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共讀,君子坦蕩

【共讀內容】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導讀學者】

黃裕生:清華大學哲學系 教授

何光順:廣州外語外貿大學語文學院 教授

【共讀筆記】

杜英:

【論語晨讀】第826天

崔聖:

今天這一章是關於君子與小人之論,一定會很精彩!

黃裕生:

這是又一句把君子與小人對置的語句

何光順:

是的。君子是孔子思想的一個關鍵詞,是一個具有普遍性意義的人格典範,是可以通過學習而達到的

黃裕生:

首先要弄清在這裡,坦蕩蕩與長慼慼究竟是什麼意思,然後討論為什麼有如此之分別。

朱注與皇注都把坦蕩與慼慼理解為神貌。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指一個人的神貌氣質或精神風貌。這當然沒錯,但似乎還不盡意

何光順:

嗯嗯,是的,坦蕩蕩與長慼慼,是對君子與小人形象的描述,可以說是一種現象式的帶刺,而非定義。

黃裕生:

這裡,所謂坦蕩蕩,的確首先乃是形容君子的在場情態:君子總是神態坦然,神情開朗,氣勢溫婉(不咄咄逼人)而遼闊

崔茂新:

這大概是為了指明“上達”與“下達”的不同追求導致的不同結果。

黃裕生:

是的,描述性語句,而非定義

所以,君子出場,會讓人感到親切、光明,讓人看到希望而增強信心

何光順:

是啊。孔子在引出一種人格形象時,都是讓具體的人在情景中出場,讓我們切身可感,君子的坦蕩莊重,小人的憂戚自憐

崔茂新:

人性魅力所在

黃裕生:

不過,君子的這種外在氣象實乃以內在修為為根基。外在的坦蕩以內裡的坦蕩為基礎

何光順:

那種光明和親切,先被君子的形象所感染,就是君子之德風,這是一種典型的“象”的思維,在後世成為中國意象思維的早期人格寫照了

黃裕生:

內在修為乃在於學,崔老師所說的上達

何光順:

嗯嗯,這就是要從這種象而入其意,入君子之意

黃裕生:

是的,

何光順:

君子何以坦蕩蕩,小人何以長慼慼,當得其意也

黃裕生:

一個人,心不坦蕩,神難坦然;心不深廣,氣貫難遼,勢伸也近。所以,這裡的坦蕩,非僅涉君子之神貌,亦及本心之內質

何光順:

象在而意出,孔子言君子,有象外之意也,得中國人格審美之高境也

黃裕生:

君子之所以能神貌坦蕩,乃在內在的本心坦蕩。而難就在難內在的坦蕩。內在如何才能坦蕩?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坦蕩,但如何才能?

何光順:

《易傳》針對道家所說的“言不盡意”之論,有“立象以盡意”之說,君子,豈非孔子為世人所立的一可言之人格形象乎?

黃裕生:

這裡,坦,通常解為平,蕩,解為開闊,遼遠。均是空間性的揭示

何光順:

如果君子是從肯定性的角度去立的“象”,那麼,小人也同樣是為世人所立的一否定性的人格形象乎?

黃裕生:

平而能成道-路,闊而能無礙。平坦且遼闊,則能成無礙之道,是為大道。那麼,我心如何能既平而闊呢?

平之闊之,則我心平闊。如何平闊我心?使我心平了利祿榮辱,則我心不自誇、不自大,亦不自卑、不嫉妒

何光順:

是啊。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國文化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讓人在具體可感的空間裡,讓形象出場,讓君子和小人現身,讓我們看見

黃裕生:

平了利祿榮辱,並非否定利祿榮辱,而是從由各種有限物決定的利祿榮辱的等級體系裡解放出來,不以利祿厚薄、榮辱高低看待、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也不以之理解、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因為有比有限物更重要的事物,有比利祿榮辱更高的事物。這就是穿越天地、超越古今的“道”與“理”

何光順:

如果說基督教因為耶穌基督的降世,而有了道成肉身之說,那麼,孔子是中國文化的道成肉身,而君子的人格形象,就是作為成道之孔子為世人所確立的一個可以達致的人格範型,是在知言行中去展開和成長著的人,是向著道之高度前進的人

黃裕生:

在物理層面上,唯有平而闊的空間,才能成為大道。但是,於心體上,則相反,唯有本心澄明瞭穿越天地之大道,成就了朗照乾坤之明德,才能平而闊

是的,所有先知式思想家都可以看作道成肉身。

心明大道,身著明德者,才不會計較於財富、榮辱、利祿之得失,簡單說,才不會計較於一人之私的得失成敗。因此,才胸懷遼闊而能常神貌安然喜樂,光彩周遭

小人與君子之別,當然根本上是心體境界之別,不過,在日常生活中,首先則體現在神貌氣質上。與君子常安然喜樂相較,小人則常憂懼不已,瞻前顧後,畏縮不前

何光順:

是啊。因此,如果說,君子坦蕩蕩是成道者面向世界的超越性和介入性存在,那麼小人卻是遠道者不敢面幾世界而隱藏自己的非超越性和逃避式存在

黃裕生:

一個人如果常面帶憂色,或者總是怨天憂人,那麼,這不是性格問題,而是心性問題,是境界問題

何光順:

君子因為超越,所以能介入,其身體之顯現具有了道的光輝,小人因為隱藏,所以逃避,而生命本有的光輝遂難以彰顯

黃裕生:

是是否在生活中,在自己的存在打開了超越必維度的問題

超越性維度

一個人之所以總是憂心忡忡,總是不時哀聲嘆氣,那麼在他心裡,在意的一定是自己一時的得失,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功名利祿。在他的世界裡,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榮辱富貴,是自己的私善。所以,他必耿介於自己的蠅營狗苟與一己之得失

對於這種人來說,即使他得到了富貴,他也一樣難坦蕩,因為有了富貴,還想更富貴,且尤憂失去現有富貴。相反,君子不管處境如何,都坦蕩如常

這裡,小人與君子之別,不在其他,而在心裡有道與無道,在道在生活中是否具有絕對優先性

何光順:

在這裡,孔子避免了從本質主義和概念式的方式去先在地言說君子和小人,而是讓象顯現,以去領悟意,達成一個生命力量的開掘和不斷生長的領域,讓我們避免那種壓制和消解生命力量的不恰當的生活和生存方式,我們朝著什麼方向踐行,我們就成為什麼樣的人,沒有最本質的意,而意和道,就在我們的去往未來和向他人顯現的路上

黃裕生:

從另一個角度說,君子與人小之別,在於是否能從在這個世界裡的得失中擺脫出來,是否能從由有限物規定的比較級裡解放出來

君子能自我解放而解放人人,小人則只能匍匐在等級體系裡而為物所役

何光順:

從這個角度說,孔子在重釋周禮基礎上所奠定的儒家文化,其境辦和胸襟,開放和自由,從個體角度來說,是超越於同時期出現的一神教的,當一神教以自我的一神論信仰或族群的一神信仰,而排斥他族他人時,孔子的君子之道卻是能容人,能教化人,能夠坦蕩而無所成見的面向世界,坦蕩蕩是心境空闊明亮,是虛,是莊子所闡釋的“唯道集虛”。

黃裕生:

成就君子之路,乃自我解放之路:以成道而解放自己,解放天下。這種解放就是救贖,以天下之道救贖天下。這種救贖同時也是教化,以道教化天下。

是的,與一神教比較、對話,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話題。

何光順:

這就和黃老師說的,君子能自我解放而又解放人相應合了,我們當然可以看到一神教的某些優秀,那就是確立了主教或教皇或信徒所建立的組織對抗皇權的組織化和內封閉性,但其代價就是拒斥他種文化,將同樣優秀的文明看作異教,從而開展期其宗教戰爭,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千年之戰,蓋因於此也。在當下這樣一個一神教被現代科學消解的社會,孔子的個體化的君子信仰,則更有契於當世

