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在手機市場不斷萎縮、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行業大背景之下,小米IPO並不代表戰爭的結束,反而是新的開始。雖然作為獨角獸企業的使命已經結束,但小米距離“偉大的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一點也不輕鬆。

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新時代商業報道 | 陳子京

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最快將於6月獲批上市,小米有望成為香港第一家“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有消息稱,小米此次發行預計籌資至少100億美元,這一規模的IPO將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也是自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科技新股。

在中國獨角獸企業中,排名居於前三的小米一直保持著獨樹一幟的風格,就如同它的創始人雷軍一樣。在資本的圍獵中,小米既沒有站隊於BAT三大巨頭,反而一路逆襲,發展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米生態鏈,還培養出了幾家獨角獸企業。

從小米遞交IPO申請那一刻起,這家成立了近8年,以互聯網思維突襲製造業的超級獨角獸又一次完成了新的蛻變,也為中國企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小米的獨角獸使命即將告一段落。IPO後的小米,將開啟一段新的故事。只是在手機市場不斷萎縮、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行業大背景之下,一向擅長講故事的雷軍還能把這故事講好嗎?

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一場互聯網精神對傳統制造業的突襲

2011年8月16日,在798藝術中心北京會所的舞臺上,身穿黑色T恤和藍色牛仔褲的雷軍對著臺下超過幾百名聽眾講述一款“頂級智能手機”的誕生史,臺上每公佈一個技術參數,臺下的米粉們都報以持久的歡呼和掌聲,這是一個“為發燒而生”的手機。

雷軍的這個出場扮相像極了喬布斯,小米的發佈會現場也如同蘋果的產品發佈會如出一轍。雷軍頻頻把小米手機和iPone對比,不斷突出小米的優勢。

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顯然,從小米手機誕生的這一刻開始,雷軍就把小米的目瞄準了蘋果,把極簡主義風格完全複製到自己的小米手機,而他自己本人也完美地扮演了喬布斯的“中國附體者”,後來因此被戲稱為“雷布斯”,對此稱號雷軍也幾乎默許了。

小米手機發佈會之後,“小米限量版工程機”的預售隊伍,排到了100米開外。在後來的半年裡,小米手機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手機產品,銷量狂飆般突破100萬臺,而且是全部只通過網絡訂購和銷售。小米這種完全沒有地面渠道支持的銷售方式,這對於製造業者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奇蹟。

業界有人評價,雷軍的這次發佈會是中國製造史上的一個經典時刻,是互聯網精神對傳統制造業的一次突襲,它以十分突兀和另類的方式完成了革命性的融合。

在小米科技創業之初,他就對參與其中的創始人和早期員工說:“小米科技要成為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360公司一位高層管理者對此嗤之以鼻,“創業公司這麼想就完了。”

在雷軍的規劃中,他希望小米科技符合軟件、硬件和應用完美結合的“鐵人三項”。此後,小米模式一度成為“互聯網思維”的另一種表達方式,而在小米今天公佈的招股書上,開頭便是:“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也再次確認這個“小米模式”。

雷軍還有一個“風口論”,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你必須勇敢地擁抱趨勢,“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飛起來”。

縱觀小米的成長史,小米就像雷軍所說的那個站在風口上的飛起來的豬,在隨後的幾年中,小米手機銷量幾乎每一年都是數倍的增長,小米也被認為是傳統模式的“破局者”。

就這樣,處於風口中的小米,很快成長為手機行業中的獨角獸企業。不過,在小米一路狂飆突進中,也曾遇到挑戰和滑鐵盧,其中最受人關注的莫過於他和董明珠的五年之賭,而小米的滑鐵盧也是在五年之賭的期間發生。

十億賭局期間的激進與糾錯

2013年12月13日,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個獲獎者,就在一個多月前的雙十一購物節上,小米手機在3分鐘就賣出了一億元,這對於傳統制造業而言,又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蹟。

在這個頒獎典禮上,與雷軍同臺領獎的人中,就有一位做了幾十年的製造業的企業名人董明珠。在主持人的“挑唆”之下,雷布斯與董小姐兩人設下了一個“十億賭局”:5年之後,小米的銷售額是否能超過格力。

在當時製造業轉型的背景之下,這個五年之賭,雖然看起來像是一個玩笑橋段,實際上也是一場嚴肅的路勁之爭。賭局一開,董明珠和雷軍都紛紛行動起來,其中最明顯的是,這位霸氣的鐵娘子索性撤下所有的明星,親自拍廣告,為產品代言。有趣的是,董明珠之後,李東生、劉強東、方洪波都紛紛效仿。

而在雷軍這邊,小米一如既往地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在激烈的手機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2014年小米手機銷量超過6000萬臺。IDC數據顯示,小米以12.5%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排名2014年度第一。2014年底,小米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總融資額11億美元,公司估值450億美元,成為超級獨角獸。

被稱為雷布斯的雷軍並不侷限於手機業務,他試圖打造類似蘋果那樣的閉環生態系統,也是比賈躍亭更早提出“互聯網硬件生態閉環”的構想。2014年小米啟動生態鏈計劃,希望以小米手機為連接設備,把小米生態鏈產品全部打通,從而“覆蓋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甚至將打造“中國首個互聯網住宅”項目。

不過,正是這激進的戰略,讓小米遭遇到了成立以來首次滑鐵盧。彼時,國內手機市場的格局已經顯示出華為和小米兩強爭霸的局面,但是2015年,小米的高增長突然中止,銷售7000萬,未能完成預計的8000萬到1億的銷售目標。

