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之古代那些皇帝们-五帝之黄帝

按照史记的说法,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zhuān xū)、喾(kù)、尧(yáo)、舜(shùn)。和三皇一样,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仅是在原始社会部落群中处于领袖位置的部落的首领或者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帝”。

黄帝是五帝之首,也是五帝家族的大家长。黄帝的正妃螺祖有两个孩子,玄嚣和昌意,颛顼是昌意的儿子,喾是玄嚣的孙子,尧是喾儿子,舜的关系要复杂点,他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是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就是颛顼。史书记载五帝时期实行的是禅让制,由此看来禅让的人员恐怕也都是集中在黄帝部族之中的。

黄帝出身于少典部族,姓公孙名叫轩辕,史书说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黄帝生活在神农氏部族统治末期,当时神农氏的统治逐渐衰弱,无法约束部族间的争斗,黄帝就主动出兵平息纷争, 得到了很多部族的追随。

黄帝最大的两个敌人是蚩尤和炎帝。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方。黄帝则是占据了中原。黄帝分别在阪泉战胜了炎帝,在逐鹿擒杀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及九黎地区。战后,黄帝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黄帝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有极大的贡献,包括推算历法、建立古时国家的管理体制、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制作乐器、创造文字、开创医学、开始养蚕制衣等等,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传闻就是黄帝发明的。

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当代每年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祭祀活动,在河南新郑有拜祖活动,以纪念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2018年7月11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