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糉飄香

又聞粽飄香

端午臨近了,又聞粽飄香。記憶裡的東西卻歷久彌新,如同刀刻在了時空。記得小時候,每到收麥子的時節,即使再忙,再累,媽媽也會騰出時間給我們包粽子,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平時省吃儉用,到了端午節,也會早早準備買葉子,把去年的紅棗拿出來晾曬。晚上燒一大鍋水,兌水溫合適了泡上米。有時是黃米,有時是江米。再加把柴,把粽子葉放鍋裡煮好。鍋邊升騰起了熱氣,聞到了香,眼巴巴的望著,問什麼時候可以包?什麼時候才能吃上粽子?

又聞粽飄香

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起來開始張羅包粽子了。先把米洗淨,再洗幾遍葉子。又翻出馬蓮葉子。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包了。媽媽拿出兩三片葉子,在水裡蘸一下,葉子就緊緊貼一起了,手一對摺,一個漂亮的深深的漏斗就出現了,放幾顆紅棗,填上一些米,再往回折,拿馬蓮葉捆好,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哦,原來這麼簡單啊!我興奮的喊了一句,自己就開始模仿。可是,漏斗下總是漏米,要不就是騰不出手,不知道怎麼捆了。折騰了半天,總算完成了一個,可是,怎麼看都沒有稜角,醜的不成樣子。媽媽說沒事,繼續包,別漏米就行。

又聞粽飄香

終於包好了,該下鍋了。媽媽把粽子一個一個碼在鍋裡,又拿篦子壓上,在篦子上還要放滿滿一大盆水。媽媽說這樣就可以讓粽子老老實實待著不亂跑了,就不會煮漏了。大火燒開半小時,就改小火慢慢燜煮了。三四個小時後,又粘又糯的粽子出鍋了,不過,要是想更好吃,那就別動,讓粽子在鍋裡睡一晚。第二天再拿出來,顆顆米粒晶瑩剔透,粘的可以拉很長的絲,碧綠的葉片,紅紅的棗子,散發著清香,看著都有食慾。

又聞粽飄香

如今,那棵石榴樹已經長大,滿樹是火紅的花,媽媽不在了,那口大鐵鍋依舊洗的烏黑髮亮,我也會在端午節前給孩子們包粽子,在燃起的火焰裡,我又看到了媽媽忙碌的身影。她就在我身邊,又為我煮好了一大鍋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