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喝什麼便宜又健康?名中醫:烏梅水!

有約君說

嶺南夏長暑熱,怎麼安然度夏成為“老廣”最關心的話題。對此,在“中醫中藥中國行——廣東省2018年中醫藥健康文化大型主題活動”上,廣東省名中醫楊志敏教授現場支妙招。

首先,要提防夏日伏邪。

楊志敏指出,夏天暑熱,但門診卻多見咳嗽、氣喘、感冒,多是因為人們怕熱、怕出汗,貪涼而少衣“嘆空調”,反而導致身體受寒受涼而來。這樣的情況後果就是夏日伏邪。

建議體虛者一方面“捨得出汗”,另一方面“冬病夏治”,比如很快各醫院的三伏天灸要來了,伏貼療法可幫助扶持陽氣,讓陽氣在體內充實下來,將寒邪病邪往外趕,相當於“給身體加個油”。

其次,清暑時注意保護胃腸。

夏天也不能任由身體被暑熱所傷,比如曝曬、悶汗等,否則容易上火、喉嚨痛,甚至惹上流感、中暑。夏天就是要多喝水防暑,但千萬別貪涼多進冰水、冰飲料或冰凍品,因為外熱內寒,生冷飲食易致胃腸不適、頭暈頭痛。

建議體虛之人,夏日可生薑入膳,如冬瓜湯裡放點姜、胡椒,既清暑也保護脾胃功能。

第三,推薦烏梅飲。

平時人們熬夜多,今年還有世界盃要追看,因此最推薦“老廣”用烏梅做飲料,烏梅酸性,有潤津作用而且能降火,最經濟又健康。烏梅泡水或煮湯,為豐富口感可加和冰糖、山楂等。

烏梅味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中醫理論中,味酸澀之品均具收斂功效,當人體津液耗傷導致口乾渴而缺少津液時,烏梅一方面生津緩解口乾症狀,一方面收斂,避免津液耗傷。服用烏梅時還需注意平素脾胃是否健康,對於胃氣虛弱患者不宜大量使用。胃酸過多,經常出現噯氣泛酸者也忌用。

有一定年紀的人在夏天最容易出現口乾,要適當補津液,建議加五味子、麥冬、生沙參泡茶,補津益氣,又預防暑熱傷了心氣。

夏天喝什么便宜又健康?名中医:乌梅水!

酸梅湯

材料:烏梅100克,陳皮5克,枸杞5克,桂皮1克,丁香1克,白糖400克。

做法:烏梅洗淨,拍破,同陳皮、桂皮、丁香一起裝入紗布袋中紮好口。鍋中放清水3000毫升,投入藥包旺火煮沸,加枸杞,改用小火熬30分鐘,除去藥包,端鍋離火,靜置15分鐘,瀝出湯汁,加入白糖,調好甜度即成。

最後要提醒,“老廣”養生愛運動健身,夏天運動切記在早上或傍晚太陽不烈時進行,也要時刻注意補充水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粵杏林

圖片來自網絡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