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帶萌娃出門的五大家庭常備藥——兒保醫生專業建議,拿走不謝

健康過大年系列

全文約12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過年帶萌娃出門的五大家庭常備藥——兒保醫生專業建議,拿走不謝

首先,黃小邪向大家拜年啦。

過年出門帶娃是必備節目。如果是出遠門旅行,過年人多環境雜,假設突發狀況往往難以就醫,藥店也有可能尚未開門,所以這邊給家長們列出一份常備藥清單,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當然最好希望只是黃小邪的叨叨而已,大家都不要用得上哈。

黃小邪推薦常備藥的原則是成分簡單安全,針對小嬰兒都能服用,而且口味不差,便於服用。

詳見下文展開:

過年帶萌娃出門的五大家庭常備藥——兒保醫生專業建議,拿走不謝


1、維生素AD——基本維生素補充

針對我國國情,我國權威指南建議維生素A和D同時補充,且維A與維D比例合理(3:1),只要含量充足,含量確定即可。首選維生素AD滴劑(膠囊型),性價比高。而且是推薦生後儘早開始,服用至18歲。

所以,過年出門,不要忘了基本的維生素補充哦,身高促進非一日之功哈。


2、退熱藥——對症退熱

比如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比如泰諾林)、布洛芬混懸液泰諾林(比如美林)。

從容應對發熱是每個寶爸寶媽的必修課。一旦懷疑寶寶發熱,您的手摸著燙不算,而是以體溫計測量的值為準,腋溫超過37.3度才算發熱。

發熱時第一步是物理降溫,即用溫毛巾前胸後背給寶寶擦拭皮膚,以促進毛孔張開散熱。擦拭時注意腹股溝、腋窩等大血管流經的地方,並且擦拭不是把寶寶衣服脫光了擦拭,容易著涼,而是將寶寶上衣掀開擦拭。

下一步是判斷是否需要使用退熱藥物。物理降溫每半小時建議複測體溫,如果較前有降低,則繼續物理降溫。如果腋溫持續升到38.5以上,則建議服用退熱藥如果寶寶有發生過高熱抽搐,則建議腋溫38度以上服用退熱藥。服用退熱藥後繼續物理降溫,複測體溫。注意寶寶發熱時有無手腳發涼,若有,可用溫水將腳敷熱或是用手搓熱。若反覆發熱,退熱藥可間隔4至6小時再服用。若寶寶熱退時精神仍欠佳,或反覆發熱38度以上,或一般狀況不好,及時兒內科就診。


3、柴黃顆粒——發熱時治本

退熱藥只是對症退燒,但並不是針對發熱的病毒或細菌,治標不治本。而抗生素屬於處方藥物,不建議家屬自行選購。

那麼,有什麼藥物能夠針對早期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呢?

推薦中成藥柴黃顆粒,成分單一,僅為柴胡、黃芩的提取物,功效清熱解毒,可以治療初期的病毒或細菌感染, 針對發熱的根本原因,起到治本的作用。


4、感冒藥——針對鼻塞、流涕

推薦愈酚偽麻口服溶液(艾舒)。

黃小邪從不推薦成分過於複雜的複方感冒藥製劑。因為很多感冒複方製劑裡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藥的成分,那麼如果寶寶不發熱但還有鼻塞、流涕時服用,則會造成流汗過多的症狀。

愈酚偽麻口服溶液成分單一,就2個成分,偽麻黃鹼能夠抗過敏緩解鼻塞流清涕,而愈創木酚甘油醚能夠化痰、通暢呼吸道,對於早期輕微咳嗽也有效果。


5、止咳藥水

推薦氨溴特羅(易坦靜)。

成分單一,就2個成分,克侖特羅擴張支氣管止咳,氨溴索化痰。因為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會引起咳嗽,所以西醫的止咳藥物都是從擴張支氣管的角度著手的。小嬰兒也可以服用。

注意,本文是基於家庭常備藥的角度推薦,不能替代醫生的面診和處方用藥。如果孩子情況急重,或是用藥無緩解跡象,還是建議及時兒內科就診。

最後,祝願大家狗年吉祥,萬福金安~~

過年帶萌娃出門的五大家庭常備藥——兒保醫生專業建議,拿走不謝


延伸閱讀:身高促進系列文章

  • 青春期發育前廣積糧,促潛能:

  • 控制體重,避免橫向發展:

  • 必做檢查:

  • 奶製品選擇:

  • 慎用補品,預防性早熟:

  • 飲食宜忌:

  • 報告詳解:

  • 運動鍛鍊:

  • 睡眠安排總則:

  • 斷離夜奶:

  • 評價目前身高和預測成年身高,早期識別矮小症:

  • 矮小症相關檢查:

  • 生長激素激發試驗:


【關鍵詞】兒科,常備藥,退熱,發燒,維生素,止咳,感冒

本文系原創,任何媒體使用請與黃小邪取得聯繫,未經授權將追究法律責任。

擴散靠譜的育兒知識即是傳播正能量~~

——————兒寶幫主黃小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