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再催收 “老赖”又上墙

浦发银行再催收 “老赖”又上墙

浦发银行又在其官网公示了1201名逾期不还信用卡老赖名单。时隔3年,该行再次通过官网进行催收。

“老赖”拒不还款 浦发官网公告催收

据了解,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于6月28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催收公告。这次被催收的“老赖”有1201名,一点金融查阅发现,此次公布的名单中,最高一笔的欠款金额为240.41万元,多数欠款额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累计欠款超过4.6亿元。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表示,上述客户在该行的信用卡账款已严重逾期,经法院判决,应在判决生效后履行还款义务,但至今仍未履行。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强调,希望这批客户能予以重视,及时清偿欠款,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行承担。

“老赖”虽可耻 催收要合法

一直以来,银行信用卡催收手段主要有三种,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和法院起诉催收。对于部分银行而言,在持卡人产生逾期后,还会在报纸刊登公示欠款信息。而随着打击老赖的力度加大,应该会有更多的银行采取官网公示的手段。

但不论是采取哪种手段,都要依法催收。2015年,浦发银行首次尝试在官网进行失信人信息披露时,公示了“老赖”所在城市、姓名、不完整证件号、联系地址和逾期本金5项信息。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第六条规定: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但此做法对业内触动很大,并受到许多持卡人的反对,官网公示没多久就撤掉了。而今年浦发公示的信息调整为不完整的身份证号码、姓名和截至2018年6月25日的逾期金额。

融360信用卡分析师曾表示“浦发在其官网公布逾期客户部分资料,虽然目的是为催缴欠款,但公开的信息包含城市、证件号、姓名、住址、逾期本金等信息,堪比人肉搜索,有涉嫌泄露客户信息的嫌疑,会不会对逾期持卡人造成其他负面影响还有待跟踪。”

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的焦景收律师表示“即便是对老赖,银行也无权将其个人信息披露出来”。

浦发银行再催收 “老赖”又上墙

银行业协会也“张榜”催债

近年来,随着诚信社会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金融机构等对“老赖”们的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强。除了银行,此前中国银行业协会曾联合4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首次在其官网发布了对140家严重失信债务人公示催收债权的公告,累计涉及本金181.5亿元,利息68.1亿元,本息合计249.6亿元。此外,早在2017年2月,中银协就向会员单位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依法保护银行债权、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四个一批”专项活动的通知》,即“督办一批、通报一批、公示一批、制裁一批”,中银协的这次催收就是“公式一批”的具体行动。

催收有争议 失信危害大

被列入失信人员后将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焦景收律师表示“作为自然人被列入失信人员后,征信系统会留有记录,会被限制高消费,日后的贷款审批、出国申请等均会受到影响。”焦律师还说“虽然欠款偿还完毕后会从失信名单中去除,但是依然会留有痕迹”。

此外,中银协相关负责人曾向证券日报表示“列入中银协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的企业,若不能依法依约清偿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本息,将无法在相关银行乃至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新增授信,银行业金融机构也不会为其开立新的结算账户,其法定代表人个人办理信用卡也将受到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