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搞懂5個心臟病錯誤觀點,防堵心臟病

面對身體的馬達──「心臟」,你是一知半解,還是完全不瞭解?別讓錯誤的觀念,延誤了護心工程。心臟病指的是什麼?在眾多心臟疾病中,一般人所謂的心臟病以「冠心病」居多,由於動脈硬化或心肌缺氧會引起心絞痛、狹心症,如果缺氧長達30分鐘,就會引起心肌梗塞。為了讓一般人對於心臟疾病的觀念更加強,這裡就臨床上容易混淆的5個疑問提出澄清。

「澄清」搞懂5個心臟病錯誤觀點,防堵心臟病

1. 什麼是心臟病?

答:一般人所謂的心臟病,只是一個統稱,可分為5大類:

1.心包膜炎:心臟外面包了一層心包膜,以前是細菌感染比較多,現在衛生條件改善,細菌感染的情形較少,反倒是肺結核和腸道寄生蟲侵入而引起的病例有增加現象。

2.心臟肌肉引起的問題:一種是遺傳或病毒引起的心肌病變,另一種是心臟肌肉壞死,造成心肌梗塞。

3.心內膜炎:以風溼性心臟病最多,但是細菌性的心內膜炎有增加趨勢,尤其在臨床上發現多起因為施打海洛因毒品等因素而引起感染的案例。

4.心臟傳導系統疾病:例如心律不整。

5.冠心病:供給心臟血液的血管叫冠狀動脈,冠狀動脈引起的疾病就是冠心病

2. 老年人才會得心臟病?

答:年紀不是罹患心臟病最關鍵的因素。若是先天性的心臟病自出生就有了,後天性的心臟病也是任何一個年層都有可能。以前確實是中老年人得到心臟病的比例較多,但近年來已有年輕化趨勢,臨床上亦有數起30多歲的案例,其中一位才31歲,就已經有3條血管都阻塞,只好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這和生活型態、飲食習慣改變不無關聯,遺傳因素之外,膽固醇過高也是重要原因。這不是臺灣特有的現象,全世界都有類似情況。

3. 男人才會得心臟病?

答:錯!雖然女性在停經前有荷爾蒙保護血管璧,的確較男性罹患心臟病的比率低,但是停經後慢慢就和男人一樣高,統計發現,女人停經後第8年起,得到冠心病的比例和男人一樣。表示,一位月經正常的30歲婦女,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小,但一位同年齡男性,又抽菸、又喝酒,且有高血壓,那這位男性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就高很多。然而,因為這項罹患率的差距,也造成女性疏忽,根據美國的報告,女性檢查出心臟病時,嚴重度都較男性高,所以這個觀念要修正,以免婦女對心臟病缺少警戒心。

「澄清」搞懂5個心臟病錯誤觀點,防堵心臟病

4. 只有肥胖的人才會得心臟病?

答:錯!肥胖本身並不是冠心病的危險因子,但是肥胖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的罹患率,而這些因肥胖引起的併發症容易導致動脈硬化,所以民眾才會以為胖子容易得冠心病。補充,並不是肥胖就容易得冠狀動脈疾病,瘦的人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他的罹患率和胖子一樣高。

5. 工作壓力大比較容易得心臟病?

答:長期壓力會不會引起冠狀動脈疾病,很難做研究,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若原本就有冠狀動脈疾病(像是狹心症、心肌梗塞),卻未檢查出來,壓力則會誘發其發作。整體而言,壓力對動脈硬化是一個危險因子。工作壓力大的人得到冠心病的概率比較高,統計指出,坐辦公桌的白領階級,得到冠心病的概率比藍領階級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