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分布式路由的兴起、发展,MESH概念也逐步走向千家万户,深入广大用户的心中。似乎相关厂商在定义这些产品的时候已经不把它仅仅限于一款传统的网络设备来看待,颜值高、易设置的特点似乎与传统的无线路由器带给我们傻大黑粗、晦涩难懂的印象截然不同…… 相关产品越来越多,功能逐步丰富起来,稳定性、逻辑性也逐步加强……

去年底,我们决定策划一个专题,专门测试下这些新鲜货到底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体验,现在,评测已经基本结束,算是给大家在春节时期的一个小小的开胃菜了。

本次评测的产品:(排名不分先后,以图示顺序为准)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Netgear R8500 (国行)

ASUS Lyra 三只套装 (国行)

Netgear Orbi RBK30套装 (国行)

UBNT Amplifi 子母套装 (国行)

Linksys Velop 双只套装 (港版)

华为 荣耀MESH 三只套装 (国行)

测试房屋简介: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测试方法及硬件简介:

测试使用 iperf 10pairs TCP 测试理论带宽,被测路由器以路由模式接入以模拟日常使用状态。

PC1:NUC N3050 刷 Koolshare LEDE 2.12 + RTL8168 /iperf

PC2:Apple MD101CH/A + RTL8814AU芯片某厂商网卡 /jperf

PC3:Core i7 6700 + Z170n-wifi + intel i211AT + intel 8260ac /jperf

使用iPhone 7 测试漫游效果,所用软件为 HE Network Tools

2.五款产品及R8500的外观对比

随着路由器在家庭中的普及,路由器从弱电箱、书桌旁甚至某个犄角旮旯逐步登堂入室,被放置在家里的显眼位置,与家居融合在一起。在各厂商的努力下以及消费者愈发挑剔的眼光下,路由器的颜值也在逐步的进化,一改之前那种一个方盒子+几根天线的外观,现在的路由器外观逐步抛离那种旧思想,从单纯的网络设备向融入进家装的摆件转换着。也许只看正面你无法发现这就是一个路由器。

不知为何,似乎2016年开始,很多电子产品开始以灯为卖点。X东在售的热门机箱中绝大部分都有侧透,而主板、显卡、内存甚至SSD都把灯作为了标配,外设产品则早就开启了“亮瞎眼”模式……而现在,大概路由器也成为了下一个沦陷地。越来越多的路由器开始发掘灯的作用,让状态指示不再像原来那样单调且晦涩;或者为路由器增光添色,增加科技感。

