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破发的港股和充满“爆米花”味的港交所,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频频破发的港股和充满“爆米花”味的港交所,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如果有一天,证监会提醒你,投资有风险,申购需谨慎 。你还相信股市里100%的事吗?

近日香港一直弥漫着爆米花的味道。18年香港IPO共有107家大陆, 比去年同期增幅53%,但破发率却高达70%。备受市场关注的明星新股小米,小米昨天上市首日破发。

频频破发的港股和充满“爆米花”味的港交所,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香港恒生指数高开1%, 28606.16点,小米集团开盘跌2.35%,报16.6港元,跌破17港元发行价。最终以16.8港元收盘,跌幅1.18%。

主要原因是近期市场投资人气下降,企业自身基本面和市场给出的估值不匹配。市场近期投资情绪平淡、企业盈利与估值不匹配,弃申购等现象,是今年港股大面积破发的主要原因。

频频破发的港股和充满“爆米花”味的港交所,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网红股小米七月九日正式在港股开盘。其实小米的破发并不是太意外,今年新股交易首日已经变成了很普遍的现象。前段时间刚上市不久的天下有才猎聘(猎聘网)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2018年在港上市的公司中,70%破发。今年上市的新股数量虽然多,但并未能带动融资额的增加。今年107家新股合计募资金额769.2亿港元,其中小米集团募资243.85亿港元,去年同期70只新股募资额为552.3亿港元,刨去小米,2018年平均融资额低于去年同期38%;算上小米的融资额,今年的平均融资额也低于去年,目前募资额处于自2016年同期以来的低位。

频频破发的港股和充满“爆米花”味的港交所,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港股新股发行定价是遵照市场化的,没有市盈率限制。因为这样,港股IPO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公司大股东和财务投资者一定力求发行价能最大程度反映公司的公允价值,或是以比公允价值更高的价格上市。因此如果不考虑投资者情绪的因素,短期内从基本面预期差来看,新股破发率本身就会偏高。而去年同期上市新股的破发率为47%,今年破发率则高达逾70%,主要还是因为市场投资情绪平淡、企业盈利不足以支撑估值以及认购倍数低于预期所致。

破发的三大因素

1.今年市场交投不活跃,部分新股估值过高出现落差。今年2月以来,港股市场冲高回落,加上外围市场冲击和内外资金的压力,市场情绪明显偏负面。而今年港股市场为新经济公司打开了上市的大门,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这种公司无法按照传统市盈率估值方式来估值,而是赋予某些概念,去衡量公司。将其对标国内外已经成功的行业巨头,人为地拉升其估值预期。这种高企的估值往往是寄望于投资者亢奋的情绪支撑,但以情绪支撑的估值本身并不坚固,如果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忽然转向,就极有可能引起恐慌抛售。

2.去年港股市场一路走高,公司估值快速上行,但公司实现的盈利。新概念股容易受到资金追捧,估值急速上升。而实际上,这些新经济股的真实业绩,并没有追上估值上升的速度,甚至出现了明显背离。估值得不到业绩的有效支撑,当市场遭遇调整,这部分没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首当其冲成为资金抛售的目标,因为长期来看,股价终要回归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

第三,认购倍数低于预期造成上市后的抛压急升。港股券商提供佣金低又方便的杠杆打新,杠杆打新有更大的中签概率,又不用锁住投资者大部分本金。但如果加杠杆认购新股遭遇超募倍数低于预期,就会出现过度认购的窘境。这次小米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市场投资热情消退,小米公开发售超额仅9.5倍,今年平安好医生的650倍、阅文集团620倍。认购者只能要么补充交易保证金,要么上市当日卖出超购部分降低风险。这就导致了上市后抛压急升,这也是新股首日破发的原因之一。

交易市场和生态环境一样,都需要自身的调节,人为是可以去调控生态环境的, 但只是人为调控的生态太脆弱。需要生态系统自己的调节功能区调整自己的多样性。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

股市绝非赌博靠运气,要不断总结学习,需要好心态,只有深刻的了解市场,理解股市的规律,才可以长期生存。学会识别主力资金流向、市场情绪、清晰识别庄家操盘动向,希望大家可以跟着财经早读学习,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统。

大家看完文章,觉得有用可以多点点今日头条的广告链接,支持下我们的头条事业。也可以多关注下我头条文章的水印。

频频破发的港股和充满“爆米花”味的港交所,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