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節上歡樂多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穀雨節上歡樂多

黎平縣肇興侗寨舉辦民俗活動慶祝穀雨節。穀雨節在侗語中叫“漸苟嫩墮拉”,為吃烏米、播稻種的意思,是肇興侗寨農耕文化與婚戀習俗的雙重寓意表達。流傳於黎平肇興、龍額、地坪等侗族地區。據《黎平府志》記載,穀雨節這個傳統習俗源於明朝萬曆年間,已經延續近500多年。

穀雨節上歡樂多

要說“行歌坐月”是侗族男女青年談戀愛的方式,那麼“穀雨節”就猶如侗家男女青年的“情人節”。 “丟卣卣”、“打花臉”(摸你黑)是穀雨節既重要又最熱鬧的一個環節。

穀雨節上歡樂多

大致意思就是,穀雨這天晚上,寨子裡的年輕男子趁著夜黑,蒙著臉趕往曾經心儀卻已訂婚或者為人妻的女子家門口,將裝著糖果的飯卣卣扔進曾經暗戀的女孩家裡,以表示對該女子的愛慕依戀與祝福,或是不能與她結合的遺憾。

穀雨節上歡樂多

穀雨這天,肇興侗寨已訂婚的男方家,會擔很多烏米飯送到女方家作為訂親禮物,女方家會將送給所有親友,以示該女即將出嫁。而曾經與該女行歌坐月的青年男子也會趕往女孩家門前,將盛飯用的卣卣扔到女孩家裡,等女孩裝滿烏米飯後,再低著頭進裡面去取,以此表達對女孩即將成婚後的依戀與祝福。

穀雨節上歡樂多

侗族青年男子在侗族姑娘家外扔卣卣討要烏米飯

穀雨節上歡樂多

侗族女孩在準禮物

穀雨節上歡樂多

侗族女孩給侗族男子打花臉

穀雨節上歡樂多

侗族男子進到侗族女孩家討要卣卣被打花臉

由於以前晚上燈光較暗辯不清人,於是用鍋底灰偷偷抹在男孩臉上,待會出門去看誰的臉黑就能認清是誰在眷戀著自己。

穀雨節上歡樂多

製作烏米飯用的烏米葉

穀雨節上歡樂多

製作烏米飯用的烏米葉

穀雨節上歡樂多

浸泡在烏米水裡的糯米漸漸變成黑色

穀雨節上歡樂多

烏米飯

隨著活動的發展,現只要誰家有女孩,不管是不是已訂婚,大家都會到女孩家扔卣卣,討要烏米飯,去的人越多女孩的家人越覺得有面子。

穀雨節上歡樂多

穀雨節上歡樂多

穀雨節上歡樂多

穀雨節上歡樂多

當晚整個寨子是沸騰的,大街小巷都是要烏米飯的人,而每個人的臉上都被抹花,從而演變成了全寨的狂歡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