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里所讲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临终时说:“是心光明,亦复何言。”

如何理解光明心?

光明与黑暗相对,能够驱走黑暗。

人的本性是畏惧黑暗的,因此,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相继发明了各种照明器材以抵挡漫漫长夜中的无尽黑暗。

人的内心一直向往光明,向往能够点亮生命的事物。

藏传佛教将释迦牟尼佛称为大日如来。大日,顾名思义就是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能量浩瀚。

出家的师父逢人便说“阿弥陀佛”,意思就是祝无量光、无量寿。

如果我们内心有无量的光,就会充满喜乐、安逸、愉悦,充满正能量,就能积极向上、幸福安详,而生活也会美好、和谐。

佛法里所讲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照镜子时,不要看自己的鱼尾纹又长了多少,肤色是白还是黑,而要看自己的笑容是否灿烂。

如果每天笑容明媚,人一定会越来越好看。

一个笑得灿烂的人心底一定是喜乐的,而喜乐一定来自一颗光明的心,只要内心光明,笑容自然会常驻永存。

君子自强不息,是因为内心深处有湛然的光明;小人蝇营狗苟,是因为内心深处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只看到眼前利益。

光明心与黑暗心正是君子与小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两种心所带来的处事方式、塑造的不同品质,让君子与小人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我们把在黑暗中做事情称为鬼鬼祟祟,因为心中之“鬼”是害怕光明的,光明一来“鬼”就会消失。

佛法里所讲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每天早晨起来,合掌、放松,观想身边有无量的光围绕,光芒缓缓进入自己的体内,把身上所有负面的情绪冲洗殆尽。

最后就会看到自己的身体像琉璃一样通透,像山涧泉水一样洁净无染。

每天给自己这样一种暗示,就会发现自己内心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并且能够带着这种能量面对每个人。

没有人愿意看到别人哭丧的脸,笑容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佛法里所讲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佛法告诉我们要以光明之心去对待一切,最好的修行就是时刻告诉自己“此心光明”。

佛法中的光明代表智慧,代表清凉、慈悲、轻安、自在、喜乐,如果无法做到这些,就是缺少智慧的表现了。

其实佛法里所讲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