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

鄭開欣帶著5歲的女兒在國貿玩耍,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女孩湊到女兒面前說:“我叫Lucy,你叫什麼?”女兒回答:“我叫Eva。”於是兩個人開始玩耍。這時,旁邊另一個男孩子也想要加入,但是得知對方沒有英文名字後,Lucy拉著鄭開欣的女兒跑開了。

在一旁目睹了全程的鄭開欣略感尷尬,夾雜著一絲竊喜和滿足。她給女兒報的英語補習班,每學期的學費約2.5萬元,這是和Lucy交朋友的代價。

不久前,成都幾個小區之間,為了誰的孩子更有資格就讀學區內最優質的一所小學而引發了比收入、比職業、比出身的“中產階級內部踩踏事件”,將中產階級子女教育中的鄙視鏈赤裸裸地展現出來。

香港最新電視紀錄片《沒有起跑線》紀錄的一對中產父母可謂登峰造極:為了讓孩子入讀“只收10名一月出生的學童”的好學校,夫妻二人精準計算受孕時間,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讓孩子“贏在射精前”、“贏在子宮裡”。

如何看待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

讓我們一樣一樣來看,首先說說鄙視鏈。說實話,社會大同之前鄙視鏈一定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當然也包括教育。題主中間說的案例說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交朋友,這事兒挺荒誕的。我們其實不缺有錢人,也不缺知書達理之人,卻少一種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間之間基本的尊重和善意。說到底,鄙視鏈誰心中都有,但是拿出來說事兒並且還要以此孩子的社交行為就缺乏基本的道理了。你可以存在心裡不說,這到不一定是顯得虛假,而是在當時當地該情境下對於人最基本的理解和融入。

如何看待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

再說說取英文名字這事兒。我在澳大利亞工作和學習,也用著從小英語老師幫我們取的英文名兒。但是卻經常有同事跑過來特意問我的中文名兒,還問名字的意思。我之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因為我的名字對於外國人來說既不好發音,也不好寫與理解意思。直到後來和一個研究文化心理學的老教授聊天。他說,我更喜歡也更希望叫你的中文名兒,一是因為那是對你基本的尊重,而是名字是社會文化作用於個人的最小單位。你看,當我們的家長想給孩子取個好聽的英文名字的時候,當我們的家長把「有沒有英文名字」作為鄙視鏈的標準的時候,外國人卻希望瞭解中國人的中文名字。這是在是一種奇怪。何必要用一種代名來炫耀的,取個英文名字而已,很多時候是幫助你融入文化的工具而已,因為英文代名對他們來說好發音,叫起來方便些,僅此而已。

如何看待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

我們再來看看題目中其他幾個案例,說的都是家長的教育焦慮導致的分秒必爭。其實,養育孩子根本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而這樣的一個非線性過程,我們卻要分秒必爭。我們不主張什麼都不做,當然要讓孩子學習。但題目中的案例(可能是媒體誇大)實在是家長無處安放的控制慾的體現。而這種控制慾對於養育這樣的非線性問題來說是有可能適得其反的。我們家長擔心的無非是「階級固化」。原因:無非有幾點。一、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測性加大;二、社會不同階層中的流動性減少。其實從一定長度的歷史進程來看,當下的階層流動性是增加的,因為職業的細分化以及多元化,因為社會的多元化與包容性,現在的孩子遠比封建王朝的孩子改變的渠道多的多。有這樣的一個事實,我們孩子在未來五十年從事的職業,可能有60%是今天不存在的。所以其實流動性在增加,那為什麼我們覺得少了呢?因為我們經常著眼於改革開放以來的成果與增長速度,什麼東西都在變快,而我們階層的流動性增長的速率自然沒有社會發展的速率快。總體上看,年輕人的機會是在增多的,年輕人需要的能力是隨機應變以及自我成長的動機。這些東西會成為他們的競爭優勢。而這才應該是家長的養育可以帶給孩子的東西,因為競爭優勢以後必然不會主要是學習成績而已了。

如何看待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

希望能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