黃裕生:

今天我要講的就這些。何老師繼續。

何光順:

嗯嗯,我也差不多講到這裡啦。謝謝黃老師

劉國慶:

謝謝各位老師的導讀,我說幾句個人看法,請各位師友指正

因為在高鐵上,信號不穩定,希望各位師友見諒

本章雖然簡短,但由於是描述性的,因而要理解準確並不容易。我們先看"坦蕩蕩"這個詞。陳啟源作《毛詩稽古編蕩序》雲:厲王時,天下蕩蕩無綱紀文章,故作此詩。《爾雅》雲:闆闆蕩蕩,僻也。箋雲:蕩蕩:法度廢壞之貌。蓋上帝本指厲王,譏其無法度而在民上,為人君也。此詩蕩蕩與堯舜之蕩蕩無名、洪範之王道蕩蕩,取義各別矣。歐陽氏訓為廣大,殊失詩指。蘇氏因此謂小序蕩蕩與詩之蕩蕩不合。夫序詩者豈能逆料後之誤解乎?案説文,平坦義當作愓,狂放義當作【忄象】,亦作愓。滌除義當作蕩,廣大義當作潒。蕩本水名,與此四義俱無渉。今愓、【忄象】、潒三字不同,以一蕩字總其義,而間亦作蕩,此俗之譌也。古今文必有別矣。即如詩“魯道有蕩”此愓字也。書“以蕩陵德”,《論語》“其蔽也蕩”“今之狂也蕩”及詩“蕩蕩上帝”,此【忄象】字也。法度廢壞,正放義矣。書“洪水蕩蕩”,孔傳訓滌除,此蕩字也。論語“君子坦蕩蕩”及“堯之蕩蕩”當作潒潒,訓水潒流近廣逺義矣。書“王道蕩蕩”孔訓開闢,則亦廣逺義,當作潒也。漢世去古未逺,所見經本較真,又師授有自,古訓釋得其當。後儒徒據俗本,妄肆紛更,及譏先儒為誤,豈非經學之一阨哉?從語法上說“坦蕩蕩”的“蕩蕩”應該是修飾、強調“坦”的,因而“君子坦蕩蕩”其實就是說的君子內心的平坦。或者說,君子的情感和思維能夠沒有邊際、沒有障礙、自由伸展。

我們再看"長慼慼"這個詞,歷史上有兩種理解。第一種是鄭玄的說法:長慼慼,多憂懼貌。皇侃《論語義疏》引江熙雲:君子坦爾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愁府矣。第二種是黃式三《論語後案》的理解:慼慼:即《詩》之蹙蹙,為縮小之貌。凡經典戚與蹙訓憂者,以慽為正字。訓迫促者,以戚為正字,即戚近義之引申。此慼慼當訓迫縮,與蕩蕩反對也。迫促、迫縮的意思,都是有一個穿不過去的邊界和障礙,限定了個人的情緒和思考。

文字意思清楚了,我們看看義理上的分析。第一個是:為什麼小人和君子會有這種不同的表現。有兩種解釋:

(1)君子不追求利益,因而沒有得失的觀念,因此“坦蕩蕩”,小人追求名利,因而患得患失,所以“常慼慼”。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李顒《四書反身錄》:問:君子坦蕩蕩。曰:能俯仰無愧,便是坦蕩蕩。能持敬謹獨,方能俯仰無愧。問:持敬以謹其獨,故致坦之要,而獨之當謹者,其詳亦可聞乎?曰:獨之當謹者非一,而名利之念尤為吃緊。千病萬病,皆從此起。只不為名牽,不為利役,便俯仰無愧,便坦蕩自得。小人不為名牽,便為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常慼慼。

