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及农作物种植面积恐不及预期

2018年5月21日至5月26日, 参加了大连商品交易所2018年春季黑龙江大豆和玉米东北线考察团,从哈尔滨出发,途径佳木斯、鹤岗、富锦、双鸭山、密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最后回到哈尔滨,实地走访了这些地区的农地、农场、贸易商、粮食加工和仓储企业,以及部分地区的农业管理部门,与产业链的相关人士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了以上地区的大豆、玉米的种植情况、苗情发展以及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大豆及农作物种植面积恐不及预期

大豆及农作物种植面积恐不及预期

大豆及农作物种植面积恐不及预期



一、种植结构:玉米、水稻种植面积略增,大豆种植面积小幅下降

去年,算上补贴,农户种植大豆的收益大概在1000-2000元/公顷,而种植玉米和水稻的收益在3500—6000元/公顷,农户预估今年大豆收购价格难以大幅上涨,所以他们普遍还是倾向于种植玉米和水稻。虽然今年水稻和玉米的补贴下调,玉米补贴下调到100元/亩以下,而大豆的补贴上调到200元/亩以上,但是由于补贴政策出台时间稍晚,农户前期投入较大,所以,最终改种大豆的比例较预期要低,甚至,调研下来发现今年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较去年小幅减少。


二、种植成本:总成本上升,部分地区租地价格上涨明显

考察所经过地区农户普遍反映今年种子化肥价格上涨大约10%-20%左右,部分地区农户反映租地成本上涨明显。鹤岗市宝泉岭农垦山林粮食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称,当地玉米种植成本增加,补贴减少:2017年种地成本为9980元/公顷,粮食补1020元/公顷,生产者补助2000元/公顷;2018年种地成本为10600元/公顷,粮食补1020元/公顷,生产者补助1700元/公顷。种植成本增加主要来源于种子和化肥成本的增加。双重作用下,2018年玉米种植总成本增加920元/公顷。当壁镇七连某岳姓农户表示,去年地租价格在4000-5000元/公顷,今年大约在6000-7000元/公顷上下,较上年大约上涨2000元/公顷左右,国家补贴在2000元/公顷左右,因此今年整体的种植成本将会达到11000元/公顷(包括地补),农药化肥的价格今年也随之有小幅上涨。


三、苗情、土壤墒情:东北今年平均温度偏高,东北线出苗率和土壤湿度目前看均还不错

四、产业链各环节对后市行情的看法


玉米受成本上升,下游深加工需求较好等因素影响,中期继续看好,预计新粮开市价格较去年小幅上升。大豆受进口大豆冲击较大,国产大豆非转基因品牌效应不明显,市场接受度在降低,农户和当地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价格相对悲观,预计偏震荡走势,新粮开市价格可能与去年持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