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亞丁灣事件

以下故事,看官不信就當小說看嘍。

亞丁灣(英文:Gulf of Aden;阿拉伯語:خليج عدن‎;索馬里語: Khaleejka Cadan),是位於也門和索馬里之間的一片阿拉伯海水域,它通過曼德海峽與北方的紅海相連,以也門的海港亞丁為名。亞丁灣是船隻快捷往來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必經站,又是波斯灣石油輸往歐洲和北美洲的重要水路。由於該地區海盜猖獗,所以亞丁灣又叫做“海盜巷"。水域面積53萬平方千米。亞丁灣西側有北岸亞丁港、南岸吉布提港,是印度洋通向地中海、大西洋航線的重要燃料港和貿易中轉港,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2009年1月12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為包括臺灣商船“宇善”號在內的4艘船舶組織實施護航

2010年11月14號至15號上午11時,亞丁灣連續發生62次地震。這一事件得到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紛紛派遣科學家前往事發地點進行調查。

世界各國組成的的聯合艦隊的規模。

韓國 :4500噸級配備導彈的姜邯贊號驅逐艦

北約聯合艦隊

加拿大海事指揮部:護衛艦一艘

丹麥:皇家海軍

德國海軍:護衛艦一艘

西班牙海軍及空軍:驅逐艦一艘

意大利海軍: 護衛艦一艘

瑞典海軍:多用途支援艦一艘(該艦類別應為驅逐艦)

土耳其海軍:護衛艦一艘

英國皇家海軍: 22型護衛艦一艘

美國海軍: 核動力航空母艦一艘

宙斯盾級巡洋艦一艘

伯克級驅逐艦一艘

海岸警衛艇一艘

法國海軍: 護衛艦一艘

其他國家

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護衛艦一艘

俄羅斯海軍:驅逐艦一艘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護衛艦一艘

西蘭皇家海軍:護衛艦一艘

巴基斯坦海軍:護衛艦一艘

日本海軍:補給艦兩艘

蘇俄除了派巡防艦,還運了32輛坦克車

印度海軍:“克里瓦克”級護衛艦一艘

印度還派了傳說中最神秘的武器:塔巴爾號隱形巡防艦

美軍第五艦隊: (第五艦隊並沒有按照航母戰鬥群的序列出兵)

參戰序列即為上文中列出的美軍艦艇:

核動力航空母艦一艘 (CVN-65 企業號,屬於美國“企業”級航空母艦)

宙斯盾級巡洋艦一艘(CG-68 安其奧號,屬於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伯克級驅逐艦一艘 (DDG-95 詹姆斯E·威廉姆斯號,屬於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海岸警衛艇一艘

美國各艦隊轄區轄有以下編制:

第50任務部隊(Task Force 50, TF50) — 戰鬥部隊

第51任務部隊(TF51) — 水陸兩用群

第53任務部隊(TF53) — 兵站部隊

第54任務部隊(TF54) — 潛水艦部隊

第57任務部隊(TF57) — 哨戒偵察部隊

第58任務部隊(TF58) — 海上臨檢部隊

第59任務部隊(TF59) — 遠征部隊/特別應對部隊

中國:先派遣海口號驅逐艦、武漢號驅逐艦、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後加派深圳號導彈驅逐艦、黃山號導彈護衛艦

這些軍事力量不要說打海盜,打個中等國家都夠了。

有人曾傳言此次事件其實為位於亞丁灣的星際之門打開所造成

2010年亞丁灣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