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是她是他?昕悅飛揚教你如何讓孩子分辨自己和他人

令人頭疼的問題

你是我是她是他?昕悅飛揚教你如何讓孩子分辨自己和他人

寶寶經常分不出你我,甚至把自己等同於自然物

做兒童教育培訓的機構免不了會遇到這種諮詢問題“如何教寶寶分辨你我他?”這個字面上簡潔的問題經常難倒一片,因為它內涵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實在太大,具體的訓練方法也不盡相同。而針對能力發展遇到障礙的孩子,教導他們區分“你、我、他”更加困難。那麼,有什麼有效的方式能讓孩子在遊戲般的過程中區分自己和他人?經過專業人員多年的摸索,這種方式是存在的。下面先看一下這一問題所涉及的一些簡單理論知識。

寶寶為什麼區分不出你我他

你是我是她是他?昕悅飛揚教你如何讓孩子分辨自己和他人

區分你我他,是人在社會領域中形成高級自我認知後的事情。而這種自我應更精確地被定義為“內省自我”——在內心知道我是我自己,形成這種自我的能力被稱為“內省智能”。

 內省智能逐漸幫助寶寶明白“我”(I)不但能認識世界,還能認識“我”自己(me),這一智能被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描述為:“一個人清楚地瞭解自己,有效地處理自己的慾望和恐懼,並有意義地運用這些信息去調適自己生活的能力。”可見,內省智能是寶寶觀察自己、評價自己和調整自己的能力,如果沒有良好的內省智能,寶寶就不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就控制不住自己犯同樣的錯誤,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無從發展,也不能較好地認識自己和別人的優缺點。因此可以說“內省智能”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起點,它的健康發展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

你是我是她是他?昕悅飛揚教你如何讓孩子分辨自己和他人

至於“內省智能”出現的時間,則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是幾個月,有的快兩歲了還分不清楚。心理學家通過獨特的“鏡子實驗”得出的結論,大致把健康兒童“內省智能”的出現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媽媽階段,時段在4個月左右,由於總是和媽媽呆在一起,孩子依賴母親,完全沒有對“自我”的認識。第二階段為同伴階段,在孩子4——6個月左右,對鏡子中自己的形象和另一個寶寶的形象同樣感興趣,不能從兩個寶寶中區分出自己。第三階段是伴隨行動階段。7—12個月的寶寶發現兩個寶寶不同了,他發現鏡子中的一個寶寶會動嘴,他也跟著動嘴,但他不明白是自己先動嘴,鏡子中的寶寶才跟著動嘴,說明他還意識不到自己是動作的發出者,卻誤以為是鏡子中寶寶的跟隨者。直到第四個階段,主體我(I)階段,這時候孩子滿12個月,毫不含糊地區分出自己和另一個寶寶,寶寶的主體我(I)初步誕生。之後,一步步地,孩子會明白自己的性別、身體、家庭等信息,產生自尊、自信、自立、自省、自律、自主等高級內省智能。

讓寶寶分辨你我他,我們可以怎麼做

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理論探討,昕悅飛揚一線教師團隊總結了一些比較實用也比較有趣的方式,讓寶寶增強“自我意識”,把自己從周遭世界,從人群中“摘出來”,並慢慢學會正確使用人稱代詞。下面分享給大家。

一種是利用所屬物來區分人的身份。要先教會孩子所屬,比如明白杯子是媽媽的,這個牙刷是我的等等;等孩子熟練明白所屬時,開始再用語言表達時,可以先從第三人稱開始,比如:這是媽媽的,爸爸要幹嘛幹嘛;然後向第一人稱過渡,比如:我要幹嘛幹嘛;你要幹嘛幹嘛;每一句話裡只包含一個人稱代詞;慢慢再加到一句話裡有兩個人稱代詞,比如;我把蘋果給你吧。

還有一種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鏡面法”爸爸媽媽和寶寶同坐在鏡面前,讓寶寶做出動作,從鏡中的影像找到自己,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反覆幾次,讓寶寶印象深刻後即可加入人稱代詞的導入,慢慢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

你是我是她是他?昕悅飛揚教你如何讓孩子分辨自己和他人

怎麼樣,不難操作吧,不過這是一個比較需要耐心的過程,需要足夠的陪伴和反覆的訓練,家長們一定不能鬆懈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