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是奠定一生飲食習慣基礎,如何加?愛吃飯寶寶養成記1

全文約12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輔食添加是奠定一生飲食習慣基礎,如何加?愛吃飯寶寶養成記1

導語

合理科學地添加輔食是寶寶向成人飲食過渡的關鍵一步,也是所有寶爸寶媽的必修課。對於如何讓寶寶愛吃飯這一熱門話題,【兒寶幫主黃小邪】將在2018新年伊始出品專題系列科普文章,旨在傳播科學、現代的餵養理念,讓寶寶在健康成長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生之人格,在於兒時,一生之食性,亦在此時。

輔食添加是奠定一生飲食習慣的基礎,如何加??

作為“愛吃飯寶寶養成記”系列的開篇之作,本文將從整體上介紹輔食,並短平快地回答一些最直接的問題,列出最常見的誤區。而後續文章將圍繞這一系列詳細展開,敬請動態關注。


WHAT 什麼是輔食?

嬰兒在出生6個月以後,單純的母乳餵養已無法滿足嬰兒生長髮育的持續需求,這時需要添加除乳製品(

母乳和 /或配方奶)外的其他各種性狀的食物,這些添加的食物就稱為輔食。包括各種天然的固體、液體食物,以及商品化食物。常見的嬰兒輔食有米糊、米粥、爛面、菜泥、果泥、蛋黃、肉末等。


WHY 為什麼要添加輔食?

營養上,最重要的目的是補充寶寶體內鐵儲備的消耗。

飲食上,是為了向成人飲食過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家庭上,是為了減輕媽媽的母乳餵養的壓力。


WHEN 何時添加輔食?

以往指南是推薦4~6月齡添加,其實“4”指的是——寶寶足足滿了4個月,即第5個月開始添加。

目前最新指南有所調整:足月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建議6月齡添加輔食(一到第6個月立即添加);有添加奶粉的寶寶(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可以早至第5個月添加,要想晚至第6個月再添加也可以。

早產兒按糾正月齡滿4月齡後開始添加。

添加輔食最晚不能晚於8月齡,否則容易錯過味覺發育的關鍵期,造成日後添加輔食困難。


HOW 如何添加輔食?

輔食的種類繁多,各家的餵養理念與飲食習慣也有差異。但這些差異,都需建立在一定規律的基礎上,需要遵循營養學、兒童保健學、兒童心理學的基本原則。

Q1 需要準備什麼工具?

從一開始添加輔食就要給寶寶準備兒童餐椅(有靠背的),讓寶寶坐在餐椅上與大人圍坐一桌一塊進餐,這樣寶寶會比較感興趣,從小就融入全家的進餐氛圍。建議

用勺喂輔食,讓寶寶學會從勺中吃到食物,而不是用加大孔的奶瓶喂輔食。

Q2 第一口輔食吃什麼?

要添加的第一口輔食是市售的強化鐵的米糊,而不是自己做的米糊或是米湯(您自己做的是不會添加鐵元素的)。

Q3 輔食與奶如何安排?

1歲之內的小嬰兒是以奶為主要的食物,所以在6~10月齡,建議每日只安排2頓輔食(一般選在中餐、晚餐的時間點)。添加輔食之後仍要以奶為主:每日奶量保證700~800ml,如果連600ml都達不到,則建議每日暫時只能添加1頓輔食,優先保證奶量。待寶寶11月齡可以增加至每日3頓輔食。

1歲之後輔食變為正餐,寶寶以中餐、晚餐正餐為主要的營養來源,奶製品則變為輔助,仍要保證每日500ml的奶量。

Q4 輔食添加的原則?

添加輔食是循序漸進的,關係到寶寶日後能否建立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

先素後葷

由少到多

由一種到多種

由稀到稠

由細到粗

輔食添加是奠定一生飲食習慣基礎,如何加?愛吃飯寶寶養成記1


SAY NO 拒絕錯誤的輔食添加

不要給小嬰兒嘗試大人的食物

不要給1歲以內嬰兒額外添加鹽或糖

不建議用奶來衝調米糊

不建議給孩子喝米湯、菜水和果汁,除非脫水時

下篇將推出《輔食添加的順序和原則的詳細解讀》,敬請動態關注。


延伸閱讀:黃小邪身高促進系列文章,持續動態更新中

  • 青春期發育前廣積糧,促潛能:

  • 控制體重,避免橫向發展:

  • 必做檢查:

  • 奶製品選擇:

  • 慎用補品,預防性早熟:

  • 飲食宜忌:

  • 報告詳解:

  • 運動鍛鍊:

  • 睡眠安排總則:

  • 斷離夜奶:

  • 評價目前身高和預測成年身高,早期識別矮小症:

  • 矮小症檢查:


【關鍵詞】輔食,營養,飲食,習慣,嬰兒

本文系原創,任何媒體使用請與黃小邪取得聯繫,未經授權將追究法律責任。

擴散靠譜的育兒知識即是傳播正能量~~

——————兒寶幫主黃小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