你先感謝領導在過往的工作中給予的支持和理解,感謝他們讓自己學到了很多。然後,再視情況說出自己是有了更好的發展機會,還是找個讓領導既能理解、也不好挽留的原因。如果,你和老闆、同事的關係融洽,不妨說出你即將就職的公司,這樣,既顯示了你的誠懇坦蕩,又為今後潛在的合作機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你和他們的關係欠佳呢,那就儘量不要說出你的去處了,以防節外生枝。這時,你要找個讓領導無法拒絕的原因,比如“我想創業”“我想休息一段時間”“我要回老家發展”“我需要照顧家庭”,等等。

其次,要做好工作交接,認真負責到最後一刻,不要敷衍了事、不靠譜。

工作交接的原則是:“留下所有應該留下的,不帶走任何不該帶走的。”而且,你只要還沒有離開前東家,就應該認真工作,以前東家的利益為重,並且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要遲到早退。如果你曾經負責的工作,週期較長,離職後還是有些問題需要你來協助處理的話,你也要做到盡心盡力,充分展現自己的職業素養,留下個辦事靠譜的好印象。

第三,要和前領導、前同事保持聯繫,多溝通,不要離職後就再不往來。

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換了電話一定要及時告知,不要離職後就馬上刪除、拉黑前領導和前同事,甚至在朋友圈吐槽前東家。離職後可以時不時地和前同事們小聚一下,聊聊彼此的近況和行業動態,這麼做可以將你們之間的情誼延續下去,也有利於今後有可能的合作。

就拿我來說吧,因為我以前在聯合利華、摩托羅拉、三星、諾基亞都任職過,而現在所在的華誼嘉信就是為客戶提供營銷傳播服務的乙方角色。於是,我的前東家們就變成了我潛在的甲方客戶了,多年積累的人脈關係就勢就成為了我的銷售線索!而且,如果我為他們提供服務,有著別人無法超越的優勢,那就是我曾經身在客戶公司,非常熟悉他們的企業文化、工作方式,更了他們想要什麼樣的服務因此,於情於理來講,讓我司為他們提供服務,都是最佳的選擇。

第四,要堅持職業操守,不要違反“競業禁止協議”。

入職同行業的新公司後,你當然要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展開良性競爭,這是新、老東家都能理解的。但,如果你在前東家時是屬於掌握核心商業機密的員工,那麼,你離職時,通常會簽訂“競業禁止協議”。這裡面涉及的條款,你一定不能違反。因為一旦你違反了,輕則會發生矛盾衝突,重則會引發法律糾紛。因此,對於這個問題,你一定要重視!

以上種種做法的前提,都是你能和前東家“好聚好散”。但如果,你說,不好意思,我是和前東家不歡而散的。這時又該怎麼辦呢?

首先啊,我建議你主動示好,看看有沒有修復關係的可能性。

在一個公司共事的同事,產生矛盾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工作方式不和、同級競爭、處事原則不同等等。而此時,你的離開,恰恰使得矛盾的根源得到了解決:你們已經不在同一個屋簷下了!因此,你的離職,正是修復關係的好時機。因此,你們變換了關係,矛盾就可以化解了,雖失去了同事,卻收穫了朋友。

修復關係的方法也非常簡單:找個中間說和的人,大家坐下來吃吃飯、聊聊天。不是有這麼一句話麼:沒有什麼事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其次,如果你的示好遭到了拒絕,或者和前東家的關係沒有修復的可能,例如,你的前東家惡意拖欠你工資、變相排擠你離職。在這種情況下,你要做的是留存相關的證據,最基本的就是你和公司籤的勞動合同、你工資的銀行流水,逼迫你主動辭職的聊天信息,等等。然後呢,在合適的情況下,你可以非正式地主動和新東家提及此事並說明原委,讓新東家瞭解實際情況,並博得他的同情和支持。

要知道,職場這個圈子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大,尤其是在同行業內跳槽的情況下,你的新老東家之間很有可能就是相互認識的。先佔據主動,能夠避免被人揹後插刀。

好了,以上就是這節課全部內容,我帶你回顧一下:

首先,除非情況特殊,否則你一定要和前東家保持良好的關係。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跳槽後,前東家就變成了你的人脈。

第二,和前東家保持好關係,有助於你個人品牌的打造。

第三,你很可能還會和前東家見面、合作,甚至會吃“回頭草”。

具體說來,要和前東家保持好關係,你要做到“四要、四不要”:

首先,要及時向用人部門和HR提出離職申請,千萬不要“說走就走”。

其次,要做好工作交接,認真負責到最後一刻,不要敷衍了事、不靠譜。

第三,要和前領導、前同事保持聯繫,多溝通,不要離職後就再也不來往。

第四,要堅持職業操守,不要違反“競業禁止協議”。

以上是你和前東家好聚好散的做法,而如果是不歡而散的情況,我有兩個建議給到你:首先,主動示好,看看有沒有修復關係的可能。其次,如果關係不能修復,你應該及時和新東家坦誠這一情況,先入為主地贏得新東家的同情和支持。畢竟,職場圈子不大,很可能新老東家的老闆或同事相互認識,你要謹防背後中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