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为无法可得,才能不被法束,才能超越诸法而成就佛道

编者按:有着“经中之王”之称的《金刚经》,属于般若类经典。《金刚经》与种族、年龄、性别、爱好、职业没有任何关系,尤其与信仰没有任何关系,它超越了信仰,不是佛教宗教信仰者的专属。它是哲学经典、修行经典、智慧经典,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学习《金刚经》并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2012年,潘麟先生在净土宗祖庭终南山香积古寺,讲授千古第一经《金刚经》。《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一书即由先生此次授课录音整理而成。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首次从生命科学角度,引领读者直探《金刚经》之本义,重新认识东方文化的内涵与本质。2017年1月,此书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正在“生命与国学”头条号专栏连载中,敬请关注。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只有认为无法可得,才能不被法束,才能超越诸法而成就佛道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只有认为无法可得,才能不被法束,才能超越诸法而成就佛道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是站在佛的角度去阐述:“我说佛法了吗?”“我没有说佛法。”而第二十二品是站在弟子的角度回答:“我们得到佛法了吗?”“我们无法可得。”这师徒二人像唱双簧一样,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教导众生破除一切执著之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如第十品所云,佛问须菩提:“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须菩提断然地回答:“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不都说得很清楚了嘛,但须菩提在此还是假装不懂,反过来问佛:“佛陀,您真的没得法吗?”佛陀回答说:“是的,是的,我真的没有任何法可得。正因为我认为无法可得,才不被法束,才能超越诸法而成就佛道。我若认为有法可得,即进入了有为法,只能成为贤人,成为罗汉,但永不会成为佛,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只有认为无法可得,才能不被法束,才能超越诸法而成就佛道

《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的作者:潘麟先生

潘麟先生《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连载二十九

关联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