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怎么编写,有什么格式?

玫瑰纪年2001


家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俗称族谱、宗谱、世谱、祖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等。是用来记载一个姓氏家族的世系繁衍、子孙传承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在古代,人们十分重视家谱的修订和传承。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家谱通过记录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的家庭传承发展教科书,后人可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家园。如今民间开始兴起的修家谱热潮,以及海外华人回国省亲寻要问族,就是一种血脉凝聚和文化认同,可见其中家谱的重要意义。

一、家谱简介

家谱作为中华几千年历史发展传承而来的文化表现形式,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各种因素而编写形式有所不同,在编写体例、记载范围、记载内容和编修重点会有所不同,但其格式规范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一套完整体系。一般来说比较完整的家谱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谱名、谱序、谱例、谱论、恩荣录、像赞和遗像、姓氏源流、族规家法、祠堂、五服图、世系图、传记、谱系本记、族产、契据文约、坟茔、名迹录、任宦记、年谱、艺文、字辈谱、领谱字号、续后篇、捐修人员等。大多数家谱在内容格式上可能只用到其中部分内容,但各家族家谱格式中的都要用到其中谱序、凡例、姓氏源流、族规、祠堂、世系图、传记、字辈谱、捐修人员等主要部分

二、家谱的主要内容。一般家谱的主要内容有:

1、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2、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3、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4、族规。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戒、家法、家礼、族规、族约、祠规、戒谕等。

5、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堂号及来源,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6、世系图。世系图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家谱所共有,世系图用来清楚地记载每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繁衍发展。使用较多的世系图模式有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四种,欧式又称横行体,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苏式又称垂珠体,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用竖线串连而无横线连接,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宝塔式,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用横竖线连接,竖线在中间,家族人员少时在一张纸上非常直观,超出就有可能会造成不便和错误。

牒记式图谱:特点是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简约。每一种世系图表形式都各有特色,侧重不同。其中宝塔式随着流传发展,衍生出了多种形式,以树形图谱和线形图谱最为常见。树形图谱很象是一张组织结构图,看起来清晰美观,使用更普遍一些。编修家族世系图要做到易看易懂、世序分明、内容真实、语言简练。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很多家族在修撰家谱时,开始运用一些好的计算机软件来方便快捷地绘制编辑图谱,还可以融入一些现代审美的样式,是一种不错的发展。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世系图,通常都要记述以下内容:身之所出;姓名性别字辈生殁时间等;婚姻状况;子女状况等。

7、传记。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德行高尚、功成名就或某些方面影响较大的人等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8、字辈谱。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9、艺文。艺文是收录家族中名人所写的各类著述文章等作为主要内容,也收集本族人与外人的重要书信来函,以及其他一些有价值的文献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

10、捐修人员。家谱的编修或续修,是家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耗时耗力,需要较大的投入,故经常要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一般修谱的惯例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近年不少地区家谱出现了十年一修甚至五年一修的情况,每次都是大手笔大开销,其背后多是攀比心理在作怪。劳民伤财,不可取。

三、家谱的编修方式

家谱编修,以前都是由家族自己组织人员编写的。现在也有了专门的家谱编修公司,不过委托这类编修公司要慎重挑选,编修质量高,信誉好的公司。

另外随着技术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借助一些软件工具或专门的修谱软件,有些家族开始编修全国性姓氏通谱,并让家谱登上了互联网平台,方便家族人员阅读和联络。这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四、编修家谱的注意事项

家谱是中国几千历史传承下来的,自然会存在不少封建朝代的落后思想和陈规陋习,在编修家谱时,要注意摒弃一些不好的东西。重点是剔除旧家谱中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和宗法观念,不能攀附假托。另外,现在社会是男女平等,再加上独生子女和少生优生,导致后代希少,这些都要求改变古代家谱中只有男孩才能正式记录入家谱的习俗,现在修家谱时,女儿的名字出生教育信息等生平也一样会详细地记录进家谱里面。

五、编修家谱的积极意义

家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安排。号称是人生三大终极问题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自古以来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哲学家和宗教家,而家谱可能就是中国人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轻松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是谁——姓氏源流,我从哪里来——世系谱,我到哪里去——家族坟茔和祠堂。现代编修家谱仍然有着一定积极意义,可以增强家族和集体认同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联系,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等。另外

家谱也是具有一定文学、社会、史料价值的,可以作为正史有益补充,留作以后的历史研究资料。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的延续也将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作用。


山人观风


首先说一下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主体形式,叫世系图,长这个样子

世系图分为宝塔式图谱、树系图谱、线性图谱和牒记式图谱(无图,曾以是以文字叙述先人事迹)

树系图谱

线性图谱

再来说说,为什么要写家谱呢?

