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房地產相關機構被查處!重慶10部門聯手遏制投機炒房

6月底,重慶再出新政,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稱“新《通知》”),繼續施以重拳調控樓市。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稱,此次發佈的新《通知》是在5月出臺的《關於開展市場秩序專項整治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的基礎上“再出手”。

13家房地產相關機構被查處!重慶10部門聯手遏制投機炒房

13家房地產相關機構被查處

來自重慶市榮昌區的冉女士因為房子的事情整整苦惱了半年。春節剛過,冉女士就開始在單位附近的江北區、渝北區尋找房源。“整整尋找了一個多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房子,主要就是價格一漲再漲,完全承受不了。”冉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

據記者瞭解,今年上半年重慶房地產市場“亂象之勢”有所上升,主要集中在房價漲幅過快、投機炒房之風抬頭、過度發放選房資格等幾個方面,一時間給有剛需購房的市民帶去了恐慌和焦慮。

5月15日,重慶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了房地產專項整治工作,出臺了《關於開展市場秩序專項整治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迅速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亂象”進行了嚴厲查處,對華美翡麗山、書香溪墅等項目涉及的7家開發企業採取了暫停網籤等行政限制措施,處理並曝光造謠傳謠、收取“茶水費”“指標費”的鏈家、中原、大澤、到家了、美聯、恩居等6家中介機構,相應門店被停業整頓一個月,違規中介人員被納入失信“黑名單”。

6月底,重慶市再出新政,發佈共涉及八個方面的新通知,重拳穩定樓市不反彈。

談及這次新《通知》出臺的原由,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標國家的調控要求,貫徹住房城鄉建設部《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精神,在5月出臺的專項整治工作通知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內容上包括了落實責任主體、增加有效供給、支持剛性需求等,就是針對房價上漲預期較強,投機炒作之風有所抬頭等實際情況,實施系統調控和超前調控。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強調,前後兩則通知文件既著眼於短期、又兼顧長遠,對於重慶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有序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規範和促進作用。

10部門聯動:誰出問題就問責誰

拿到剛出臺的這份新《通知》,記者進行了詳細閱讀和對比,發現其中一大要點就是調控責任得到了進一步落實。

13家房地產相關機構被查處!重慶10部門聯手遏制投機炒房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房地產調控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多部門聯動配合,更需要區縣政府大力推進和實施。此次新《通知》的出臺,也是對重慶房地產市場進行系統調控,有別於一般“打補丁式”的調控舉措,要求區縣政府和市級部門要建立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責任制,認真落實穩房價、降槓桿、防風險、調結構、穩預期的目標任務。

“誰出問題就問責誰。”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稱,為了使得調控責任要求落實到位,還同步印發了《遏制炒房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相關職責分工方案》,明確了區縣政府和市級部門的主要職責。據瞭解,在這份方案中,最鮮明的一點就是明確了國土房管、建設、規劃、工商、價格、公安、稅務等10個市級部門的35項主要職責,一旦哪個部門工作不力或者房地產市場哪個環節出現調控效果不佳,就將問責相關負責部門人。

截斷炒房者貸款通道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遏制炒房之風的先決條件就是在“放貸上給予最嚴厲的規範”。據介紹,為了截斷炒房者的貸款通道,新《通知》推出了一系列的舉措,其中包括:已經擁有兩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均未結清的居民家庭、不能提供一年以上重慶市納稅證明或者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等,只要屬於其中一種情況,堅決暫停發放購房貸款。

同時,開展對於個人貸款違規用於購房的專項治理。記者從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獲悉,該機構已經與重慶銀監局、重慶市國土房管局聯手開展治理工作,嚴禁為購房者提供“首付貸”或場外配資,防範個人消費性貸款(含以房抵押貸款、網絡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信用卡透支等個人貸款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強調,“主城區新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限售政策”也將繼續嚴格執行。

記者採訪了身邊幾位正在購房或者有購房計劃的人士,在購房原因這點上,得到更多的回覆是“從手機上看到重慶的房價還會漲”。

“生活中像這類‘被動式購房’的人還很多。”業界人士告訴記者,明明自己沒有購房需求和計劃,但正是因為看到朋友圈轉發的某則消息,或者對某政策自我解讀產生誤解,既人為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也造成了房地產市場一定的混亂。

“明確加強房地產相關政策宣傳和解讀,正面引導輿論,打消群眾疑慮,也是此次新《通知》的亮點之一。”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淨化輿論環境,該機構已建立了部門聯合約談制度,聯合網信、網安、工商等職能部門,約談了重慶部分媒體。

“到目前為止,已經約談了20多個涉及房地產內容的自媒體運營機構負責人,對於渲染房價上漲、造謠傳謠製造恐慌等行為給予了明令禁止,之後一旦發現有不實內容被傳播,將受到嚴厲懲處。”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稱,對於輿論環境的監管工作,將長期持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