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麾下最低调的悍将,曾平定河西,取代司马懿,可惜却默默无名

每次谈及曹魏名将,我们总会从曹氏和夏侯氏入手,因为在曹操兴兵以来,主要还是依靠着曹氏和夏侯氏,所以这个2个家族都属于曹魏的宗亲,是曹操最为倚重信任的嫡系。

值得一提的,在曹操信任的嫡系之中,名将辈出,家喻户晓的比比皆是。不过,通过对历史的探寻,我们会发现在夏侯家族之中也存在低调的大将,他叔叔和哥哥都是名将,也立过战功,曾替代司马懿坐镇荆州,可惜却默默无名。

这个人到底是谁? 这还得从他叔叔夏侯渊说起,夏侯渊是曹操的左膀右臂,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在曹操麾下战功赫赫,官至征西将军,曾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是曹操打击贼寇的一把好手,驻军凉州的时候,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成为曹魏西线最高统帅。

曹丕麾下最低调的悍将,曾平定河西,取代司马懿,可惜却默默无名

夏侯渊的威名,我们都知道,但是夏侯渊的侄儿也非常不错。其中一个侄儿叫夏侯尚,跟魏文帝曹丕的关系非常好,曾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立下攻拔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的战功,而且在参与曹丕伐吴的过程之中,夏侯尚也在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一时间风光无限,成为曹魏第二代之中闪耀的将星。

曹丕麾下最低调的悍将,曾平定河西,取代司马懿,可惜却默默无名

夏侯渊还有一个侄儿叫夏侯儒,他是夏侯尚的堂弟。夏侯儒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少,显得无关重要,然而事实上,他也是夏侯家族低调的人才。我们通过于《三国志》、《魏略》等史料记载,才发现这个夏侯儒不简单啊!

怎么不简单呢?因为夏侯儒刚出道就是曹彰的骁骑司马,曹彰是谁?曹操最得意的儿子,是个驰骋沙场的猛将,年轻的时候就可以勇斗老虎的人物,一直是曹操麾下的急先锋,武艺过人,曾为骁骑将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威震塞外的战将。

曹丕麾下最低调的悍将,曾平定河西,取代司马懿,可惜却默默无名

而夏侯儒是曹彰的司马,类似于曹彰的部将,具体统领兵马的校尉。主将勇猛,其麾下的司马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足以可见,夏侯儒的勇武和胆略是有的。因为战功,夏侯儒后来晋升为征蜀护军,进驻河西,成为凉州刺史张既的副将。

张既是文臣,曾协助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相当于一个参谋类型。曹魏建立之后,张既担任尚书,在曹丕登基的时候,雍凉之地出现大面积的叛乱,曹丕十分忧虑,让张既负责平叛。

曹丕麾下最低调的悍将,曾平定河西,取代司马懿,可惜却默默无名

张既在这次平叛的时候,启用当时额的征蜀护军夏侯儒,成功的击败卢水胡骑、酒泉苏衡、与羌豪邻戴及丁令胡等人。夏侯儒还与张既一起上疏主张修建左城,筑关隘,置烽火台、粮仓以备胡人。西羌惊恐,率众二万余投降,为平定河西做出极大的贡献。

夏侯儒是张既治理雍、凉二州十余年的武力保证,之后的表现却不见记载,直到曹叡登基之后,在太和五年成为征南将军,都督荆豫二州军事,屯宛。这个岗位,其哥哥夏侯尚曾经担任过,后来夏侯尚病逝,由司马懿担任了。

随着诸葛亮伐魏越来越多,司马懿调任雍凉战区,这个时候,曹叡想起了夏侯儒,让其替代了司马懿,坐镇宛城,防御东吴。

由此可见,夏侯儒在曹叡的心目中,还是很有分量的,而且夏侯儒在荆州都督任上,一坐就是十年,直到正始二年(241),才被征召入朝,拜为太仆,之后的历史记载不详,又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所以没有默默无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