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如己」與「無我」——哲理的不同推理方式

愛是人類共有的天性,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可以構建良好的人際氛圍,收穫他人的尊敬。

對“愛”本質的討論出現在各種宗教、哲學、倫理等著作中。作為基督信仰的核心,“愛”廣泛出現在聖經中,我也十分喜歡聖經中“愛人如己”的提法。

“我給你們一條新誡命: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如果你們彼此相愛,世人就會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新約·若望壹書》(耶穌受難前夕,在最後的晚餐中對門徒們說。)

“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新約·若望壹書》

“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舊約·利未記》

“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舊約·利未記》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馬太福音》

“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新約·羅馬書》

“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新約·加拉太書》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儘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新約·路加福音》

在基督信仰中,不僅僅提倡人們彼此愛護,更把這種愛延伸至信仰、道德、倫理、社會秩序等層面之中。在英文版本的《聖經》中,有這樣的表達:“Thou shalt love thy neighbour as thyself”,這句話的直譯是“愛鄰舍如同愛自己”,但是我很喜歡“愛人如己”這樣中國化的翻譯。

“愛人如己”與“無我”——哲理的不同推理方式

我在與一位信仰基督的朋友聊天時,朋友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我也很喜歡“愛人如己”這句話,但這句話常常讓我的內心出現糾葛,你試想,假如兩個死對頭同時請求你幫忙,你到底應該去幫誰?劉備讓你去對付曹操,曹操讓你去殺劉備,你怎麼能做到愛他們如愛自己?”

我理解朋友的意思:這個世界中充滿了矛盾,很難把一個道理覆蓋到所有的角落,如果那樣,這樣道理的本身就會蘊含著矛盾。“愛人如己”也同樣。一個人無法同時愛著矛盾的雙方?況且在許多時候,矛盾的雙方都沒有錯,矛盾的根源只是價值觀的衝突而已。

我認為:“愛人如己”描述的是一種狀態,描述的是“愛”的本身。“愛”就是像一個人愛自己那樣。

當耶穌殉道之時,還依然為對他行刑的人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在他為行刑的人禱告時,他已經與“愛”的本身完全融合在一起,超越了生命意義上的“本我”,愛的本身是人類社會中不變的“大道”,把“本我”融入了“大道”,從而完成從人到神的超脫。

雖然我們很難像聖人一樣“為道獻身”,但完全可以 “幫助他人,快樂自己”,通過物質資源上的幫助,對於一些生活上陷入困頓的人來說,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通過溫暖的愛心、言語關懷他人,可以消除陷入苦難中人的恐怖、不安的情緒;把自己的知識、經驗傳授給他人,會幫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愛人如己”的本身就是一種“大道”,耶穌基督為了永恆的“道”,最終拋棄了“小我”,成就了不朽。

在表達同樣的意思時,佛教就顯得更為哲學化。佛教認為“緣起性空”,既然性空,自然無我。世界上一切事物、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對的,都是互相存在的關係和條件,都是不停變化的,這就是“緣起”。既然一切都是“緣起”的,都是變化的,那麼任何事物就沒有絕對的獨立性,這就是“性空”。既然“性空”那麼就肯定沒有一個常一不變的主體“我”了,所以必然推導出“無我”。

“愛人如己”與“無我”——哲理的不同推理方式

基督教所闡述的“愛人如己”一定是忘我的、無我的,而佛教更是邏輯的從“緣起性空”推導出“無我”,在同一個理論上表達不同,但是結果卻驚人的相似。

前一段時間,我陸續闡述了“有限無界”的道理,我們所處的四維時空本來就是一個統一的、融合的整體,任何個體在這樣的時空中所獲取的信息都具備這樣的特點:無邊界、不完整、動態的。所以,為了適應這樣的時空,在處理問題時,就必須自設一個邊界、範圍,根據這個邊界、範圍內的各種信息去分析和處理問題。這種圍繞“我”為中心劃定邊界、範圍的神經活動中,誕生了“我”,

“愛人如己”與“無我”——哲理的不同推理方式

所以“我”的本身就是一種神經活動,其本身是信息的集合,是一切與“非我”相干性的集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