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指導評課

4月11日,“步根海閱讀教學實驗基地”本學期第三次教學研討活動在上海市民辦莘莊初級中學舉行。該基地由原市教委研究室語文教研員、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老師領銜,步老師定期來校指導並進行公開課示範教學。

在“步根海閱讀教學實驗基地”系列活動的研討指導下,莘莊初中的孩子們進行了《青銅葵花》等書籍的整本書閱讀學習。因此,在上一次的基地活動中,步老師提出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整本書閱讀的成果彙報。這一次,基地研討活動就以“《童年》《青銅葵花》《呼蘭河傳》小組合作式閱讀交流”為內容進行公開課展示及評課研討

課堂再現

在周紅霞老師的引導下,莘莊初中六年級(二)班的學生被分為六個小組,每兩個小組進行同一本書的彙報分享。孩子們利用兩節課的時間,從故事情節、語言感受、人物關係等方面入手,並藉助視頻、音頻等各種形式展現了小組成員對於整本書閱讀的體會和理解。

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指導評課|小組合作式閱讀要逐步專題化

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指導評課|小組合作式閱讀要逐步專題化

(小組展示)

首先是以《青銅葵花》為主題進行彙報的兩個小組。

第一組由書名入手展開了故事簡介,從內容、特點及情感等方面談了對於書中語言的感受。之後,孩子們選取了一些在閱讀後留下深刻印象的“好詞好句”,這些句子讓孩子們在細節處感受到了作者對環境描寫、人物刻畫的語言特點及背後的情感。最後,孩子們選取了五個關鍵情節串聯出主要人物“青銅”與“葵花”的命運軌跡,並用圖表形式進行了人物梳理:藉助關係圖呈現“葵花”、“青銅”與周圍人物的情感關係,結合表格與走向圖梳理出兩個主人公的成長過程。

第二組的展示也包括作品介紹、人物解析、故事情節及閱讀感想等內容,並結合人物命運中關鍵節點的敘述分享閱讀感受,表達了對主人公不幸命運的同情及其樂觀向上的欽佩等。

之後,以《呼蘭河傳》、《童年》為主題的小組也分別作了閱讀分享彙報,並在呈現形式和內容上各有亮點。

《呼蘭河傳》第一組以集體朗誦的形式呈現了讓小組成員在閱讀後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並用小視頻記錄了組內分工和前期準備工作的磨合過程。

《童年》第一組在分析故事情節時藉助了一段影片的呈現,著重分析了“母親宣佈了她與繼父的事,阿廖沙不願意接受,哭著跑上樓”這一片段中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以及對該事件對於後續發展的影響。

評課說課

公開課結束後,負責本堂課組織教學的周紅霞老師進行了課堂設計的簡要說明。小組交流既是個體閱讀又是集體閱讀,其中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因此,這堂課分六個小組進行三本書的彙報,兩個小組共同交流一本書,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孩子們形成一定的競爭意識;閱讀成果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過程中涉及到的查閱資料、PPT製作等全部放手交給孩子們自己去做,如何分配、協調也都由孩子們自己合作進行。

周老師表示,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並且藉助了豐富多樣的形式做最後的呈現,比如課堂上出現的視頻、音頻、朗誦等,每個細節都經過了組內成員的討論和設計。

另外,考慮到孩子們的層次還是有差異,有的組織能力強、有的表現能力強,有的缺乏自信,因此,周老師特別要求孩子們在彙報的最後分享小組合作過程中的真實感受、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等,以期挖掘每個孩子的潛力。其間,周老師也時時關注、跟進及監督,滲透合作、競爭意識。

最後,周老師講到,整堂課下來仍然有一部分遺憾,即孩子們在展示時還是會以讀PPT為主,效率比較低下,這一點上需要改進。

評課教師們對於這堂公開課中教師整體框架的搭建、合作與競爭並存的形式設計、孩子們書面表達的成熟度以及圖表、思維導圖等運用表示肯定。在此基礎上,老師們也提出了關於小組合作式閱讀進一步探索改善的一些建議和想法。

比如,在類似文本上的側重點(比如《呼蘭河傳》中敘述視角的問題)上深挖,與課文進行聯結,與日常中的課堂教學形成相輔相成的效果;兩組共度一本書後是不是可以形成比較的同時避免重複、各有側重,也可以互相質疑或補充;是不是可以鼓勵更多的形式依據,鼓勵孩子用更活潑的形式去介紹作者、概括故事等,讓孩子在這些部分也能夠發揮出更多的個性等。

閔行區教育學院高中語文研訓員金中老師首先對這堂課表示了認可,“我們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上學、自己學,更多的是在交往中學習,不是一味的競爭關係,而是在合作中互相體諒、互相幫助。”而這樣的小組合作式閱讀就是實現情景學習的一種途徑,並且可以看到對孩子們綜合素質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指導評課|小組合作式閱讀要逐步專題化

(金中老師)

過去,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中的一個小環節,但今天這堂課則更像是一個項目學習,這樣的學習安排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提升綜合素養。因此,金老師建議各個學校可以或多或少的嘗試,“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學習方式的受益會逐漸顯現出來。”

另外,金老師也補充了評課教師們關於小組合作式閱讀的完善建議。

首先,共讀一本書的兩個小組要形成回應,小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大合作,課堂的結構形式會更緊湊,聆聽者也不會覺得機械、乏味;其次,雖然課堂形式以彙報為主,但其他在觀摩旁聽的孩子也很重要,要關注這些沒有在彙報的孩子能夠從同伴的總結中獲得學習體驗。

此外,對於作者介紹、故事梗概等比較基礎、枯燥的部分,要結合自己切實的閱讀體驗做演講,可以嘗試用更豐富的形式讓孩子進行這部分的展示,以期充分體現孩子的個性。

專家點評

最後,步根海老師對這堂公開課進行了總結及下一步教學計劃的方向指導。

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指導評課|小組合作式閱讀要逐步專題化

(步根海老師)

由於這是第一次由學生進行自主彙報,因此孩子表現的怎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認真、完整地經歷了這個過程,這就是對孩子們來說非常重要的學習經歷。而在這堂無主題的、放養式的彙報課的基礎上如何形成專題化,才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 要形成明確的專題。比如今天分享的三本書都在講童年的苦難,但核心要表達的創作觀顯然並不完全相同。《童年》中“兩個上帝”帶給“我”的溫暖與煎熬、曹文軒在《青銅葵花》中描寫的“房子壞了、蝗災來了”等不斷的苦難以及《呼蘭河傳》中一顆孤寂的心在那個特定年代、特定環境下的歡樂與苦難。除此之外,人物的命運走向、作品結構等都可以作為專題進行探討。

第二, 專題學習一定要把各個部分聯結起來,分析人物跟語言、情節掛鉤,不是簡單地陳列資料,而是“我所認識的作者”,這樣才是學生走進文本後又走出來分析的有個性化的內容。

第三, 之後的專題化學習一定要形成回應。不只是在臺上的學生單向地展示,臺下的聆聽者要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有人質疑,這是下一步的方向。

最後,步老師建議讓孩子們做一個完整的項目報告:包括以說明為主的過程回顧

,描寫為主的印象深刻的精彩片段,議論為主談一談通過這次小組合作式閱讀對合作學習的新認識,融合敘述、議論的“得失談”,講一講在這次合作中最大的收穫與遺憾,“走向明天”談對於下一階段的展望,既有想象又有抒情。這樣下來,這份項目報告既是一次實用性寫作,又能夠形成這次小組合作式閱讀完整的學習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