目的是记载自己家族的光辉史,以及记载家族的历史和发展。

一般是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家中德高望重的人提出,我们是不是该写家谱了。大家一致决定好,然后如果祠堂的钱够,那就直接从祠堂拿钱,开始写家谱。如果祠堂没钱,那就大家捐钱。如果是家族第一本家谱,那就由德高望重的人决定辈分什么的。

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谱了,可能是由于迁移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可以两种办法解决,一是回到原来的祖籍,请家谱;另一种就是重修家谱。

家谱的内容都有什么?

一、写清楚姓氏源流。

意思就是同一族姓的来源、迁移等。中国上下五千年,渊源古老,如果没有家谱,后人就很难搞清楚。每套《家谱》都认清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二、写清楚堂号。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者是史祖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州、县名。也有很多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比如:王,胡 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自创的,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很多重修家谱的情况,只能用自创堂号。

三、家训和家族的历史。

很多家谱中,都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流传到后世了,比如我们熟悉的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

家训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 (一)、注重家法、国法

  • (二)、和睦宗族、乡里

  • (三)、孝顺父母、敬长辈

  • (四)、合乎礼教、正名分

  •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四、有功绩和品行之人的传纪。

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 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 传记中多配有该人的画像或关于该人的故事图画,用词以真实平朴为重,最忌溢美之词。这也是评价一部“家传”水平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准。

五、家族中人的诗文著作。

以家族中名人所写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也收集本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函,以及经籍、表策、 碑文、书札等,有的还有版画、肖像画、版本作品、名家书法、歌曲等。在这部分进行续补时,更需精心挑选,慎重录入,把最有价值和代表性的文献传给后代。

六、祖先图片、老照片、风水图等。

这里的祖先图片、老照片好理解,其中风水图主要只祠堂图、墓土。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所以在记载和刊载建物版图、描绘实状,甚至详记地理方位。 有的族谱中还要把故居和村庄图放上。

最后补充一点,女孩可以上家谱吗?

古时认为,女孩是嫁给别人的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过也有例外,就是终身不嫁的女性,就有机会上家谱,当然女孩子是没有权力拥有家谱的。不过现代修家谱也有例外,因为有可能小辈都是女孩子了,所以也有女孩保存家谱、传家谱和修家谱的情况出现


美人丰盛


目前国内外很多图书馆都有家谱方面的收藏,国内几家收藏家谱较为知名的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安徽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等,其中上海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机构,共收藏华人家谱3万余种,超过30万册,涵盖姓氏近400个。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家谱的编修规则,笔者采访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家谱组负责人顾燕女士。顾燕女士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家谱编修的基本规则,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谁来修家谱:自己修还是请人修?

“修家谱一般来说是家族里面的人来修,因为自己家族里的人对自己家族比较熟悉,修起来也得心应手一些,而且请的也都是家族内德高望重的或者文化程度高一些的人来主持修家谱。”顾燕指出。

  同时顾燕指出有个别家族也会请当地的谱匠来帮忙修家谱。谱匠是以前一类特殊的人,专门帮别人家修家谱。在研究各地家谱的过程中顾燕发现,在宁波一带的几家不同的家谱上有一个人名反复出现过,这个人就是一个专业的修谱师,专门帮助家族修家谱。雇佣修谱师或谱匠是因为有些家族可能从来没有修过家谱,觉得自己经验不足,无法完成这么巨大的项目,那么就会请一个专业的谱匠来帮忙。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家族请了谱匠来帮助修谱,这个家族依然要有几名家族成员组成团队,协助这名谱匠。

谁可以被录入家谱?谁又会被逐出家谱?

“当家族中有人出生,就会记录进家谱的。”顾燕回答说,“每年家族人员的变化都会有专人在原来家谱的后面进行简单地增补,以记录人员的变化,这对下一次修谱是一个参考,防止有遗漏发生。”

一般来说重修家谱的频率是20年左右,在这20年间家族人员的出生死亡等人口变动都有专人记录。当重修家谱时,这些记录可以起到查遗补漏的作用。

在很多家族中,对于从家谱中除名一事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这些家族中,一旦有家族成员犯了严重的过错或者有不当的言行举止,经过家族内部讨论,按照家训族规的规定,就会把这名家族成员从家谱里面除名。在古时候这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严厉的惩罚。中国人对于家和家族的概念异常看重,一旦被家谱除名,也就是说明被逐出了家族。在古代社会中,这个人的诚信也会因为被家谱除名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将是他一生都要背负的污点。

女孩应不应该被录入家谱?

