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湖拳传承人朱全海又有新动作,点穴打穴申报非遗

阳湖拳传承人朱全海又有新动作,点穴打穴申报非遗

阳湖拳传承人朱全海又有新动作,点穴打穴申报非遗

朱全海

今年64岁

省级非遗项目

阳湖拳

市级传承人

最近,他首次展示了收藏的

《点穴打穴及行功药丸大全》

《跌打伤科及练功药丸大全》

两本手抄本

阳湖拳传承人朱全海又有新动作,点穴打穴申报非遗

并表示

今后,他将向武进区文化馆申报非遗项目

让更多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他说:“自古医武不分家,我所掌握的这些点穴及战伤救治,平时也可以用来防身健体。”

两本手抄本历经百余年

“我家保存的这两本手抄本,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了,我翻阅了多遍。”朱全海说。

阳湖拳传承人朱全海又有新动作,点穴打穴申报非遗

苏州大学教授来访阳湖拳

朱全海介绍,这两本手抄本前部分着重介绍人体共有108个要穴,其中36大穴、72小穴,并逐一介绍了这些穴位在人身体上的具体位置,教授如何点、打这些穴位。再教人如何自制救治伤者的外用膏药、内服丸药和丹药及末药等。中间部分介绍如何增长功力和防止内伤发生,后半部分又专门讲述了被武器所伤后的救治方法。

“因为保存隐秘,在上世纪60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中,红卫兵只抄走我家3本拳谱,这两本手抄本得以保全至今。”朱全海说。

农用具也能当“兵器”

滆西,指的是滆湖西岸的湟里、嘉泽等镇及周边的宜兴丰义、杨巷、新建,金坛的水北、尧塘、汤庄一带。

生长于滆西的朱全海说,元朝时,蒙古统治者只准许10户人家合用1把菜刀,民间的一切兵器统统收缴国库。于是,当地百姓创造了一整套以扁担、锄头、铁锹、翻耙、连枷、鱼叉、稻叉、船桨、板凳、拐杖乃至长烟杆等为用具的练功方法和套路。这一练功方法创始于元朝,发展于明朝,盛行于清朝,主要流行于苏南水乡的广大农村地区。

阳湖拳传承人朱全海又有新动作,点穴打穴申报非遗阳湖拳传承人朱全海又有新动作,点穴打穴申报非遗

朱全海说,在50多年的习武生涯中,他一直坚持练习这门独特武艺,还特别注意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相关资料和套路,扁担、锄头、铁锹、翻耙、稻叉、船桨、板凳等,他均能熟练地演练。

两项技艺拟申报非遗

“这两本手抄本,已经在我家历经了4代,绝不轻易外传。”朱全海说,现在,为了能让优秀传统技艺焕发新的光彩,他愿意将此申报非遗,让更多人知晓。

阳湖拳传承人朱全海又有新动作,点穴打穴申报非遗

与手抄本秘密流传不同,滆西农用具和生活用具的演练方法及实战技法是该地区一直流行的独特武艺。朱全海说,会这门独特武艺的老拳师都六七十岁了,而且屈指可数。如果政府部门不加以引导和保护,几十年后很可能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朱全海说,他期待非遗主管部门牵头,与体育、教育部门协调,把这些稀有独特的武术套路纳入比赛项目,调动起广大教练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关注度,促进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