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海軍首次到達日本,卻引起日本恐慌,發誓要趕超中國

中國近代海軍的出現,還可以追述到晚清時期,洋務運動以後。在此以前,中國水軍在那些經歷過工業化武裝起來的船堅利炮面前,脆弱不堪。當時中國的海軍,共有四支: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它們沿著中國海岸線,依次排開佈防。這四支海軍中,北洋駐守渤海,拱衛京師,投入最後,實力也最雄厚。

清朝海軍首次到達日本,卻引起日本恐慌,發誓要趕超中國

清朝常將北洋海軍當作對外展示實力的一種手段。因為自日本入侵臺灣,清朝卻無力反抗,只能議和了事後,不只朝野上下,外國人也對中國頗為輕蔑。英國人米契曾寫道:”此次對日能和不能戰,為中國對世界宣佈衰落之開始“。

也是因為這件事,刺激了清朝大力鞏固海防。當時日本對朝鮮又抱有野心。這更讓清政府感到危險。朝鮮國力雖然不強,但所處的位置對中國極為關鍵。日本卻兩次在朝鮮鼓動變亂。雖然兩次動亂都被平定,但清政府依然會覺得不安。而且,當時朝鮮半島的局勢也非常複雜。俄國跟英國都攪了進來,他們都想在朝鮮分一杯羹。

清朝海軍首次到達日本,卻引起日本恐慌,發誓要趕超中國

不過,對於日本來說,他們的感受又有另一些不同。因為兩次動亂被清朝阻止,導致日本開始愈發的把中國視作假想敵。日本的海軍卿川村純義就建議,日本應當在八年內,建造四十艘軍艦,應對中國海軍的崛起。這可不是一份書面的計劃,日本一面發行海軍國債,在絕影島儲存煤炭,與中國進行了海上的軍備競賽。此時中日兩國的氣氛,稱得上是劍拔弩張。

而在這個時候,北洋海軍的幾艘軍艦,又進入到日本的造船所。在日本看來,這是對他們的挑釁。可實際上,這次北洋海軍到日本,多少是有一些偶然。當時北洋海軍是奉朝廷命令,到朝鮮的釜山、元山一帶巡視,防止俄國藉機佔領朝鮮的永興灣。巡視結束後,軍艦需要塗油維護。可當時威海衛的軍港還沒有修建完成,所以,便臨時決定,讓軍艦到日本三菱的造船所進行維護。

清朝海軍首次到達日本,卻引起日本恐慌,發誓要趕超中國

以當時日本對中國的不滿,這次維護本來就非常容易出事。兩國之間的情緒十分的複雜,既有日本的仇視和不滿,又有北洋官兵對日本的輕蔑。在這樣的情況,北洋海軍的官兵又上岸到了日本城內。當這些矛盾糾葛在一起時,在具體的事件刺激下,就直接引發了日本跟北洋官兵的直接衝突。

北洋艦船上的炮口甚至直接對準日本,進入臨戰狀態。這引起了日本的恐懼。但戰爭還是沒有爆發,因為清政府不願意輕易開啟戰端。最終,雙方選擇各自退讓一步。

清朝海軍首次到達日本,卻引起日本恐慌,發誓要趕超中國

歷史的變化,並不是單個事件的產生,而是如同波浪,不斷的推動,不斷的變化。”長崎事件“後,日本激起了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們想要超越中國,打倒中國。日本明治天皇更是提出,每天只吃一頓飯,把節省下來的費用,用來支持日本海軍的發展。他要用這樣的方式,激起日本國民對海軍的發展。所以,明治時期,日本的海軍發展極快。

清朝海軍首次到達日本,卻引起日本恐慌,發誓要趕超中國

反觀清朝,自北洋海軍建成後,就因為清朝政局內部的掣肘,導致軍費投入迅速減少。不用說購置新軍艦,就連日常的訓練,都變得極為艱難。後來甲午海戰中,北洋海軍被擊敗,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長崎事件,只是當時東亞格局中,中日關係的一個小部分。在此之外,又有世界潮流的變動。不過,這件事卻是一件極為標誌性的事情。中日兩國此前的種種爭端,此後的變化,都在此彙集。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