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革命元勋被杀,孙中山为何不为其报仇反而替袁世凯说话

1912年8月16日凌晨,湖北革命军政府军令部副部长、武昌首义功臣之一的张振武在北京被秘密处决。张振武之死,被称为民国成立以来第一桩违法杀人血案。

为何称违法?

因为此事未经过任何审判手续。

为何引起关注?

这是大总统袁世凯下令,却是应副总统黎元洪之请。

正副总统带头违法,这个民国还有救吗?

有何后续影响?

没有。不仅立宪派不关心,连同盟会都没放在心上。某种程度上来说,张振武成为了政治牺牲品。

这位革命元勋被杀,孙中山为何不为其报仇反而替袁世凯说话

革命元勋张振武被杀,没能享受“宋教仁式”待遇

张振武到底犯了何罪?这还要从武昌起义那天说起。首义成功,革命党一时找不到有威望的领导人,就推选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没想到黎元洪坚决推辞。耿直的张振武当时就放言:“此人既然不肯赞成革命又不受同志抬举,不如斩首示众以扬革命军声威。”于是,二人结怨。革命党与北洋军在武昌激烈交战,黎元洪出走葛店。张振武再次主张另选贤能,双方矛盾加剧。

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袁世凯邀请首义诸杰到北京做官。黎元洪顺势推荐张振武,去掉眼中钉。没想到,张振武到北京后转了一圈,不满意只当顾问,又回到湖北。黎元洪急忙给袁世凯发电报,请他再次邀请张振武到北京,“委以重任”。当张振武带领原班人马二度赴京后,黎元洪一不做二不休,次日直接给袁世凯发电报,借袁世凯之手除掉张振武。罪名是:“怙权结党,桀骜自恣。赴沪购枪,吞蚀巨款……”就是说,张振武组织小团体,无法无天,利用去上海购买枪支的机会贪污巨款。

如此大罪,只要证据确凿,固然当杀。不过此事本是违法案件,只需交付司法程序审判即可,何须副总统以行政命令定罪?

这位革命元勋被杀,孙中山为何不为其报仇反而替袁世凯说话

黎元洪

袁世凯何等精明,一眼看穿这招“借刀杀人”。可是他也讨厌这批革命党,决定将计就计,密令心腹段芝贵亲自处置。15日晚,张振武设宴款待北方军政要员散席返回时被逮捕,次日凌晨与湖北将校团团长方维一起被秘密处决。袁世凯不想背杀功臣这口锅,在宣布张振武罪状时,顺手把黎元洪的密电捅出来,一时间舆论大哗,把黎元洪搞得焦头烂额。

为何张振武案没有像其后的宋教仁案那样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甚至引发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翻脸的二次革命?根源在于“妥协”二字。

张振武是武昌首义的功臣,但在党内地位并不高,自然无法像宋教仁被杀那样引起剧烈反弹。张、方被杀,一开始确实引起了政坛震动。以张伯烈为首的共和党议员动议弹劾政府。袁世凯施展各种手段才将其搁置。在同盟会内部,围绕法律解决还是武力解决也引起激烈争论。袁世凯使出了一个高招:邀请孙中山、黄兴和黎元洪这三位“共和巨头”北上,“共商国是”,以取得政治主动权。

面对袁世凯抛来的绣球,孙中山非常渴望。从定都争论开始,双方一直矛盾不断。北洋军阀有强大军力,处于优势地位。自6月唐绍仪内阁垮台后,袁世凯与同盟会的矛盾基本公开。孙中山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政治局面,不想与袁世凯彻底决裂,冒险北上,沟通南北感情,融合党见。只是鉴于形势复杂,留黄兴在上海。孙中山到京后,受到袁世凯热情款待,双方感觉很好,进入政治“蜜月期”。在这种情况下,张振武的死显得微不足道。

一开始,别人询问孙中山对张案的看法,孙中山表示“予并未深悉,不敢妄加评断,亦不能干预。”几天后,参议院开会,准备弹劾政府。孙中山急忙赴参议院,公开对张振武案进行明确表态:“张、方一案,政府纯以军事从事,故取敏捷。至弹劾一说,大可不必,盖于事实毫无补救,徒费良好时光耳。”也就是说,张振武有罪,袁世凯和黎元洪不依法律审判,只是法律手续履行不当,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可以感知,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已经达成某种妥协。

这位革命元勋被杀,孙中山为何不为其报仇反而替袁世凯说话

孙中山与革命领袖

知名作家陶菊隐评论说:“(张振武案)同盟会本身没有决心和勇气对袁、黎进行坚决斗争,表现出了虎头蛇尾的态度。”

张振武案的最大受益者还是袁世凯。既打击了革命党,又离间了黎元洪与同盟会的关系,使其不得不向袁世凯靠拢。其后,黎元洪支持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支持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甚至与袁世凯结成儿女亲家,被牢牢绑在了袁世凯的战车上。

参考书目: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海南出版社,2006年

2、《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

3、《孙中山力劝取消弹劾案》,大公报,1912年8月3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