2016年,深耕線下的OPPO、vivo以及側重研發的華為迅速崛起。這一年,在小米深陷國內手機廠商圍攻之勢下,一向以營銷見長的小米在國產手機中的市場份額落到了第四位。

遭遇滑鐵盧之後,小米也一度被輿論認為不行了。不過,雷軍並沒有成為下一個賈躍亭,他迅速調整了戰略,也開始向深耕線下的對手OPPO、vivo學習,開啟了重視線下開店+明星代言的跟進策略。

同時,小米再次把重點放在核心技術創新上,並改變商業模式,在商業模式上定位為:“小米是手機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更是新零售公司”。

調整戰略後的小米形成了新的“鐵人三項”模式:硬件+互聯網服務 +新零售,之後,雷軍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帶著小米走出了低谷,實現了銷量下滑後的成功逆轉。

而在手機的手機芯片的研發上也取得了突破,2017年2月,小米發佈了澎湃S1,這是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高端芯片研發製造能力的公司。

超級獨角獸小米IPO記

走出低谷後並不意味著小米可以高枕無憂,一方面國內手機市場的戰爭越來越激烈;但一方面國內手機市場日漸飽和,即使在小米走出低谷的2017年,還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這樣的趨勢還在延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進一步下滑,同比下降26.1%,為8737萬部。其中,3月出貨量3018.5萬部,同比下降27.9%。

市場的衰退給手機行業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不少老牌手機企業甚至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今年以來,金立、魅族都陷入了不同的困局。

事實上,雷軍也深知行業大勢,他曾表示“2018年,中國手機市場規模將出現10多年來的首次下降趨勢,同時品牌向頭部集中,行業競爭將會更加慘烈。但我們沒有退路,不能停留,只能向前!”

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沒有退路的雷軍給小米設定了一個新目標:10個季度內,國內市場重回第一!而在之前,他也給小米定了2018年的銷售目標——出貨量突破1億臺。

一邊是冰冷的市場,一邊是熾熱的目標。這對於小米而言,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在這個“小目標”當前,雷軍曾在2016年提及“5年內不上市”,但2017年11月便改了口“會在業務比較舒服的時候IPO。”

今年以來,小米即將IPO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而在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的一個多星期前,雷軍宣佈小米硬件業務綜合稅後淨利率不超過5%,頓時在業界引起一番轟動和質疑。有業內人士認為,小米在當下提出這個吸引人眼球的指標,是為了在行業寒冬期儲備糧草,順利上市。

在全球資本爭奪新經濟獨角獸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信息也證明小米即將IPO。

值得關注的是,上市前夕,小米對管理團隊進行了一番調整。4月27日深夜,小米CEO雷軍發佈內部郵件宣佈,任命小米CFO周受資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小米聯合創始人周光平、黃江吉則辭去公司職務。雷軍稱,期待周受資接下來在財務、投資、HR等方面發揮的更大作用。這一舉措也被認為是在為IPO做準備。

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小米IPO盛景: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IPO

直到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最快將於6月獲批上市,小米有望成為香港第一家“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

近兩個月以來,為了吸引獨角獸企業,中國證監會、紐交所、港交所紛紛調整上市政策。4月30日,同股不同權制度正式在香港生效,並即刻接受上市申請。這是繼1989年後,港交所重新啟動“同股不同權”機制,小米也成為了這一制度重啟後的首批獲益企業。

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所謂同股不同權,俗稱AB股模式,即將股票分為A、B兩個系列,通常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普通股有1票投票權,而管理層持有的普通股每股則有N票(通常為10票)投票權。

小米披露的股權結構顯示,雷軍持股比例為31.4%,如總股本ESOP員工持股計劃的期權池,則雷軍的持股比例為28%,雷軍所持股份將為A類股份。這意味著,雷軍的表決權比例超過51%,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小米IPO給市場帶來的重磅信息不止於此,據媒體報道小米此次發行預計籌資至少100億美元,這一規模的IPO將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也是自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科技新股。

對於小米上市的估值以及雷軍的個人身家也是市場熱衷的話題。目前,保薦機構預估小米估值在8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區間,爭1200億美元。如果按照1000億美元數字計算,雷軍持有的31.41%股份,價值314億美元,個人財富位列馬化騰、馬雲和許家印之後。

這也意味著,即使小米IPO之後,雷布斯的首富夢依舊難圓,不過也離這個夢想更近了一步。

招股書還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末,小米公司的總收入分別為668億元人民幣、684億元人民幣和1146億元人民幣。而這3年時間,小米分別虧損76億元人民幣、盈利4.9億元人民幣和虧損439億元人民幣。

不過,如果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5年,小米經調整虧損人民幣3億元;2016年,小米經調整利潤達人民幣19億元;2017年,小米經調整利潤達人民幣54億元,也就是說小米實際上是賺錢的。

不過,在手機市場不斷萎縮、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行業大背景之下,小米IPO並不代表戰爭的結束,反而是新的開始,小米能否突破天花板仍然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在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的同一天,雷軍也發表了一份飽含情懷的公開信,他還是一如既往般會講故事,他說小米的未來是“建設全球化開放生態,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在小米的征途上,雖然作為獨角獸企業的使命已經結束,但小米距離“偉大的公司”,還有很遠的路要走,而且一點也不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