接下来就将这些产品放在一起做一个简单的外观比较。

R8500作为网件家用及SOHO应用领域的前任旗舰,无论性能还是颜值方面都对传统家用路由器有一定代表作用。时至今日,无论无线性能还是体积功耗依旧能处在第一梯队里。大小上,它与13.3英寸的MacBook Pro的投影面积不相上下,厚度上可以比肩新华字典,上部为水波+大量横向镂空构成,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释放强大性能后面所蕴含的巨大热量。颜色上就是经典的网件黑,手感上是磨砂处理,后部则带有四根粗壮的有源天线,而黑科技的有源天线上部则有蓝色灯作为点缀。总体来说,就是“大、黑、粗”。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Lyra相比于R8500来说,其三个加起来大概有后者一个大。Lyra外观扁平,通体白色,造型大概类似于一个缩小的中间隆起的切菜墩。在三频mesh系统里它的体积相对较小,上表面无明显散热孔,这也导致其上表面相对较热,或许设计师就是想通过较大的上表面进行热传递吧。Lyra算是一个将灯的比重提的相对较高的一组设备,面积大、亮度高,并且可以有多种颜色。但可惜的是,不支持定制光的颜色、亮度及呼吸频率、开关时间等,甚至桥接状态下不支持开关灯,在某些时候俨然成为了光污染设备。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Orbi作为最早涉入这片领域的产品,其外观一改以往网件其它路由器惯用的黑色外观,采用了白色的类似于类肤漆的表面喷涂,温润舒适,手感爽滑。在上部留有一圈开口,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散热,另一方面则是将状态灯隐藏其中,灯亮之后顶盖有一种悬浮的感觉。灯也是具有多种颜色,可以有效显示状态。在状态正常时,灯会自动关闭。分机的体积相对于主机略小,采用墙插方式直接进行扩展,这也使得其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更好融入居家。当然对于有线及有线回程有需求的话可以购买RBK40/50套装了。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Amplifi的出现一改我对路由器的固有看法,主机配有的彩色触控屏及喇叭的出现一改传统路由器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其可以带有其它功能,但是小巧、帅气令人爱不释手。表面与Orbi类似拥有白色类肤漆似的(应该是种橡胶涂层)手感温润亲肤。而底部一圈的灯带则能使其“悬浮”起来,科技感爆棚。而分机与Orbi一样采用墙插形式,不同的是其供电部分可以分开,并且可以调整角度以发挥出更好的性能。总结下外观,UBNT大概之前是以洗衣为事业,主机类似于滚筒洗衣机,分机则类似于洗衣的棒槌……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Velop的外观则更接近于四棱柱,底面积大概是几组里面最小的,身材高挑。颜色也是白色,表面略粗糙磨砂面手感相比于前两者还是略显逊色,两面实两面有大面积小洞以利于散热。相对于前几款,其灯的设置要含蓄很多,只有顶部小拇指甲盖大小的灯,灯效也不多,作为状态指示还是基本够用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honor mesh也许受限于成本,表面并没有那么精细,状态等也只是一个小孔大,不仔细看还以为那是reset的位置。整体比较小巧,简介。大概这也映照了知名建筑师 密斯·凡德罗 先生的一句名言——Less is more 吧……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可以看出,现在的路由系统已经不在一味的在单体上进行堆料,做的那般有肌肉感。五款产品的体积有了明显的减小,并且将天线内置起来,以更好的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并且都是白色,难道都要从黑色家电转身白色家电?

产品评测贴链接,功能、硬件简介

产品评测链接:

R8500: http://koolshare.cn/thread-7015-1-1.html

Lyra: http://koolshare.cn/thread-116872-1-1.html

Orbi RBK30: http://koolshare.cn/thread-124761-1-1.html

Amplifi: http://koolshare.cn/thread-90317-1-1.html

Velop: http://koolshare.cn/thread-102552-1-1.html

honor mesh: 暂无……

内部拆解赏析:

R8500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Lyra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Orbi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Amplifi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Velop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honor mesh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以上图片简单的给大家剥开这些路由的华丽外衣,显露出内在的肌肉。是非好坏,想必各位看官已有了各自答案。如果想看更多的照片可以进入相应的帖子里看。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这些分布式路由硬件方面,主流的就是成熟的高通IPQ4019+QCA988x系列,这也算是开始出现相关概念时唯一的方案,与此同时伴随的方案总会配套带着蓝牙辅助设置,利用蓝牙将设置由手机APP推送到路由中,让设置更加方便。

接下来出现的UBNT的这套利用QCA9563+QCA9880的方案更多的是将UBNT多年积攒的AC+AP方案的技术进行下放,将数据回传跑在无线上,所以体验上除了性能稍差,漫游效果几乎不逊色于自家的AC+AP方案。

而华为这套方案用的是近期开始出现的RTL8197F+RTL8812B方案,价格低廉、性能够用,是占领低价市场的不二法宝。华为这套售价仅有三位数,可想而知瑞昱的加入即将使分布式路由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加大,而这也将加速其普及,最终受惠的还是我们这些消费者。

4.设置简便性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家庭网络设备的核心枢纽——路由器几乎变成电视机一般的必备之物。然而几年前,谁会设置路由器那可以去人家家里蹭一顿饭的。然而现在一旦普及,就要考虑到其安装的便利性,人人会用才是王道。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取代电脑成为大众联网的第一渠道,或许一个家庭可以没有一台电脑,但智能手机可能会人手一部(甚至更多)。基于此,更多的网络设备厂商开始开发APP,用来方便用户设置及管理路由器。这一点上,或许国内的很多中小厂商做的比国外大型厂商起步更早,做的也更好。

