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考試院昨日發布高招十大「防騙祕籍」

“軍校內部指標”“計劃外招生”“補錄”……又是一年錄取季,一些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動,利用廣大考生和家長急於上大學的心理,編造各種謠言,設置招生騙局,圖謀考生錢財。昨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佈了10條“防騙秘籍”,提醒家長和考生注意切莫上當。

安徽省考試院昨日發佈高招十大“防騙秘籍”

防騙一:軍校內部指標“騙局”

軍校招生比地方高校招生有著更加嚴格的程序和要求。軍隊招生的院校、專業、流程和體檢標準均在我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報考指導》中列出,考生應仔細閱讀。

省考試院提醒考生和家長,軍校招生沒有“內部招生名額”,軍隊和武警部隊也絕不允許任何個人私自攜帶招生公文,招生過程也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長展示公文這一環節。投檔錄取均在網上進行,院校招生人員不會與考生見面。

 防騙二:計劃外招生“騙局”

國家嚴格控制各省招生計劃,計劃的分配、使用有著嚴格的程序,所有錄取均按程序進行,不存在所謂“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個別院校保留機動計劃,其分配有嚴格程序,且不得指定給某個考生。

省考試院表示,高招錄取已實現網上遠程錄取,志願投檔由計算機按照程序自動完成,分數不夠投檔線的考生檔案不能投給學校,更不能被錄取。

防騙三:補錄“騙局”

省考試院表示,目前我省的招生高校如果沒有完成招生計劃,或院校有追加計劃的,都會在考試院網站公佈,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到原填報志願的學校填報徵集志願。徵集志願錄取與平行志願錄取一樣,也是依據考生的全省排名和志願情況,任何組織或個人都無法通過交錢佔有“擴招”或“補錄”名額。而且,每個批次的徵集志願結束,就意味著該批次錄取結束,也不再有任何“補錄”機會。

 防騙四:自主招生“騙局”

自主招生需要考生在教育部學信網上直接向高校提出申請,高校單獨組織考核,考核通過後,名單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和省考試院網站公示。沒有經過公示的考生根本不可能通過自主招生被錄取。

防騙五:假通知書“騙局”

考生被錄取的院校必須是在我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報考指導》或考試院官網列出,且錄取結果在考試院網站能夠查詢到的院校。收到通知書後,考生應將通知書上的信息與在考試院官網查詢到的信息仔細核對是否一致,包括院校名稱、專業、學歷層次、簽發人(通知書的簽發人已在省考試院網站公佈)。

防騙六:助學金“騙局”

所有資助項目均不要求學生預先繳納任何費用,不要求在ATM機或網上進行任何操作。考生一旦接到以某某機關或工作人員名義打來的承諾發放助學金或助學貸款等類似內容的電話,謹記不要根據對方要求通過ATM機或手機銀行等方式對自己的賬戶進行任何操作。如有疑問應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繫求證。

防騙七:留學“騙局”

出國留學一般應選擇正規留學中介機構,切不可貪圖便宜,因小失大。如果選擇個人申請,要和國外大學實時保持聯繫。凡是以學校名義收費並要求打入個人賬戶的均可視為詐騙。

防騙八:混淆學歷教育形式“騙局”

除普通高等教育外,我國高等教育形式還有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等形式。後三者雖然國家承認學歷,頒證單位甚至與前者相同,但學歷證書上會註明相應學習形式,與普通高等教育仍有區別。不法分子往往強調頒證單位相同,故意隱瞞學習形式不同,忽悠家長繳納高額費用卻無法讓考生取得普通高校全日制學歷證書。因此,請考生和家長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參照第五條,並可向招生考試機構諮詢求證。

防騙九:提檔“騙局”

錄取期間,不法分子會設法聯繫考生,聲稱已經拿到考生檔案,其他院校無法錄取考生,威脅考生交錢方可“退檔”。

據介紹,我省錄取均通過網上進行,考生的檔案均為電子檔案,志願投檔均由計算機按照批次、考生分數排序和考生志願順序自動投檔,任何人無法改變投檔規則和結果,任何人不能獲得考生檔案,也不存在扣留考生檔案情況。

防騙十:退檔“騙局”

錄取期間,不法分子會設法聯繫考生,聲稱擬對考生做“退檔”處理,造成考生該批次無法錄取,威脅考生“花錢消災”。

據介紹,批次投檔結束後,省考試院公佈各院校投檔最低排名,考生對照自己的排名和志願順序即可知道自己被投檔的院校。投檔後,院校根據招生章程公佈的規則進行專業錄取,不符合條件的考生則退檔處理。錄取和退檔均需經過省考試院審核,院校不能隨意錄取或退檔。


主編:杜喆

監製:張凌際 姜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