面对这个问题,顾燕对我们解释道:“新社会新气象,现在的家谱是参照了以前家谱的一些规则,但是也有一些新的改动。上海图书馆每天都会有人来给我们捐家谱,因为大家知道我们这里是收集家谱原件最多的机构。所以我就可以看到很多新修的家谱。在这些新的家谱中,家规家训方面就会有一些新的提倡,比如男女平等以及社会主义新风尚相关的条目。”

在古代的家谱中,家族中的男孩子是要记录入家谱中的,而女孩子只记录在她父亲的名下。在女孩父亲的生平里面,会记录她的父亲的子女出生情况,甚至女儿的名字也较少提及,女孩在家谱中的记录就止于此了。而在现代家谱中,女儿们的名字、出生年月和教育信息等生平都会被详细地记录进家谱里面。

“古代嫁入家族中的媳妇们也只是在家谱中录入其姓氏,不会有过多的记载。但是在现代家谱中,记录的信息就会比较全面了。”顾燕说道,“我觉得把女儿的姓名和详细信息记录下来是没有问题的,女儿的孩子的信息还是应该记录到女儿丈夫的家族家谱中,不然这样所有的记录就会乱了。”

古代家谱中只记录男性的名字,除了重男轻女、延续香火的封建思想外,还有一点是可以让家谱只跟着同一个姓氏向下延续,外姓之人无法进入这个家族系统,这样可以维持家谱世系记录的唯一性,不会被打乱,于后世查询本家族而言也提供了相应的便利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女儿的孩子是要跟随父亲姓氏的,如果在家谱中将女儿一支也一直记录下去,这个家族的家谱到最后就无法维持在同一个姓氏体系里,而女儿的孩子也会出现在女儿丈夫的家族家谱中。这样就会出现同一个人出现在两个家族的家谱中的现象,最后会打乱所有宗族体系,失去了家谱最初的意义。

修谱时需要什么样的仪式?

关于家谱相关的仪式,顾燕谈到了以下两种仪式:第一是“引谱”仪式,当查到失落多年的家谱后,将会举行非常盛大的仪式将家谱引回家族祠堂中;第二是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有的地区会选择一个比较大的节日,将家谱拿出来“晒谱”。

修家谱的老规矩是,家谱往往会修多套,分别送入家族祠堂和其他各房。在各房来领取家谱时都需要当时此房的长房签字画押然后领取家谱。当家族晒谱以及重修家谱的时候,某一房若没能将所保管的家谱拿出来,那么必须要追究这一房的责任,责任人极有可能要被家族除名。因为丢失家谱或损毁家谱是非常严重的失职,家族会认为你无法保管好祖宗的东西,是对家族和祖先不敬,进而影响你所在这一房在家族中的地位。

现代修家谱要注意什么?

顾燕在采访中指出了两点当今新修家谱中的问题。其一是现在有人在修家谱追祖溯宗的时候,喜欢追溯攀附名人。比如有人姓朱,就一定要把自己的祖宗追溯到朱熹。其实朱熹真正跟他差了多少代,中间有多少其他人,他都无法查证,但偏偏要说自己的祖宗是朱熹。在古代的家谱里面也有这种没有根据的胡乱追溯的情况。“攀龙附凤这种心理我是可以理解的,有一个有名的老祖宗对家族和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但是我们不提倡这样一种迎合心理,因为家谱还原的是家族和个人的本来面貌。”顾燕这样说道。

还有一个现象是,现在有很多人想要修统宗谱。统宗谱的意思是同一地区内同一姓氏的全部家族纳入一本家谱中,更有甚者是将全中国同一姓氏的人统修进一个谱里,比如有人要修全国的王氏,甚至全世界的王氏家谱。 “且不论这个工程量的大小,所需的人力物力的多少,且说是否能够把这个姓氏各个分支真正追溯清楚都会是一个难题。”顾燕无奈笑说,“一套家谱内包含的分支越多,就越难将家族脉络梳理清楚。这种统宗谱的结果往往是胡乱追溯,但凡是这个姓氏的名人到最后都变成了这个姓氏的老祖宗。”