这一章节里主要就是体验其初次设置的便利性,看看目前的设备到底有多么的人性化。

Lyra的设置是依靠APP+蓝牙配合进行设置的。APP名称为 ASUS Lyra ,其作为ASUS Lyra系列专属APP,与其他自家路由器用的 ASUS Router 有所区别。设置时打开蓝牙,并依次按照提示打开Lyra,等待状态指示灯改变即可开始设置。设置体验良好,APP反应迅速,并且操作简单。另外说一点,其实Lyra主机分机没有区别,分机也可以做主节点使用。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Orbi这里稍稍有点麻烦,APP为英文界面,但只要有一定英语基础操作起来并无大碍(截至发稿时,APP已经适配简体中文,但操作步骤基本没有影响)。同Lyra一样,Orbi也是依靠APP+蓝牙进行适配。APP名称为 Orbi ,同样是其系列的专属APP, NETGEAR genie 并不能使用。不过其设置速度上稍慢一些,依照提示填写设置信息后一路Next即可~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Amplifi除了是颜值最佳外,其显示屏是可触控的,内部还有一个小喇叭辅佐设置以及提示状态。设置方面依旧是标配的APP+蓝牙,APP名称为AMPLIFI,按照APP提示打开蓝牙依此填写即可。少有中间的过渡环节,干净利落。另外稍稍提一点,Amplifi可以直接在APP中更改区域,信号方面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Velop是这几组里面设置最为繁琐的,最慢的,以及最不可靠的。同样采用APP+蓝牙方式,但不同于前3组的是其并未采用专属APP,与自家其它设备一道使用 Linksys 进行设置。设置中崩溃了好几次,没办法只好重置设备,再重新开始。这一点使得体验并不是很好,当然步骤冗长/时间消耗多也是负面影响。好在设置又不能当饭吃,一次设置好就能稳定使用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不要太在意截图的时间,你懂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honor mesh跟其它几组在硬件上由于成本所限,不能采用蓝牙,但其APP体验也算是不错的。APP为华为智能家居,与其它自家设备采用HUAWEI HiLink有所区别。但华为智能家居这款APP从名称上就能看出来其并不纯粹(老实本分),当然也可以看出华为对于此款设备的定位是作为智能设备的中枢。设置上有一点小瑕疵,就是用iPhone设置开始的时候连接HUAWEI开头的WiFi后弹出页面要点右上角的“取消”,就怕不明真相的群众会卡在这里。剩下的就很简单了,APP会一下子把三台都设置好,简单,方便,快速,值得其他厂商学习。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总体来说,相比于传统路由器复杂/冗长/晦涩的设置体验,以上几款可以说将其远远甩开。当然,这也许还不是终点,未来也许可能会更加简单,甚至接近于即插即用。而这,就要看厂家的努力了。

