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发生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在防疫工作中,只要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就可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林下养鸡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一、传染源

感染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动物,都是传染源。包括正在发病或无症状但带菌(毒)、带虫的鸡。

1、病鸡

病鸡和病死鸡是重要的传染源。在疾病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鸡因能排出病原体且具有症状,特别是在急性过程或者病程加重阶段,鸡可从粪便或其他分泌物中排出大量致病力强大的病原体,传染源的作用最大。当有传染来源时,应该马上隔离消毒或海汰病鸡,对病死鸡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林下养鸡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带菌(毒)、带虫鸡

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带菌(毒),带虫鸡因缺乏症状不易被发现,但也排出病原体,可成为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如果随鸡的运输散播到其他地区,造成鸡病暴发或流行,应根据它们的带菌性质,采取限制活动、隔离消毒和检疫淘汰等处理措施。尤其是对外表健康,但携带沙门菌、支原体等病原体的种鸡,可经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对商品鸡的危害作用大,种鸡场应按规定对鸡群进行检疫、免疫,及时淘汰带菌鸡。

二、传播途径

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后,入侵鸡群,使鸡患病的途径为传播途径。

林下养鸡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

经呼吸道感染。病鸡的呼吸道有病原体存在,当喷嚏、咳嗽时产生飞沫小滴飘浮于空气中,飞沫小滴干燥后变成飞沫核,被其他鸡吸入而感染。鸡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小滴和飞沫核传播,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等。发病鸡或带菌(毒)鸡排出的分泌物、排泄物,干燥后形成微粒可附着在灰尘上,带有病原体的尘埃在空气中被其他鸡群吸入而导致感染。当鸡群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时可加剧这种传播。

林下养鸡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

即消化道传播。发病鸡或带菌(毒)鸡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病鸡尸体等污染了牧草、饲料、水源,鸡采食、饮水时入口经消化道传播。许多传染病、寄生虫病如鸡新城疫、沙门菌病、鸡球虫等都可经消化道感染进行传播。防止饲料污染和注意饮水卫生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意义。

林下养鸡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3、经带菌鸡的羽毛、皮屑传播

鸡的马立克病毒可存在于病鸡的羽毛囊或皮屑中,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如果对病鸡的羽毛处理不当,可成为该病传播的主要因素。

林下养鸡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4、孵化室传播

被病原体污染的种蛋及孵化室环境被污染,造成雏鸡出壳后被感染,如沙门菌病、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曲霉菌病等。

林下养鸡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5、种蛋传播

病原微生物通过种蛋传染而使鸡发病。种鸡感染某些传染病时,病菌(毒)侵入种蛋内部,感染雏鸡,如沙门菌病、霉形体病、大肠杆菌病等都可经种蛋传播。

6、设备用具传播

由受污染的用具、运输车辆、饲料袋等传播疾病。饲养管理过程中鸡舍用具不混用,并注意消毒,避免因设备用具受污染而传播疾病。

林下养鸡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7、媒介传播

蚊蝇、虱、蚤、蜱、螨、鼠类、鸟类等动物及人都可作为传播媒介,造成鸡病的传播。兽医、接触过病死鸡或去过疫区的人员,是急性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因素。对进入鸡场的人员进行淋浴、更衣、消毒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8、交配传播

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受精,由公鸡传染给健康的母鸡,引起鸡病的传播。

本文为林下养鸡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文链接:http://www.ji100.cn/21928.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