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拖延了嗎?你有拖延症嗎?

拖延症一般是指自我調節的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要把之前計劃好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現在,拖延已經變成了一種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據某次調查顯示分析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會拖延,其中有50%的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比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與負罪感,進而不斷地否定和貶低自己,並且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發作,因此對於這種狀態,我們要引起足夠重視。

今天你拖延了嗎?你有拖延症嗎?

目前為止,引發拖延症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確,現在出現了兩種主流的觀點,有一種觀點指出,拖延是由一種或數種相對穩定的人格特徵造成的,個體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都可能發生拖延行為;另一種觀點認為,拖延大多是由環境引發的某些不穩定因素造成的。

今天你拖延了嗎?你有拖延症嗎?

經過調查發現,引發拖延症的一些因素:

1.環境因素

在環境方面,拖延者的拖延行為通常和來自外界的娛樂、遊戲方面的誘惑有關。形形色色,聲色犬馬,一般來說,拖延患者自控力比較薄弱,常常難以抵制這類的外界誘惑,從而引發了拖延其他重要事情的行為。

今天你拖延了嗎?你有拖延症嗎?

2.任務特徵

(1)任務難度

任務的難易程度將會影響個體拖延行為的發生,任務越複雜,人們越容易產生排斥心理,越容易產生放棄念頭,也就越容易發生拖延,當個體們認為其中的某項任務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時,由於缺乏對成功的控制感與成功後的自豪感,通常會採用拖延的方式來推遲或逃避執行該項任務。而且對於那些難度較大,並且可能帶來令人乏味、產生挫敗感和怨恨等情緒的任務,人們會首先選擇迴避,如果無法迴避,就會盡可能地推遲去面對它的時間。

今天你拖延了嗎?你有拖延症嗎?

(2)獎懲時限

任務的獎懲時限也將會影響任務的完成。其實對於大部分的拖延症個體來說,壓力是無法產生動力的,倒不如用獎勵來引誘激勵他,俗話說"財帛動人心"。如果任務規定了優厚的獎賞以及完成任務的時間限制,那麼就會相應的減少對任務完成的拖延。通常為了保證每次任務的不拖延,每次的獎勵都必須要及時的發放,要不然這些拖延症個體們會產生懈怠、被欺騙等不良情緒,他們會以此作為他們下次拖延的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