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拼多多赴美上市 有哪些底牌震驚電商圈?

3歲的拼多多赴美上市 有哪些底牌震驚電商圈?

北京時間6月30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招股書中有一個非常惹人注目的信息:百度集團前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將受邀擔任拼多多獨立董事兼薪酬委員會主席

當然,除了陸奇的加盟,招股書中拼多多還展示了諸多數據。

招股書顯示,2017年全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GMV分別為1412億人民幣和662億人民幣,訂單總數分別為43億和17億。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拼多多移動平臺上的活躍買家數量達2.95億,平臺月活躍商戶數量超過100萬。此外,2018年一季度營收13.85億人民幣,比2017年同期3700萬人民幣的營收增長了37倍。

長庚君將拼多多的多項運營數據與京東和淘寶做了對比,發現拼多多的增長速度確實驚人。

首先是GMV總額:拼多多不到3年GMV達1412億,淘寶在成立5年(2008年底)GMV接近1000億,到2009年超過2000億。而京東在成立9年(2013年底)GMV達到1257億,到2014年超過2600億。

達到該數值淘寶花了5年、京東花了近10年。

3歲的拼多多赴美上市 有哪些底牌震驚電商圈?

GMV增速上,拼多多2016年的數據沒有給出,但可以看到2016年GMV低於206億,與阿里和京東GMV增速對比如下圖:

2016財年

2017財年

增速

拼多多

576%

京東

9392億

13000億

38.40%

阿里

30920億

37700億

25%

另外,拼多多活躍用戶已經接近京東。

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拼多多活躍買家加上商戶達2.96億,京東活躍用戶為3.018億,阿里為5.52億。拼多多用不到三年的時間就積累了京東10年才達到的活躍用戶數量,而且超過阿里的一半。

活躍用戶

2017.4.1—2018.3.31

拼多多

2.96億

京東

3.018億

阿里

5.52億

當然,拼多多的體量遠小於阿里和京東,僅對比GMV增速不具備絕對參考價值。但結合交易總額、營收增速、活躍用戶等數據,拼多多的高速增長已經有足夠分量引起京東和阿里的警惕。

在外界的評論中,拼多多的發展甚至不能用快來形容。長庚君認為,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能在電商巨頭的夾縫中拼出一條路,得益於以下幾方面獨特優勢:

致力打造高性價比產品

拼多多一開始致力做高性價比產品,目標人群鎖定在四五線城市乃至農場地區的消費者。事實上,農村地區有尚未開發的市場潛力已經成為共識,但農村市場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尤其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以中低價起底的阿里也早已將側重點轉向了中高端消費的天貓。而單純走低價路線的眾多“九塊九包郵”電商,則長期掙扎在生死線上。

拼多多也瞄準了一二線城市以外的市場,而且大量 “拼單”往往是以親朋好友推薦的方式進行。試想,熟人圈子推薦+低價高性價比的商品,一般人拒絕的概率能有多大?也正是這種模式讓拼多多在流量獲取越來越難的當下,依然能以低成本方式快速獲取用戶促成交易。

獲客成本極低是拼多多迅速崛起的原因

儘管拼多多創始人黃錚曾多次否認騰訊給拼多多開了“綠燈”,但可以看到騰訊早期給了拼多多一定的流量扶持。

比如,微信曾經要求所有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不能誘導用戶分享,拼多多也不立危,但依舊難以阻擋拼多多拼團用戶在短期內裂變增長的前提。

再比如,社交流量早就成為眾多電商平臺爭搶的重要資源,但細心對比可以發現,沒有一家平臺能有比肩拼多多的微信流量。因為微信流量成本高昂,如果沒有騰訊的保護拼多多恐難承受高額的流量成本。

不過呢,這些都是拼多多早期的崛起經歷了,目前來看,拼多多已經積攢了大量用戶,而且隨著“社交拼單”模式深入人心,已經能夠依靠app獲取半數以上的成交量。

強大的運營團隊

高質量的運營團隊是創業公司的稀缺資源,但拼多多是個例外。

拼多多創始人黃錚自2007年起曾先後創辦過手機電商、電商代運營、遊戲公司。其中電商代運營公司有1500人的代運營團隊,是中國第二大電商代運營公司,整個團隊有著8年的電商運營基礎。黃錚創立的拼多多前身拼好貨生鮮電商平臺,曾創下一款荔枝單品3天20萬單的銷售量。這些經驗運用到拼多多上,自然節省了大量前期摸索工作。

當然,也有聲音認為拼多多的發展還不夠成熟,現在或許還不是上市的最佳時機。不過,長庚君認為,拼多多急於上市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其一,拼多多正處於高速增長時期,此時業績數據非常亮眼,輿論普遍認為拼多多是用3年時間走過京東10年阿里5年走的路。國外資本市場可能會看好拼多多。當然,這可能也是拼多多選擇美國上市的一個原因。

其二,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公開表達過拼多多近幾年暫不考慮盈利的意向,預計將來不論是鞏固地位還是轉型發展,拼多多都還將大量“燒錢”,如果能上市將有更廣的資金面。另外拼多多兩個月前剛完成一輪融資,這或能成為贏得資本市場好感增加上市概率的一個籌碼。退一步,即便此次上市沒有成功對拼多多也沒有損失,還能為下次積攢經驗。

其三,上市公司經過相關政府機構的層層審核,公司運營更透明化。一般來說,企業形象和公信力會隨著企業上市而得到提升。對仍然受到爭議的拼多多來說,上市能增加消費者的好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拼多多此前形成的“便宜沒好貨”等消極形象。

總體來看,儘管上市後拼多多會受到更嚴格的監管,但總歸是利好大於弊端,拼多多自然不會放棄這筆劃算的買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