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前半生的透支换后半生的医药费,世上没那么多“药神”

近日,《我不是药神》这部良心电影疯狂刷屏了朋友圈和微博,除了徐峥、王传君等人的出色演绎,最重要的还是这部电影深深反映了当前中国的一个沉重现状:

看病贵,买药难。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家庭成员的一场大病就可能使原本不错的家境变得负债累累,甚至拖垮一个家庭。

别用前半生的透支换后半生的医药费,世上没那么多“药神”

动辄几万的医药费,即使有医保报销的一部分,剩余的治疗费用也不能算小数目,这也导致很多人不能病,也不敢病。尤其是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这根“顶梁柱”倒下对很多家庭就是天塌了的局面。但是迫于生活压力,他们仍然只能用透支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收入,赌自己不会倒下。

别用前半生的透支换后半生的医药费,世上没那么多“药神”

电影里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和现实中的更多病人来比,还算是幸运的,至少他们还有程勇的帮助,可以获取更加廉价的仿制药来治疗疾病。更多现实中的人是得不到“药神”的帮助的,还是只能承担高昂的进口药费用治病。悲哀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看病贵问题还无法得到有效的根治,只能寄希望于慢慢的调整。

别用前半生的透支换后半生的医药费,世上没那么多“药神”

难道这种随时可能导致“一个人重病,全家负债”悲剧发生的情况真的没有解决方法了吗?其实不是的。

在现在的中国,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健康管理就是身体出现不适-看病-确诊-治病的循环,但其实健康管理包含的场景和环节本应当是涵盖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包括定期的全面体检、身体状况管理等等。出现病情看病本该是最后一个环节,只有当前面的失控才不得不出现,现在却成了很多人健康的第一个环节。

别用前半生的透支换后半生的医药费,世上没那么多“药神”

事实上,许多病症如果在早期进行及时的预防,完全可以做到杜绝病情的加重甚至治愈。特别是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通过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和监测,是可以进行防控的。而不是恶化到肝硬化、肝癌等再让悲剧上演。

正常人想要达到健康管理,下面三点应当做到:

1,严格的体重管理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的症状,而过度肥胖还极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九大慢性病,有数据显示: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因此在疾病防控上,一定要做到严格控制体重!

别用前半生的透支换后半生的医药费,世上没那么多“药神”

2,保持积极心态

俗话说病由心生,不良情绪郁结在心中,也会导致疾病的滋生。在生活中要做到乐观积极面对事物,良好的心态能够促进身体的健康运行,既要笑口常开,也要学会发泄。

别用前半生的透支换后半生的医药费,世上没那么多“药神”

3,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每天十一点前上床睡觉,给身体和脏器足够的休息时间。

别用前半生的透支换后半生的医药费,世上没那么多“药神”

“治未病”才是未来的健康主题,为了不让《药神》的故事重演,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身体和体重!在变啦社区,也可以获取更多减脂的专业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