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回應「舉報垃圾簡訊反被拉黑」

工信部回應“舉報垃圾短信反被拉黑”

手機用戶經常會收到一些“106”開頭的垃圾短信。資料圖

原題:工信部回應“舉報垃圾短信反被拉黑”

系部分短信服務商違規操作

正是因為監管層對於治理不良與垃圾信息的監管力度和重視程度的加強,加上難以識別一個用戶發送的短信中哪些是驗證碼、哪些是商業短信,所以博聲才會鋌而走險,直接封禁周先生所有的業務類短信

因為收到騷擾短信,來自成都的周先生向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舉報。但他卻因此被短信服務商列入黑名單,無法正常接收購物平臺、銀行等發送的驗證碼等信息,包括各類106開頭的短信驗證碼。

幾番周折,周先生找到封禁106接收功能的短信服務商,被告知只有保證不再投訴才能解封接受106開頭短信的功能。

6月28日,工信部12321舉報中心負責人郝智超、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垃圾短信治理的相關負責人、中國聯通總公司和蘇州分公司政企部及信息安全部的數位負責人,就周先生一事在工信部接受了法治週末記者的採訪。

法治週末記者由此獲知,封禁周先生短信功能的是短信服務公司——上海博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聲),並非運營商。

博聲被指逃避考核不當操作

前述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垃圾短信治理的相關負責人對法治週末記者介紹,短信分為兩類:一類是點對點,即用戶與用戶之間發送短信;另一類是通過短信端口發送業務類短信,即常見的106號碼開頭的短信。

在業務類短信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運營商自營的端口,一般為1065開頭,這些短信端口通常是為運營商的大企業客戶或集團客戶等服務,這些客戶可通過自營端口發送驗證碼等服務類信息。此外,運營商也可能將一些1065的短信端口交給一些短信服務商進行代理,來發展業務。

另一種業務短信一般為1066、1069開頭,是擁有工信部頒發的信息服務類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以下簡稱牌照)的短信服務商。這類短信服務商擁有獨立的短信端口號,可以自己發展客戶,但需要與運營商建立合作關係,可通過運營商的電信資源連接到網絡中。

周先生所舉報的短信是由1069開頭、擁有牌照的短信服務商發出的,可為什麼該服務商要封禁周先生的短信功能並要求他解封后不得再舉報?

郝智超解釋稱,這與工信部各舉報平臺的處理流程有一定關係。首先,為保證舉報人的信息安全,12321等舉報平臺會將舉報信息交給運營商核實,運營商核實後,將核實結果彙報給舉報平臺,舉報平臺和運營商根據核實結果作出處理決定,並由運營商執行。

由於周先生舉報的行為主體是業務短信服務商博聲,所以運營商會根據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的要求,責令博聲停止向已經拒絕接受商業性短信的周先生手機號發送這類短信。

此外,郝智超還表示,在舉報的處理決定作出後,舉報平臺還會對處理的落實情況進行週期性審查,並對對該處罰對象此後是否還有類似違規行為進行復查。

“正是因為監管層對於治理不良與垃圾信息的監管力度和重視程度的加強,加上難以識別一個用戶發送的短信中哪些是驗證碼、哪些是商業短信,所以博聲才會鋌而走險,直接封禁周先生所有的業務類短信。”江蘇聯通政企客戶事業部副總經理黃偉明對法治週末記者說。

雙重處罰下違規服務商難翻身

黃偉明介紹,江蘇聯通經過調查,最初發現中國聯通內部沒有對周先生設限,隨即調查各個端口,發現博聲存在擴大限制用戶接收信息範圍的行為。

他表示,博聲的上述行為違反了電信條例,同時也侵犯了公民的通訊自由權,中國聯通已做出停止向博聲提供電信資源的處罰,並解除了與博聲的合作關係。

另一方面,前述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垃圾短信治理的相關負責人也指出,由於工信部是博聲的監管部門和牌照頒發部門,工信部也會對博聲的行為作出嚴格的行政處罰,“運營商終止合作,加上工信部的行政處罰,對於博聲這類公司來說,基本喪失了繼續運營的能力和行業中的公信力”。

“對於垃圾信息的治理工作,監管部門和運營商都已建立了較完善的制度。中國聯通等運營商一旦發現內部或端口鏈接的其他服務商出現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必會嚴厲處罰。”黃偉明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類似博聲這樣擁有牌照的1069短信服務商數量並不少,為何博聲設限會導致周先生所有106開頭的短信都無法接收?

黃偉明對法治週末記者解釋,各個業務短信服務商之間可能會交流經常投訴垃圾短信的用戶名單,導致周先生在“得罪”一家業務短信服務商後,便收不到其他106開頭的短信。

核實舉報內容仍有技術難題

雖然監管層對不良與垃圾信息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但是運營商核實舉報內容中的一個技術難題卻容易被利用。

外賣小哥秦海(化名)因為在送餐時與點餐者溝通不暢被惡意舉報,導致手機號被封停。

當地聯通營業廳解釋稱,每個號碼只有一次解封機會,秦海必須保證將來不會再被別人投訴到12321,否則依然會查封其手機。

“能夠直接封停手機,一般來說舉報人應該是以詐騙為由惡意舉報秦海。”郝智超向法治週末記者解釋,其實,類似秦海的案例很常見,12321也在完善核實舉報信息內容的流程,但在程序上還存在一定難題。

他介紹,由於近年來冒充公檢法人員實施詐騙的案例較多,國家對於這類問題的監管處罰力度不斷加強,在12321接到類似舉報並反饋給運營商後,運營商經過核實,一般都會直接封停該手機的短信等相關功能。

不過,郝智超表示,在運營商核實時,被舉報短信可以根據舉報人提供的信息查詢到,但由於運營商根本無法得到用戶與他人通話的錄音,故很難甄別舉報電話內容的真實性,然而運營商又迫於監管層的壓力,不得不對被舉報電話進行處理。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對快遞、送餐等服務的速度和質量不滿,並且得知向12321等平臺舉報服務人員的電話很有可能會封停該服務人員的電話,故為了洩憤,不排除有人向12321惡意舉報。”郝智超說道,“不過監管層正在研究和完善對於舉報電話的核實流程,避免這類問題發生。”

舉報審核程序僅針對電話號碼

讓郝志超等電信行業監管層人員擔憂的是,人們因顧忌在舉報過程中可能洩露個人信息,不願意再向各個舉報平臺舉報不良和垃圾信息。

對此,郝智超及前述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垃圾短信治理的相關負責人稱,在處理舉報的流程中,為核實舉報的真實性並制止騷擾行為,舉報平臺及運營商僅會識別舉報人的手機號,絕不會反向識別手機號機主的個人信息,監管部門、12321舉報中心及電信運營商會依法嚴格保護用戶個人信息,用戶可放心向12321等舉報平臺舉報。

“在舉報過程中,若用戶對運營商處理舉報問題的某個環節不滿,也可以向12300舉報。”郝智超說道,“如果用戶不敢向12321、12300等舉報平臺舉報不良與垃圾信息,那也不利於不良和垃圾信息的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