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除了溫情和感動,你更應該記住這些面孔!


據說在上海電影節期間,《我不是藥神》主創們在臺上哭做一團,當時我還覺得無法理解,這不像是甯浩和徐崢帶來的片子。看完之後我才明白,這不僅僅是感動,這是現實和閃閃發光的人性。

現實的題材,特殊的一個群體,不管是你熟悉的徐崢,還是一群不熟悉的其他演員,他們的突破和傳神的演出,絕對值得你記住這些面孔。

徐崢飾演的 “藥神”程勇,他並不是天生英雄,相反,他是個徹頭徹尾的loser。他家庭事業都很失敗,“我不要做救世主,我要賺錢”,他開始買藥不過也是為了賺錢。哪有那麼多聖人,只是在人性面前,他選擇了自我救贖。

你很難把劇中的這個形象跟《愛情公寓》裡的關穀神奇聯繫到一起,王傳君用近乎“自虐”的表演讓我們感受到劇中那個矛盾又複雜的呂受益。他是個樂觀的患病者,兒子的誕生讓他對活下去迫切渴望。在醫院,面對病痛,他耗盡最後一絲積極,轉身而去的那一瞬間,真是直戳人心。

譚卓飾演的思慧,這位為了患病女兒在夜店工作的單親媽媽,是多少邊緣人群的現實寫照,當看到經理在舞臺上大跳鋼管舞的時候,她那歇斯底里的吶喊,又是多少底層人對命運不甘的抗爭。

黃毛,一個打牌記不住“地主”是誰的耿直boy,他的世界非黑即白,單純的美好正是我們逐漸泯滅的人性。對生的渴望,對善意和美好近乎固執的堅持,或許是我們每個人都曾擁有的。

神父有著一顆赤誠的心肩負救世主的使命,他接受了人情與法理的矛盾,原因也很簡單:能救人就是對的。

在賣藥和查藥的拉鋸戰中,週一圍飾演的警察在法理和人性之間自我拷問。

最後,我們最該記住的是這個人,《我不是藥神》的原型——陸勇,他才是我們應該致敬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