(2)不是個人不重視利益(窮通得喪),而是坦然接受個人努力之後的客觀現實。清初彭大壽《魯岡或問》:君子處窮通得喪,何以獨蕩蕩而不慼慼?曰:窮通得喪可以大言,可以小言。小處沾滯,大處可知。一絲未忘,難言蕩蕩。其所以異於二氏之空幻者,仁知也。如用一物,非不珍重愛惜,卻又成敗聽之。如受一託,非不盡心竭力,卻又離合聽之。惟得時不喜,故喪時不憂。清初張伯行《困學錄》:君子坦蕩蕩,只是樂天知命而已。

義理上的第二個問題是,孔子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他想給學生們哪方面的教訓呢?清朝焦袁熹《此木軒四書說》說:小人長慼慼,何必王巨君(王莽)、李林甫一輩,受此極惡,謂當懲創乎?惡惡不如惡臭,行善不如好色,難終身行善亦近名目,彼其慼慼之根自在。聖人發言之旨,似應在此也。焦袁熹認為小人如王莽、李林甫,禍國殃民,也是自己追求的結果,因而必定也有追求的動力。君子和小人追求的不同,是其內心的趣味或品味不同帶來的。君子人格的養成,是其趣味的養成。需要注意的,是理學家如程頤、李顒,把本章朝著把“理”與“利”對立的方向去解釋,因而朝著否定利益,而不是追求利益的和諧方向發展理學,在解除了矛盾的時候,也同時泯滅了個人追求自身的幸福、追求生活改進的動力。

從論語本身來分析,君子坦蕩蕩,即“不惑、不憂、不懼、不疚”,或者說,君子修養達到的整體境界,包括主體理性對自身行為的綜合判斷或評價: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但孔子認為"君子"修養所達到的"坦蕩蕩"的狀態,不是放棄、取消、無視利益的狀態,而是利益間的和諧狀態,是相互的服務狀態。孔子在回答仲弓問仁時,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裡的"欲"就是利。己之慾就是自己的利益,人之慾就是他人的利益。孔子在和子貢討論仁、聖分別是,強調的更是普遍的利益: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施、濟、立、達,都是利益。孔子具體解釋"達"說: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察言觀色,慮以下人",就是發現需求,並提供服務滿足需求。

"君子坦蕩蕩"的境界,被後儒作為君子修養達到的理想境界來追求。黃宗羲的《明儒學案》中《文成王陽明先生守仁》一章中寫道“至南安,門人周積侍疾,問遺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頃之而逝,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年五十七”。王陽明先生在明正德辛巳年(公元1521年)曾寫過一首題為《中秋》的詩,全詩內容為: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吾心自有光明月"的境界,就是"君子坦蕩蕩"的境界。

發言完畢,敬請各位師友指正

傅新營:

內省不疚是結果,但是宋儒把它變成了修行的功夫,入了外道


————

【論語正義】

7.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鄭曰:“坦蕩蕩,寬廣貌。長慼慼,多憂懼。”  o注:“坦蕩”至“憂懼”。  o正義曰:《說文》雲:“坦,安也。”君子居易俟命,無入而不自得,故心體常安。下篇“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包曰:“蕩蕩,廣遠之稱。”與此寬廣訓同。《釋文》引注更雲:“魯讀坦蕩為坦湯,今從古。”案:《詩 宛丘》:“子之湯兮”,《毛傳》:“湯,蕩也。”王逸《楚辭章句》引作“蕩”,二字音義本同,太鄭仍從《古》。皇疏引江熙曰:“君子坦爾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愁府也。”

【論語譯註】

7.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侷促憂愁。”論語集註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坦,平也。蕩蕩,寬廣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程子曰:「君子坦蕩蕩,心廣體胖。」

【論語註疏】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鄭曰:「坦蕩蕩,寬廣貌。長慼慼,多憂懼。」【疏】「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表情]正義曰:此章言君子小人心貌不同也。坦蕩蕩,寬廣貌。長慼慼,多憂懼也。君子內省不疚,故心貌坦蕩蕩然寬廣也。小人好為咎過,故多憂懼。

《論語》共讀,君子坦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