这上面这两种现象都是有悖于家谱本身意义的。家谱并不是用来炫耀,修家谱是修给子孙后代,是为了一代代将家族传下去的。而家谱中记录老祖宗的事迹,是为了警醒后世,也是为了记录历史。


家族企业杂志


家谱有两种写法,分别来源于宋朝的欧阳修和苏轼,那个时候比较富裕和安定,由于科举制度让平民百姓也可以入仕为官,于是就有了想法——凭什么只有王公贵族一世一世地敬祖宗,我们也可以是开山鼻祖!于是家谱在民间产生了。



欧式家谱就象一个“Excel”表格,一行是一世,把这一世的人放在一起。

苏式家谱目前比较普遍,更象“线性”分布。



家谱如何编写呢?后来不论嫡出庶出,都可以成为自己一族的开山,然后一代一代续家谱,编写最重要一点:那些作奸犯科有劣性行为的,不准入谱,例如包公就写给子孙,明确不准这样的后人入谱、入祖坟。



家谱不仅是每个人寻根问祖的根据,也赋予了规范行为、向善发展的功能。


耕读先生


在传统社会,祠堂、族谱和籍田是维持家族制度的三大支柱。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族谱与正史、方志并称为中国古代历史的三大支柱,也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P5 常言道:“家之谱,犹国之史。” 就族与谱的关系而言,编纂族谱是为了尊祖、敬宗、收族。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啊!

家谱的编写注意5大原则:

1、真实性:不要数典忘祖,随意乱认祖宗,但是可以同宗连谱

2、翔实性:本家族的男性成员,现在女性也要加入,不要遗忘。

3、科学性:请族中的文化人撰写,钱多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4、更新型:及时更新新出生、去世的亲属信息。

5、电子备份:族谱不要只做一份,要多储存到各家屋里哦。

殷商时期,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庙”,同宗之人有共同的“祖庙”,而同族之人则会有共同的“祢庙”。祢庙 拼音:mí miào

解释:父庙,或称考庙。《左传·襄公十二年》:“凡诸侯之丧,异姓临於外,同姓临於宗朝。同宗於祖庙,同族於祢庙。”杜预注:“父庙也。同族谓高祖以下。”《左传·襄公十三年》:“所以从先君於祢庙者。”杜预注:“从先君代为祢庙。”孔颖达疏:“《祭法》云,诸侯立五庙,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此云祢庙,即彼考庙也……祢,近也。於诸庙,父最为近也。”《谷梁传·文公十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视朔。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乎祢庙。礼也。”范宁注:“每月天子以朔政班于诸侯,诸侯受而纳之祢庙。”


多云sky


传统家谱受于纸张费用限制,实际里面的内容都很少。所以无论欧体还是苏式,一本老家谱都只有名字、关系、生卒等简单数据。最主要的是,在阅读时,老家谱在人与人之间、或者父与子(家与家)之间无法做到快速跳转和翻阅,也没有一个名录表。

新时代编写家谱,一般都用软件来做了,像“族脉家谱”或者“族脉网”,还有“家谱先生”等等。这样无论婚丧嫁娶都可以及时更新家谱,而且打印也不必出动辄几十万的开版费。还有就是在格式上,新家谱能载入更多内容,像每个人的简介等等。最主要的是新家谱可以实现人与人、家与家,乃至名录到人的快速跳转翻阅,如此极大方便了使用。


seafarerpro


家族的历史,如果是迁移过的家族,就会讲述迁移的原因。有时候也会写一些家族定下的规矩等等。还有家族的辈分规定。辈分多由老者记忆而来,例如在张姓家族分支中的辈分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的辈分多为从第一本家谱中继承下来的,不同的地方就是后人自己订的了。另外,还要写明撰写家谱的人,家族中光宗耀祖的人,以及家族成员的分支关系等

在我们的家谱当中,也有着字辈内容。行辈字派在家谱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一般由家族中的德高望重或者名人所定,这时会将字辈里的字,编成几句吉祥话,有文化的甚至将字辈写成几句诗。公和开其瑞,立业乃中原。


