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故意伸腿絆倒拿筷子的4歲男童,這個世界的惡意有時超乎想像

看到孕婦故意伸腿絆倒小孩的視頻,我震驚了,這是什麼樣的惡意

啊?!

事情發生在陝西寶雞的一個麻辣燙店內。一個小男孩進店時,雙手撥開門口的透明軟膠門簾,掀起的門簾碰到了坐在門邊,正在吃飯的一位孕婦。孕婦為了報復,在孩子拿好碗筷往外跑時,伸腿絆倒了他!

在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男孩進門時門口的透明軟膠門簾砸到了旁邊的孕婦。小孩子應該完全沒有預料到自己行為的後果,在他的意識中,他只是把門簾掀開而已

孕婦故意伸腿絆倒拿筷子的4歲男童,這個世界的惡意有時超乎想象

但從孕婦的反應中可以看出來,孕婦這一下應該被砸的挺疼的,她揉了一下額頭,夫妻倆紛紛看向小男孩。

孕婦故意伸腿絆倒拿筷子的4歲男童,這個世界的惡意有時超乎想象

從其他桌吃客紛紛回頭看的反應我們也能知道,夫妻倆這時應該已經開始指責小男孩了。不然其他的吃客不會紛紛回頭看過來。夫妻倆可能希望通過大聲訓斥的方法,等小孩聽懂了回來道歉。

但等了半天也沒有等到想要的回應。所以兩個人開始研究對付小孩的方法。孕婦先抬腿試了一下。

孕婦故意伸腿絆倒拿筷子的4歲男童,這個世界的惡意有時超乎想象

等小孩拿好碗筷一蹦一跳往外跑,孕婦就正式伸出腿,把孩子絆倒在地。

孕婦故意伸腿絆倒拿筷子的4歲男童,這個世界的惡意有時超乎想象

看著孩子猝不及防地摔倒在地,後腦勺重重地磕在地上,我的心狠狠抽緊,疼極了。

這個4歲的小孩或許到現在依然不明白為什麼那個陌生阿姨會出腳把自己絆倒,他根本意識不到自己被絆倒與掀門簾之間有什麼關係,他也不知道在店裡聽到的大聲呵斥聲是針對他的,因為他太小了,僅僅4歲的孩子大腦還沒有發展到能明白無意識舉動和有意識陷害之間的關聯。

有些人說這個孩子是典型的“熊孩子”,說實話,這個孩子真的不能劃到熊孩子的行列。

因為他是獨自進店的,他根本意識不到自己進門時正常的舉動會對周圍的人造成影響,沒有大人陪伴,他自然更不會明白這個普通平凡的掀門簾動作所帶來的後果。

孩子自己意識不到,身邊又沒有大人及時指出他這個行為的影響,孩子當然不會有任何道歉的行為了。

如果要教訓小男孩,讓他明白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孕婦和老公大可以在小朋友跑過來時抓住他,輕言細語地告訴他前面掀門簾時因為動作幅度有點大,砸到了阿姨的額頭。如果小朋友知道發生了什麼,明白自己把阿姨的額頭砸疼了,他一定會道歉的。

退一萬步講,就算小朋友意識到了自己行為的後果依然不肯道歉,孕婦和老公也可以去找小朋友的父母,讓小朋友的父母出面教訓。

身為一個成人,怎麼可以這麼對待一個只有4歲的孩子呢?

想到這個,再看看孕婦對待孩子摔倒後的行為更是讓人心寒。看著小孩重重地摔倒,她一點憐憫之心都沒有,反而像才感覺到大仇得報一樣,重新拿起筷子再若無其事的吃起來。

當孩子媽媽聽孩子述說原因後找過來追問是不是她絆的孩子,她的回答也讓人震驚,先指責孩子媽媽“你能生娃,你養不了娃是嗎?”接著又故作無辜說:“你說我把孩子絆倒了,你有證據嗎?”

當孩子媽媽調取監控並報警後,孕婦則抱著肚子,對老公說肚子疼,打出租車倉惶逃走!

看看她的反映,實在讓人費解。一個很快要成為媽媽的人了,行為舉止卻這麼幼稚,與4歲小朋友較勁不說,還不敢承擔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做了錯事,沒有勇氣面對,發現後果嚴重了只敢逃,這樣的表現實在連4歲的孩子都不如。

最初我沒想明白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認真想一想,應該是懷孕以後被寵習慣了,被寵回了做什麼都需要人保護的嬰兒狀態。覺得自己最大,自己最需要被保護,而忘了犯錯的是一個4歲的孩子。

孕婦確實是需要被保護的,但再需要保護,也是一個成人,擁有成人的身體、成人的頭腦和成人的思想,自然,也應該用成人的態度去面對世上的一切。怎麼可以與一個4歲的小孩計較呢?

孩子是與孕婦一樣需要被保護的!孩子還小,不懂事,即使他們熊,即使他們做得不對,也可以用更溫暖的方法讓他們明白,只要有人耐心地進行引導,孩子的行為慢慢會得到規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更希望自己符合社會整體的價值體系,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活在陽光中。

那些沒有得到過溫暖,在犯錯後沒有被善待,沒有被溫柔引導的孩子,才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

這個孕婦很快就要做媽媽了,等她自己的孩子出生後,如果孩子也在無意之中犯下這樣一個錯,我相信她也會願意別人能溫柔地指出孩子的錯誤,而不是像今天的她一樣,對著稚嫩的孩子伸出惡意的腿!

到那一天切切實實到來時,她想起自己今天的行為,真的不會後悔?真的不會感到毛骨悚然嗎?

當然,這個視頻也告訴我們所有的媽媽,這個世界不是隻有好人,也有一些人會以最大的惡意對待我們的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我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守護孩子的安全。

但我們無法守護在孩子身邊無法及時保護他安全的時候,也要告訴孩子,他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惡意,遭受各種各樣無法預料的不公平,嘲笑、謾罵、羞辱……。

在孩子受傷時,我們更需要做的是讓孩子知道,不管他經歷了什麼,爸爸媽媽都願意陪在他的身邊,傾聽他的感覺,尊重他的感受,願意與他一同面對困難和問題,願意陪他一同探討更有效的人際應對方法。不管他遭受了什麼,爸爸媽媽都愛他。

當孩子得到愛和溫暖的時候,他們的傷口才更容易癒合,他們的心靈也才會更堅強、更柔韌,更有勇氣和智慧面對世上一切的光明與黑暗。強大的內心才能幫助他們長大後,回報給社會更多的愛和溫暖。

不要讓稚嫩的孩子,因為自己的無心之過,承擔來自大人世界最陰暗的刻意報復。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髮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