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故事之四,投資銀行理財的三個小故事

現在有點閒錢,到銀行買個理財是很多人的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最早從2005年開始的,現在各家銀行每天都會有很多款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的理財產品在銷售。銀行銷售的理財有的是銀行自己創設發行的,有的是銀行的子公司創設放在銀行代銷的,有的是外部機構的產品放在銀行代銷的。這個很好理解,現在很多銀行都已經發展成了金融集團,集團內有銀行、券商、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所以既可以賣自己的產品,也常常代銷其他機構的產品。對於銀行理財,這種大家接觸較多的產品,今天也來說說三個小故事。

家庭理財故事之四,投資銀行理財的三個小故事

2006、2007年股市是大牛市,這兩年很多銀行也創設了不少投資股市的理財產品。有專打新股的,有投基金間接買股票的,還有投香港的基金間接買股票的。當年也正處於銀行理財產品發展的早期,很多監管的要求還不完善。有不少大銀行在宣傳自己產品的時候,口號裡都寫著“預期收益X%,上不封頂!”。在股市火熱的時候,很多人都投資了各種與股市掛鉤的理財產品。自然,在07年股市退潮時,這些產品都虧損得一塌糊塗!當年就有一家後來同業業務做得很牛的股份銀行,發行的一款投港股基金的產品,虧損了近40%。還好當年還算是有剛兌的,各家銀行也都想辦法用新產品去對接虧損的產品來反哺客戶。在07年之後,對理財銷售的監管才逐漸規範起來。

家庭理財故事之四,投資銀行理財的三個小故事

在2017年4月,民生行北京航天橋支行暴出了近30億理財產品“買單”銷售的事件。所謂銀行理財飛單銷售,就是客戶到銀行來買理財,其實投的根本不是該銀行的理財產品。該產品募集的資金被非法挪用了。這種飛單的事件,近兩年已經是有多起在媒體上曝光了,對投資人造成的可能損失是比較大的。民生行也積極處置了該筆資金所涉及的資產,盡力挽回客戶的損失。

家庭理財故事之四,投資銀行理財的三個小故事

今年才過20多天,招行、交行、工行都有理財產品暴出兌付風險,而且金額都不小。關鍵的不同在於,現在是打破剛性兌付了。也就是如果理財產品出了風險,是要投資人自己承擔損失的。2017年是大監管年,我相信2018年是強監管的執行年。很多銀行創設的理財產品的後面,跟著的都是非標準化的資產業務或者投行業務。非標、投行聽起來很神秘,其實金融無非就是“借與貸”,非標、投行就是銀行傳統的貸款業務換張皮,借用信託、基金、券商作為通道去放貸款而已。這些業務在新的監管與經濟形勢下,有一定的合規與經營風險,也許今年還會暴出其他更多的理財兌付風險。

家庭理財故事之四,投資銀行理財的三個小故事

理財產品發展了13年,按監管的要求,資金投向要明確,產品與資金要一一對應,銷售環節要合規等等。而實際上很多銀行的理財都做成了資金池,募集來的資金入到池裡,要兌付的本息也從池子裡出,這樣就根本做不到產品與資金的一一對應。有位中行的高管就說過,搞資金池就象是變相的龐氏騙局。這種情況也只能說是我國銀行金字招牌的獨特優勢吧。

今年監管的要求更高更嚴了。這對老百姓來說是件好事。但是買理財再也不能象以往那樣,都認為是沒有風險的事了!不僅是銀行的理財產品,信託公司的產品也是一樣打破剛兌的。投產品前,一定要對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有個正確的認識,對產品的投向還是要關心地多問幾句。對所投的產品是銀行自己的,還是代銷外部合作機構的,比如是保險的、還是基金的、還是信託的,這也是要搞清楚。現在有的銀行為了創收,有時還會代銷一些外部機構的紀念品,比如生肖紀念章之類的,其實沒什麼價值。大部分人買理財都是選一年內的產品為主,短期產品相對風險低。而超過一年的產品就尤其要認真對待了。現在貨幣貶值,利率上行,閒錢存個定期雖然安全但確實比較虧。有錢就去理理財的觀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在理財打破剛兌後,大家投理財還是要多些理性才好。

家庭理財故事之四,投資銀行理財的三個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