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姿勢練習可以減少抑鬱症狀

根據美國年會上發表的一項隨機研究結果顯示,僅需幾分鐘的姿勢運動,每天進行數次即可大大減少抑鬱症的症狀,並在12周時提高緩解率。

布宜諾斯艾利斯邁蒙尼德大學精神病學研究員Martin Furman表示,“與單獨服用抗抑鬱藥物的對照組相比,運動組在12週末表現出非常顯著的症狀改善”。

簡單的姿勢練習可以減少抑鬱症狀

研究概況

該研究包括42名符合DSM-5標準的重度抑鬱症(MDD)患者。所有人都服用選擇性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至少12周,並有所改善,但單獨服藥尚未達到病情緩解。本研究中的患者都繼續接受基線SSRI劑量,但被隨機分配到開始姿勢練習組或繼續單獨使用SSRI組。練習只需要幾分鐘,每天重複四到六次,間隔至少2小時。

平衡練習包括舉起手臂,一條腿彎曲,然後另一條腿彎曲,每個彎曲保持15秒。Furman博士說,在另一項實驗中,患者被要求在牙齒之間夾一支鉛筆,微笑1分鐘,這是一種激活面部皮膚傳入神經的技術。

在之前的研究中,姿勢和平衡與焦慮和中度抑鬱的減少有關,肌肉和麵部皮膚傳入的反饋與情緒中樞迴路中神經活動的調節有關。

參與該研究的患者在基線和12周結束時使用貝克抑鬱量表(BDI)和17項漢密爾頓抑鬱評分量表(HDRS-17)進行評估。兩個量表的響應被定義為從基線開始至少減少50%的分數。抑鬱緩解被定義為HDRS-17評分小於7。

研究結果

在12周時,實驗組的86%和對照組的28.5%在HDRS-17評分上達到了響應。對於BDI量表,響應率分別為71.5%和19%。HDRS-17評分小於7的緩解率分別為66.6%和19%。所有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5>

這些練習很簡單,花費的時間也很少。根據患者的自我報告,患者對該練習具有良好的依從性。

研究展望

有很多已發表的研究表明,鍛鍊可以改善多種情況下的情緒,包括抑鬱症。研究者稱,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些運動是否對藥物治療起到輔助治療作用,或者單獨使用而不需要藥物治療。如果更大規模的研究驗證這個初步試驗的結果,這可能是抑鬱症治療的一種極具成本效益的工具。

除了更大的療效研究外,Furman博士還報告說,正在考慮弄清楚療效背後的作用機制,比如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腦電圖(EEG)來評估鍛鍊對大腦活動的影響。如果更大規模的研究證實了療效,這可能是治療重度抑鬱症的一種安全、創新和可持續的策略。

簡單的姿勢練習可以減少抑鬱症狀

擴展閱讀——運動與心理健康

鍛鍊能通過釋放激素和神經遞質來讓機體變得愉悅從而發揮作用。當我們鍛鍊時,機體就會釋放內啡肽類,一些人將這些內啡肽類稱之為“快樂激素”,內啡肽能夠抑制機體疼痛,同時其能夠類似嗎啡一樣給機體帶來鎮靜效應,甚至在低水平的運動中機體也能夠感受到這種效應。

此外,鍛鍊還能夠釋放稱之為內源性大麻素的神經遞質,內源性大麻素與大腦的獎懲系統有關;201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發現,接受監督鍛鍊程序的成年人常常機體中內源性大麻素的水平會增加,而且其機體的抑鬱、緊張以及負面情緒水平會降低。研究者認為,鍛鍊會給機體帶來一種欣快感(euphoric feeling),這就是所謂的“奔跑的愉悅”(runner's high)。

有研究發現,鍛鍊能夠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水平,而且高水平的運動還能夠降低帕金森疾病和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病風險。隨著機體老化,我們的腦容量就會下降,然而,對對照研究的回顧性分析發現,相比沒有進行鍛鍊的人群而言,進行諸如步行、跑步和騎車等鍛鍊程序的人群大腦中海馬體的容量會適度增加,海馬體是大腦中參與情緒調節的重要結構。

保持強健的體魄常常與大腦中神經元纖維的完整性有關,同時還與較高水平的大腦功能有關;研究者表示,鍛鍊似乎能夠改善機體的記憶和認知表現,在一項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讓大腦記憶損傷的成年人進行了一項為期6個月的體育鍛煉計劃,結果表明在隨後追蹤的18個月裡,這些參與者大腦的認知能力得到了適度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