意志耐心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谱史,记载着家族的发展繁衍及传承。编写的方式,格式多种多样,我们山东泰安梭村张氏族谱其格式,比较简单,方便,易懂,一看一目了然,一个辈份占一格,一张纸,分五辈登记,分支登记,从始祖开始至现在的张氏后人都作登記。据新社会新形势,女儿也是传承人,女儿也可上家谱。但必须是养老女婿,也就是女娶男,父亲的下一辈是女儿,下一辈随母性,所以女儿也可上谱登记。每张分五格,一辈一格,一此类推。


意智在心


不写怎么修家谱,分享给各位同我一样关注家谱的人 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请收藏。

家谱,给每个人一个历史位置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成人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着他的祖先。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文化意义上的“身份证”。

家谱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以便在历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使囿于时代所限的单薄生命变得丰满,纸片般扁平的人生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了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无论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家家都有一本“账”,姓姓都有一部“书”。

家谱,抢救普通人的历史记忆

通过家谱,菲律宾已故前总统阿基诺夫人确认了祖籍在中国福建鸿渐村;香港船王包玉刚查到自己是包公后裔;朱棣文教授荣获诺贝尔奖时,就通过媒体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祖籍:中国江苏太仓;原来韩国也有孔子的后裔,是在韩国孔氏大宗会副会长孔树泳带着族人来曲阜寻根,通过一份家谱材料才得以确认……

华人寻根被称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我们所有的先人都不会知道我们,但我们应该知道他们。通过寻根,能够看到一代代人的追求。

面对着这些祖先的名字,阅读着关于他们的记录,人们可以想象,父亲的父亲的父亲,曾经有过怎样的人生。虽然他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但是他们的基因和血液,却流淌在后代身上。这种感觉,特别神秘和神奇。

不让“族人”变“路人”

以前不少年轻人听到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就不耐烦,看到家里的老物件儿就觉得过时,其实都是不明白这些东西所承载的家族文化和历史。城市生活现代化的进程,也进一步打散了失去聚居地、无枝可依的家族文化。

而家谱具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作用。通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在族中崇尚亲热之气,倡导和睦之风。

今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甚至国门,难免有时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有了族谱联宗,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就能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人在他乡,路人不如乡人,乡人不如亲人,有了家谱,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联接到那份血肉亲情,并且更温暖、更深厚。

家谱不再“重男禁女”

近年来,中国民间开始出现重修家谱热,以寻找自己家族发展的“基因图谱”。比之情感、血缘层面的寻根,家谱的诸多价值正日益显现。

现代修谱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修家谱不再“重男禁女”。在封建社会,女人是进不了家谱的。而现在续修的家谱中,开始有新的时代特色,不但女性可以进入家谱,而且优秀的女婿也可以进家谱。在家谱中的位置和篇幅并不以地位论,而是以对社会的贡献来决定。

也许不是每个家族、每个人都还会去修谱,但渴望家谱并寻求来去归宿的人,却一直都有。


ZujiJiapu


一,写清楚姓氏源流。意思是同一族姓的来源,中国上下五千年,渊源流长,如果没有家谱,后人就很难搞清楚自已的家族情况。每套家谱都能认请自已的姓氏源流,这梓才能世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源流传下去。二,写清楚堂号。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者是史祖自创的堂号。郡是秦,汉时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制,郡号名又取自郡名或者侯国各地方州,县名,也有很多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比如王,胡这两个姓都是"清河堂"。自创的堂号,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即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很多都是重修家谱的时候,只能用自制的堂号。三,家训和家族的历史。很多家谱中,都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流传到后世。家训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注重家法,国德。2,和睦宗族,乡里。3孝顺父母,尊敬长辈。4,合乎礼教,正名分。5祖宗祭祀,墓察程序。(家训的条款内容可自偏写上去)四,有功绩和品行之人的传记:,一般分为: 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巳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传记中配有该人的画像或关于该人的故事图案(用词以真实的事为重)五,家族中人的诗文著作。以家族中名人写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收集本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函,有的还有版画,肖像画作品,名家书法,歌曲等。需精心挑选,慎重录入,把有价值和有代表性的文献传给后代。六,祖先图片,老照片,风水图等。这里讲的祖先图片和老照片好理解,其中风水图主要指祠堂图,墓土。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在记载和刊载建物版图时,要描绘实状,详细地理方位,有的族谱中还要把故居和村庄图画上。另外要讲的是女孩可以上家谱吗?古代,女孩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也有女孩终身不嫁的可以上家谱,在过去女孩是沒有权利拥有家谱的。不过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家中女孩可以传家谱和修家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