只设置两个机器的覆盖情况及性能

由于部分测试套装只有两只,所以为公平起见,本次测试先采用两只进行测试,主机放置于一层客厅电视柜上,分机放置于二层活动室北侧。

本轮测试主机与分机之间采用无线连接。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采用原位标注,背景填色越偏绿代表速率越高,越偏红则代表该点速率越低。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由于硬件配置的优势,近距离下R8500的成绩无疑是最漂亮的,在首层穿墙的情况下依旧能够跑到令人满意的速度来。但是,二层成绩却差强人意。过厅部分由于楼梯部分开洞,速度超过了200Mbps,但剩下地方均不尽如人意,书房那里甚至连连接5G信号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看来要想无死角覆盖,一台带着有源天线黑科技的R8500是做不到了……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ASUS Lyra 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路由器,覆盖特性如它的外形,扁、平!首层覆盖中规中矩,也算是中等偏上了。但主路由测试成绩很难上500Mbps,似乎这对于Lyra来说是一道坎……到了二层,它的外形大概限制了它性能的发挥,即使是能连上主路由的过厅,也因为Lyra的“矮墩”性情有所拖累……但是比较好的一点就是所有点的速度都在50Mbps,即全屋无死角可用状态。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Orbi 系列应该算是国内能见到的最早的有着MESH概念的无线产品了,其中RBK50系列拥有着傲人的4x4回程天线。但是,到了小弟RBK30身上……回程天线规模被缩减到2x2,而且墙插分机也没有了网口,这也就意味着这一组无法进行有线回程的测试。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虽然近距离下,RBK30能跑出600Mbps这个对于2x2方案来说极为优异的成绩,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及障碍物的阻挡,其成绩衰减过快。或许这跟它过于保守的功率限制有关吧。而二层的成绩算是还算可以吧,浴室那里也许由于分机位置限制导致成绩偏低,或许没有那棵柱子,速度能突破50Mbps吧。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终于到了颜值担当的Amplifi了。它的颜值是这里面最赞的,方案方面相对于前几款来说稍显保守,好在新固件加入了HWNAT功能,使得NAT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由于解放了主控资源,使得无线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虽然最高速度不是很惊艳,但3x3的独家异性立体天线配合3x3的网卡还是跑出了比较均衡的成绩,首层的覆盖非常理想,速率衰减水平较低,而二层也能跑上百兆。然而没有独立的回程信道多少还是影响了分机性能的发挥,相信如果分机采用与主机一样的型号并开启有线回程之后,其分机所覆盖的区域性能将跃上新的一级台阶!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Velop应该算是我接触时间最长的一套设备了,由于是港版的缘故,其信号可谓是超强,放在书桌上,在旁边的床上信号还能达到-27dBm,好了,我认怂……测试成绩很诡异,二层的速度可以达到150Mbps,几乎是某些组的两三倍了,但首层的成绩却泯然众“机”矣。或许,是因为Velop的LNA效力要强于其他组吧,也许是因为个子高,所以信号好……?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Honor Mesh是这五组里面售价最低的,评测开始我并未寄予太大的希望。根据之前评测 Honor Router 2 的经历来看,性能很一般,基本上是属于入门级配置了。测试结果跟上次一样,最高不过刚刚突破200Mbps……但开了穿墙模式的它却有着极强的伪装BUFF。表面看上去信号很差,但所测速率却还能保持在高位水平……难道是天线开挂了?但是到了二层,基本上只有50Mbps的速度,虽不意外但也没有惊喜…………

有线回程测试

此部分由于条件所限,仅能测试Lrya/Velop及Honor的有线回程。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Lyra这下一解之前由于外形导致的二层性能过低的问题,甚至由于不需要NAT,成绩比首层的还要好。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Velop则继续延续了之前的信号强势,并且由于采用了有线回程的方式,功率更强的5.8GHz信道得以解封。有了5.8GHz的助力,其成绩则完全压制住了另外两款!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Honor Mesh这里则是稳稳地发挥,所有测试点均保证了200Mbps的速率,依然是那个伪装BUFF,也许信号强度也无法给出明确的参考了。

由此可以看出,有线回程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分身部分的带宽。如果装修时有条件预埋了网线,那整体网速将会有质的提升!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三只装成绩

由于本人长活动于主卧房间,遂在三只装加测时将第三只路由放置于主卧室E点附近进行无线中继,以期完美覆盖主卧无死角,然而……也许往往事与愿违…………

E点位置为次卧之中接收主路由信号最好的地方之一,本以为在此处作中继会因为路由的高功率及较高的信号增益而取得较好的性能……

结果当然是信号质量大有提升,Lyra组中E点信号强度由-68dBm上升到-31dBm,honor mesh组的信号由--73dBm上升到-28dBm。但是,性能的提升却有点故事了……Lyra组成绩由133Mbps略有提升至137Mbps,但honor mesh的成绩缺遭遇滑铁卢,由205Mbps陡降至85.7Mbps。

经过分析以及与夜半点灯版主大大的探讨认为,可能是由于honor mesh没有独立5G回程通道导致中继后会优先让设备连接至2.4G信道所致,这也与漫游测试结果相吻合。有时这样做会提高性能,但如果机械死板的进行这样的分配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冷静下来想想,如果中继完发射2.4G给设备使用,5G给中继用,这不是让这两种频率的信号“扬短避长”么?

