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没有围墙的法律业大生活

难忘没有围墙的法律业大生活

难忘没有围墙的法律业大生活

徐爱民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专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先是在乡镇,后来到法院。

1986年,上级法院下发文件,说是法院的法官至少要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为了让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法官补上学历这个短板,最高人民法院开办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在教育部备了案,入学时还要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国家承认学历。

进入法院后,碰上这样的好事,既然赶上了,就不能错过。于是乎,我拿起厚厚的成人高考复习资料挑灯夜战,临阵磨枪,居然过关了。1994年,我正式进入业大学习。

我暗自庆幸,自己可以进入业大混个文凭了。到市中级法院业大分部一报到,心就凉了一大截儿,因为业大分部主任赵左,人送绰号“一根筋”,看来想混日子拿文凭,门儿都没有。

赵左主任看我成人高考成绩不错,就委我班长大任,还让我在业大分部开学典礼上表态发了言。

难忘没有围墙的法律业大生活

徐爱民在业大开学典礼上发言。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天,还要到业大分部上课去,久而久之真让人心烦。好在我有自己的小九九,赵左主任严格,我就老老实实地听他的课。他个头儿不高,体格精瘦,当过基层法院的副院长,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讲起课来自然绘声绘色,唾沫星儿喷得老远,声音震得教室打颤。好在我一心想在他心中留个好印象,稳坐头排边听边记,因此让赵左主任表扬了好几回。

其他老师的课跟赵左主任讲得就差远了,甚至有的照本宣科,死搬硬套,简直是在唱催眠曲,让我听得昏昏欲睡。心想,如此听课遭罪,倒不如各处溜达一下,跟中院星期天加班的熟人去侃侃大山。一次,我装着上厕所溜出了教室,跑到熟人处泡上茶水喝着聊天。结果,怕鬼见鬼,怕人见人,被赵左主任逮了正着,呵斥我赶快回教室听课。我自知理亏,不敢强辩,赶快点头称是。

看着赵左主任走远了,我心里琢磨:你这边只管嚷嚷,我这边只管应承,你走了,我换个地儿继续聊天就是了。于是,我就拐到一偏僻处,正好有一张床闲着,我就歪在床上跟别人聊天,好不逍遥自在。

正聊到高兴处,也许是说笑声传得有点儿远,赵左主任居然神不知鬼不觉踅摸了过来。一进门,他脸色陡变,嗓门陡升,大声呵斥道:“徐爱民,你给我立马写退学报告,我不要你这个学生了。”我红着脸,连声认错,他还是不依不饶。好在一边的熟人相劝,他才有所缓和,说:“作业和考试成绩如果不能达到优秀,你的学籍立马注销。”

我的那个娘呀,上个业大都这么严!这没有围墙的大学,比那些正规的大学还要严吗?我虽这么想,但也不想因为学习不好被业大分部除名而丢丑,于是就改弦更张,认真学,刻苦记,不敢有丝毫松懈,结果作业成绩、考试成绩都是门门优秀。

难忘没有围墙的法律业大生活

徐爱民业大学籍卡。

赵左主任自然也就对我刮目相看了,一次笑着对我说:“爱民虽说不爱听课,成绩还是蛮不错的呀。”我听了,纠正说:“赵主任,就那一回,也让您给逮住了,那以后再也不敢了。”

后来,我顺利毕业拿到了大学专科文凭,又接着专升本达到了大学本科学历。二十年过去了,回望那段在赵左主任严厉管教下的没有围墙的大学生活,愈发感到他的用心是良苦的,而我的收益也是匪浅的。

在那个特别年代,业大发挥了特殊作用,培养了不少人才。很多人正是通过它,从门外汉变成职业法律人,支撑起共和国的司法事业。

难忘没有围墙的法律业大生活!

难忘没有围墙的法律业大生活

徐爱民业大毕业证。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征文启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更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将组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征文活动。

一、征文内容

以改革见证者的角度讲述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与法院人、法院事紧密相关的故事。可选取对中国法治发展意义重大的某一标志性时间节点或某一具体事件进行回忆和讲述,也可讲述改革开放为日常工作平凡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亲身感受。

二、征文要求

来稿以第一人称讲述,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故事性强,字数为1000字以内,可配发历史资料照片、体现日新月异发展的照片。

三、征文时间

征文活动从7月1日开始,投稿截止日期为11月30日。

四、组织实施

此次征文活动由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组织开展,征文对象为全国法院干警和相关人员。来稿择优刊登在《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天平》、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新媒体平台、中国法院网。对所刊发的文稿,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奖。

此次征文活动以WORD文档的形式提供电子版,发送至[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请注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陆茜坤

联系电话:(010)67550779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2018年6月14日

本文图片均由徐爱民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