性能及覆盖测试小结

以上几组设备(包括R8500)可以说是各有特色。

R8500凭借其有源主动天线及4x4的硬件优势,在首层覆盖上几乎独领风骚,除E点外其余点成绩完胜其它设备!二层设备成绩除I点外表现也算尚可。但I点几乎无法使用,也是R8500的软肋了。位置上I点与R8500是小角度斜穿电视墙,造成I点信号极差,这也是传统单路由的软肋——家里总会有地方实在是无法照顾到。

Lyra是矮胖矮胖的身材(基本跟切菜墩差不多了),不清楚是否因为这样而造成它的信号覆盖上更照顾了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表现不佳。而这也导致了无线回程状态下,二层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有线回程下确实成绩要好了不少,甚至分机性能要优于主机了,但Lyra的信号强度并不是很强,这也限制了它在穿墙及远距离表现一般般。

Orbi RBK30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理想。虽然近距离下其成绩在所有2x2的路由里面拔得头筹,但信号的羸弱着实限制了它性能在穿过墙之后的发挥……也许这是网件一直在宣传的环保健康理念吧?啊哈?

Amplifi是一款高颜值、漫游效果好的路由,新固件中HWNAT的加入补齐了之前的性能短板……3x3的异形立体天线覆盖均匀,信号质量好,并且在中继上还能大显身手。中继后的成绩尚可,可惜没有独立5G回程,否则扩展后的性能还能更高。当然如果楼板质量没那么好,网卡不支持3x3mimo,或许可能会被有独立5G回程的路由全面反超吧。

Velop是这几组里面信号最强的(国行不保证有此效果),也正由于此,其性能均衡,而且二层的性能在几组里面是最强悍的。漫游反而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哈哈~

honor mesh是这几组里最便宜的,或者说不是一个价位的产品,但或许是巴伦天线的缘故,如果不中继信号,其信号分布会十分均匀,超过了很多对手。但也许是受限于主控的性能,近距离成绩不理想,或许是为下代升级而保留的吧……当然其最大的不足就是中继性能过差,也许是用到了2.4G的缘故吧。当然,有线回程或许才是它发挥实力的最佳途径吧。作为价格如此亲民的产品,其表现已经很不错了,下一步提高性能、增加频段以及改善逻辑性之后,应该可以跟以上那些上千元级别的路由系统们进行抗衡了!

漫游测试

漫游测试设备为iPhone7;软件为HE出品的Network Tools;测试方法为人肉走动。

用Network Tools 内的ping功能ping上级网关IP,用以测试漫游的延迟变化及丢包情况。每个设备反复测试三次,往返于两层楼之间(主次路由之间)。

Koolshare2018开年大戏——五款市售Mesh设备横评!

UBNT Amplifi

这是个传奇的路由,首先在上文的速度测试中,它们这组的成绩是垫底的,但是由于有UBNT在商用(准商用)领域的技术储备,以及独家的私有漫游秘方的加持,Amplifi的漫游体验在这其中无疑是最出色的。无论是从主路由漫游至分机还是反之,除漫游略有延迟外,几乎鲜有丢包现象。当然了,有时候漫游会出现切换至原机子的2.4G信道上但却不漫游至距离更近的新机子的5G信道。

不过,Amplifi有个不错的功能,就是主机优先。开启这个功能之后就可以很多时候减少不必要漫游的发生,同时特定场景下性能也有一定的提升。

NETGEAR Orbi RBK30

作为最早杀入这一领域的厂商,Orbi的RBK50套装也许已然成为行业的标杆了,但RBK30的效果又如何呢?只能说漫游的效果只能算是快速切换吧。漫游的时候常常会发生两次丢包,两次相加大概8-10个包左右。猜测一下大概第一次是从本机的5G切换到2.4G,第二次是从本机的2.4G切换到新漫游的路由上。而且还有个小问题是,iPhone熄屏半分钟以上时可能会有断开连接的问题。这个问题之前折腾Merlin固件的Smart Connect的时候遇到过,无解……

ASUS Lyra

相比于前者,Lyra算是后来者。但是,后来者也在下一盘大棋。近日ASUS新发布的很多主流路由器固件中内置了AiMesh功能,似乎是吸取了Lyra的技术及经验,但也可能会把重心向传统路由器上倾斜。Lyra漫游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吧,没有Amplifi的一丝惊喜。漫游过程会丢1-3个包,切换的不是太犹豫。但是也许是算法的缘故,有一定概率切换到本机的2.4G信号上但不会切换到下一台上,即使明显知道信号要好过上一台。当然Lyra的信号较弱也许会有助于设备的漫游。

Linksys Velop

Velop是我收到的最早的一组设备,对它的评测体验时间也是最长的。评测的过程也见证了Velop固件的逐步完善,以及功能的增强/稳定性的逐步提高,其中漫游效果也在逐步改善。不过,也许是由于评测机的功率过强,抑或是我家还是有点小了,常常会发生不漫游的情况,或者漫游迟钝。随着固件的更新,这一问题也逐步改善了,当然根除是不太容易的。漫游或者切换信道的时候常常掉包4-5个,延迟较高的两个包会达到200ms左右,但这只要不是在边走边玩游戏,应该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HUAWEI honor mesh

再次强调一下,这是最便宜的一套设备,折合单台售价不足300元。当然漫游测试还算是能看吧,至少还是能用。漫游及切换信道的时候会掉2-5个包,同时要注意的是,有较大概率会切换至本机2.4G或下一台的2.4G信道而不切到5G信道上,也许是处于负载均衡考虑而进行的“优化”吧(毕竟没有独立的5G回程通道)……但2.4G的性能实在是差强人意,希望今后能够再进行优化。

漫游测试小结:

基本上所有的设备都已经具有一定的主动漫游能力,但这或许是因为iPhone漫游本身就比较积极……在Android设备的简单测试中发现,其漫游也许更多的是依赖系统及手机厂商的优化,Velop和honor mesh甚至需要忘记网络再输入密码才能连接至另一台机子(SAMSUNG Galaxy S4 5.0.1,1+3T 8.0)。当然其它设备漫游效果也不是太理想。由此可见,遇到比较棘手的终端,即使路由做的再好也是白搭的,需要整个生态的共同进步才能获得良好的体验!

评测总结

经过几个月的长测,反反复复的测试及长期体验后,对比原本的单路由方案,多个路由成组使用确实能有效提高死角的信号稳定性及无线吞吐量。配合iPhone也能很好的进行漫游,当然就目前而言,这些产品或多或少会有写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经过厂商的不断优化以及终端设备的适配,未来的无线系统将会像吃了德芙一样丝滑,或许让我们用的时候忽视无线系统的存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本次评测设备中,Lyra作为三个节点的设备,虽然无线功率不强,性能也只是中游水平,但在配合有线回程之后可以很好的满足我的需求,即主机做一楼主要覆盖,主卧的分机可以专注服务于我,而二楼的分机则可以让二楼所有范围内得到良好的高性能无线网络覆盖。

Orbi RBK30的主机NAT吞吐量很可观,或许由于功率或者天线限制,导致其远距离下或者穿墙下性能不是很好,但如果是单层房屋,可以在分析房屋结构后放置在恰当位置进行扩展,或许这就是RBK30最好的归宿。

Amplifi是这里的颜值最佳,同时也是漫游效果最好的一组。截至发稿前其最新固件优化了性能,增加了硬件NAT,并继续强化了了漫游效果。可以说,除了没有独立的5G回程这一点稍显遗憾,这款产品堪称本次代最完美、最均衡的产品。

Velop是我使用时间最长的产品。在拿到产品之前我就被嘱托这是港版的,信号相当棒。也许放在这里面对于其它产品是不公平的。但是,据官方说Velop即将在新的固件中开放改区功能,所以……也许现在很温柔的Velop的封印解开之后会让你耳目一新。当然,Velop的设置体验是目前几组里面最差的,这也是Velop今后可以重点优化的地方。

honor mesh作为最廉价的一组产品,本没对齐抱有太大的期望,但也许往往结果会出其不意。性能基本够用,同时配合有线回程可以获得不错的整体性能。当然漫游方面体验稍稍弱于其它几组,但相信在这个价位,其性价比无敌。

本次评测暂时告一段落,有些附加功能体验我会有时间再更,感谢大家的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